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小学一年级中,存在许多儿童入学不适应的现象,如环境的适应问题,学习内容的适应问题,学校作息制度的适应问题等.这些问题导致了儿童厌学并具有许多不良行为.……  相似文献   

2.
脑瘫儿童常会有许多心理问题,如自卑、焦虑、自私等,由此会引发一些行为问题,导致儿童难以适应社会.针对一例脑瘫儿童的心理问题,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通过对儿童家庭成员及相关人员的访谈,分析该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运用心理学方法,对该儿童及其家长进行心理干预,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许多学者对"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以往对"留守儿童"社会适应的研究大都基于静态和共时态的视角,忽略了"留守儿童"及其父母的动态生命历程。在动态生命历程视角下,不同生存境遇的"留守儿童"可能存在着严重和复杂的心理适应、学习适应、文化适应及社区适应等社会适应问题。应通过构建政府、家庭、学校、社区"四维一体"的联动机制,不断促进"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性能力。  相似文献   

4.
以北京市4所打工子弟学校和3所接收流动儿童的公立混合学校的1146名流动儿童为被试,采用问题行为问卷、师生关系问卷、学业行为问卷考察流动儿童学校适应的特点,并比较打工校与公立校流动儿童学校适应状况的差异.结果发现:(1)流动儿童的学校适应存在性别差异.男生在外化问题行为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在师生关系、学业行为上的得分显著低于女生.(2)流动儿童的学校适应存在年级与学校类型的交互作用.(3)聚类分析发现,流动儿童的学校适应分为三种类型:和谐型、一般型、高危型,分别占27.9%、48.1%、24.0%.流动儿童的学校适应类型校际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5.
流动儿童学校适应性现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旨在了解流动儿童的学校适应现状.结果表明:与本地儿童相比,流动儿童在学校适应性方面存在更大的问题;公办学校流动儿童的适应性优于打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的适应性;在人际适应即同伴交往方面,流动儿童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优于男生;流动儿童的学校适应与同伴交往存在非常显著的相关,同伴交往是影响学校适应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多年来,许多体育工作者在对少年、儿童的运动指导方面进行了种各样的尝试,取得了许多经验,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少年、儿童运动成人化问题;指导过程中,指导者不可撼动的权威对儿童个性心理影响等.教师应特别注意克服指导过程中出现的偏差,促进少年儿童身心正常发展.  相似文献   

7.
多年来,许多体育工作者在对少年、儿童的运动指导方面进行了种各样的尝试,取得了许多经验,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少年、儿童运动成人化问题;指导过程中,指导者不可撼动的权威对儿童个性心理影响等.教师应特别注意克服指导过程中出现的偏差,促进少年儿童身心正常发展.……  相似文献   

8.
数学学习障碍是小学儿童比较常见的问题之一,也是目前关于学习障碍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对数学学习障碍的早期干预是帮助数学学习障碍儿童今后适应学习乃至适应社会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绥化市特殊儿童存在学校适应不良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业适应、行为适应、情绪适应、人际适应、学校环境适应等方面。究其原因,主要有特殊儿童的自身、家庭、学校三类因素。针对绥化市特殊儿童存在学校适应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根据特殊儿童的特点提高其学校适应水平,教师与家长共同培养特殊儿童学校适应的能力,为特殊儿童提供有利的学校环境支持等。  相似文献   

10.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随着农村进城务工人员越来越多,流动儿童数量也日益增加.儿童作为社会中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环境的变化更容易导致社会适应问题.本研究使用 《少年儿童社会适应量表》 对石家庄市1090名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现状进行研究结果发现:(1)社会适应方面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但总体上女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略高于男生...  相似文献   

11.
小学一年级新生正处于从幼儿期过渡到儿童期的过渡阶段,是影响儿童以后学习行为的重要一环.在这个转折时期中,由于学习环境、学习目标、学习习惯等因素的改变,儿童会呈现出一系列不适应的问题.本文试图结合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理论,以及本人多年来从事一年级教学的经验,分析一年级新生在学习适应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跨区域之间的文化适应对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的影响,采用自制流动儿童城市适应问题访谈提纲,对湖南省X市2所小学共14名流动儿童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结果表明:(1)流动儿童在城市适应心理状态及物理和人文环境方面较差,但总体状况良好;(2)流动儿童文化适应困难主要表现在前期人际关系紧张、语言沟通困难方面;(3)文化适应问题是造成流动儿童城市适应前期困难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一、阅读对农村儿童入学适应的特殊意义儿童入学后,与幼儿阶段以游戏活动为主相比较,学习任务加重,需要具备相关的学习准备。1.方言区农村儿童入学适应的主要问题(1)用普通话交流能力差。方言区农村儿童交往语言以方言为主,儿童入学适应的第一关是学会用普通话进行口头交流、逐步过渡到规范书面语。在对海南农村小学调查中发现:儿童写作文时习惯先用方言构思、再将方言翻译成普通话再转为书面语。因此海南农村小学生写作水平普遍不高,主要问题是语言不  相似文献   

14.
儿童的情绪障碍会带来许多行为和心理上的问题,影响到儿童的心理健康和学业成就的发展.本文提出应该从小加强儿童情绪教养,同时也提出了在儿童情绪教养过程中具体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5.
小学低年级学生刚刚进入小学阶段,对他们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环境,如何让他们很快适应小学生活,很快掌握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是摆在很多小学教师和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问题. 一、尽快适应新环境 对于低年级儿童,特别是一年级儿童,尽快适应新环境是开展正常教学活动的开始,也是保障.如何适应新环境的问题不仅仅靠家长和学校来解决,教师的作用相当大,因为低年级孩子大部分时间还是和任课教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6.
郭菲  李杨 《中华家教》2021,(3):57-67
现代社会,父亲对于儿童发展的作用日益得到重视.本研究旨在考察家庭结构、父亲的教养行为及其他家庭因素对儿童心理适应问题(内化、外化和注意问题)的影响.通过对263名幼儿园儿童的家庭开展研究,结果发现:来自不同家庭结构的儿童在内化和外化问题上存在显著差异,核心家庭中的儿童比主干家庭中的儿童有更少的内化和外化问题;相比较主干...  相似文献   

17.
针对我校留守儿童学校适应问题,我开展了问卷调查,主要从留守儿童的学习适应、生活适应、心理健康、人际交往等四个方面入手,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只为能使我校留守儿童得到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采用学生学校适应教师评定量表对650名留守儿童和698名非留守儿童进行研究,发现:留守儿童学校适应的总体水平极其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在适应良好的学生中,留守儿童显著少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积极完成学校任务、人际自表与交往信心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而学习中的消极行为、学校问题行。为以及不良社交问题显著多于非留守儿童;不同性别、学段、学习成绩留守儿童学校适应差异性显著,监护的不同对学校适应影响不明显;留守儿童中,男生、初中生、学业成绩不良学生应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引导。  相似文献   

19.
人的个性是不同的,人的情感、意志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教育要注重学生的个别差异,适应儿童的天性”,这是现代教育发展的特点之一。 关于学生个别差异的问题,许多教育学家、心理学家作过研究,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布鲁纳的  相似文献   

20.
郑莉 《教师》2015,(5):7
学习是人成长发展过程中必须经历的活动.学前儿童的学习对其一生的影响更是十分重大.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掌握相关的学习理论有利于指导儿童掌握知识技能,适应团体生活,学会与同伴交往等.学习的理论有许多,本文重点针对联结学习理论进行教学思路的探讨,主要从教学过程的分段设计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