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距离小水塘不远处的一丛杂草中,一只蟋蟀突然停止了鸣叫,发了狂似的沿着与水塘岸边平行的方向向前跳跃,速度越来越快。后面并没有天敌在追赶,它根本没有理由惊慌。路边有它平时很喜欢吃的鲜嫩青草,但现在饥肠辘辘的它却对此无动于衷。在这秋初的早晨,草丛上有许多露水,口渴的它也没有停下来找水喝。它听到了同类发出的欢快鸣叫,它知道那是它的哥们儿正为讨异性的欢心而引吭高歌呢,但现在它已经完全无心加盟到这个队列,只是一个劲儿地往前跳跃,最后毫不犹豫、毅然决然地跳入河中。  相似文献   

2.
马海涛 《百科知识》2004,(11):52-53
螽斯和蟋蟀是直翅目螽斯总科与蟋蟀总科昆虫的通称。属于直翅目的昆虫包括螽斯总科,蟋蟀总科和蝗总科,因此它们与蝗虫是近亲。我国已经发现300多种螽斯。螽斯和蝗虫最大的区别就是螽斯的触角又细又长,而蝗虫的触角很短。蟋蟀的触角虽然也很长,但是两者的区别还是十分明显的,因为螽斯和蟋蟀并非很像。螽斯脚爪的末端有四节,而蟋蟀只有三节;蟋蟀的尾须比较长,而螽斯的尾须是比较短的;而且螽斯的翅膀大多在背上形成一条明显的脊,蟋蟀背上却是平的。  相似文献   

3.
晚上睡觉的时候,你喜欢听蟋蟀叫吗?有人觉得听蟋蟀叫是一种享受,听着听着就睡着了;有人却一听这叫声,就翻来覆去难以入眠。尤其在冬天的夜里,万籁俱寂的时候,假如这时突然有只蟋蟀不邀自请闯进你家来避寒,那真是讨厌死了,因为这个“街头的小混混”并不安分,刚找着歇脚的地方,就迫不及待地发出响亮的叫声向异性求欢(因为蟋蟀的叫声多半是为了求偶),搅得你睡不着……  相似文献   

4.
脑筋急转弯     
正北极熊不吃企鹅为什么北极熊不吃企鹅?猫猫走路什么猫用两只脚走路?越来越有钱什么东西越用越有钱?寒暑假为什么暑假一定比寒假长?不怕热的东西天气越热,什么东西越爱出来?  相似文献   

5.
蟋蟀是大自然的天然歌手,它们的歌声优美动听。为了吸引异性,公蟋蟀们常常不知疲倦地一展歌喉,唱着优美婉转的小夜曲。公蟋蟀的翅膀就是它们的小提琴。每当需要交配时,它们就会通过弯曲翅膀,用右翼鞘盖在左翼鞘上,利用它们的相互摩擦来发声,以期吸引异性,并与之交配。  相似文献   

6.
公元3世纪时,某国的群王将他的儿子送到朴古水师门下,要求大师负责教授王子成为一名杰出的统治者因为王子将要继承王位。当王子刚抵达寺庙,大师就将他独自送到大森林中,并要求他一年后回到寺庙时要描述出森林的声音。冬去春来,王子回到寺庙,他滔滔不绝地对大师讲述蟋蟀唧唧的鸣叫、蜂鸟嗡嗡啼鸣、杜鹃动听的歌声……大师听罢,并不满意,要王子继续回去倾听。对此,王子困惑不解:难道自己还没有完全辨识所有的声音吗?时间一天天地流逝着,年轻的王子耐心地端坐在森林里,倾听着四日的声音。然而,令他失望的是除了已听到的,别无他…  相似文献   

7.
研究背景提起蟋蟀,我们对它是人见人爱。只是有关它的知识是放在选学教材里,而且老师讲得少,也不细致,可我们对它还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生物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我们科技小组的几位同学,对蟋蟀进行了很长时间的跟踪观察,对蟋蟀的生活习性有了初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8.
毕役 《百科知识》2014,(7):40-40
正在直翅目昆虫(因前、后翅的纵脉直而得名)中有许多种类都能发出鸣叫声,如蝗虫、蚱蜢、螽斯、蟋蟀等。其中最善鸣的当数被誉为"田园歌星"的蟋蟀、螽斯两大类。蟋蟀俗称蛐蛐,它作为一种鸣虫,在我国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在蟋蟀科鸣虫中,油葫芦的名声最大,它常被放在葫芦中饲养,全身油光锃亮,鸣声如油从葫芦中倾泻而出,因而得名。油葫芦品类繁多,常见品种有体色偏黑的"墨葫芦",体色偏棕的"红葫芦",以及  相似文献   

9.
1944年6月,诺曼底登陆作战前夕,泰勒师长收到美国发来的急件,打开一看,里面是几千只玩具蟋蟀。甩手一捏,这种玩具就会发出蟋蟀一样的叫声。泰勒稍  相似文献   

10.
小青虫的梦     
正草丛里,美妙的音乐响起来,蟋蟀和蝴蝶的演奏会开始了。蟋蟀在舞台中央弹奏,蝴蝶在一旁翩翩起舞,其他的昆虫们专心地听着、看着,一副很享受的样子。一只小青虫常躲在黑暗的角落里静静地偷听。它十分喜欢音乐和舞蹈,但因为长得丑,其他昆虫都不待见它。蟋蟀也不喜欢它,只要它出现在演奏会上,就把它赶得远远的。  相似文献   

11.
孙佳 《内江科技》2013,(2):162-162
稠油的主要特征是粘度高、流动差等特性,但对温度敏感主要表现在从牛顿流体转变为非牛顿流体的温度差异上。转变温度越低,原油的流变特性越好,对注蒸汽热采越有利,反之则越不利。因此,目前开采稠油的主要方式是蒸汽热采,本文总结了热采机理及对蒸汽的要求,为其高效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小时候,听父亲讲过一则寓言故事: 蚂蚁每天不辞劳苦地建筑房舍储存粮食,而蟋蟀则忙于张大喉咙唱歌.寒冬来临,蚂蚁躺在温暖的家里,幸福地享受着美味,可怜的蟋蟀却饥寒交迫,最终一命呜呼.  相似文献   

13.
邸永君 《百科知识》2009,(14):48-49
每逢夏日,我们都会听到蝉的长吟。尽管其形体娇小,却声调奇高。蝉时而独唱,时而齐鸣,但音色却不敢恭维,单调乏味,缺少变通,像是从缝隙中挤出的悲鸣绝响,而且是越热越叫,越叫越热。所以虽然其用尽解数,自强不息,却往往是知音者寡,甚至令人生厌。近日偶来雅兴,特将其一生事迹与境遇展现,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正近日,微博、微信圈里流传这样一种说法:"纠正错误观念!已有多位专家证明,暑热天穿得越少其实越热。"对此,不少网友表示不解,天越热难道不应该穿得越少吗?网络传言是真的吗?穿得越少不一定越凉快"夏天穿得越少就会越热"在各大社交网络引起关注,网友们各抒己见。网友"老财"表示:"这则说法理论上是正确的,因为人体的体表温度为32℃  相似文献   

15.
脑筋急转弯     
1、哪里的纸最贵? 2、什么东西越热越爱出来? 3、老虎最怕去哪里?  相似文献   

16.
"中国第一虫""中国第一鸣虫""中国第一斗虫"……从古到今,从宫廷到民间,听其鸣,观其斗,小小的蟋蟀让中国人喜爱了足有两三千年之久,而且这种喜爱还在继续着. 蟋蟀有很多俗名,北方人叫它"蛐蛐儿",南方人则称它为"赚织",另外还有"促织""趋织""趣织""络纬""促机""梭鸡""趋趋""纺绩""蛩""蛩虫""吟蛩""秋蛩""吟秋""秋虫""寒虫""暗虫""斗蟋""斗鸡""王孙""将军虫"等数不清的异名.从中可以看出,有些名字是根据蟋蟀的形态来起的,有些是根据它所代表的季节起的,有些则是根据它发声和打斗的特点起的.可见人们对蟋蟀熟悉和喜爱的程度.  相似文献   

17.
洪昭光 《今日科苑》2008,(3):108-110
饭前喝汤,苗条健康;饭后喝汤,越喝越胖饭前喝汤减肥稳稳当当,不用吃药。什么习惯呢?就是饭前喝汤,苗条健康:饭后喝汤,越喝越胖。人在饥饿进餐前食欲中枢兴奋性最高,越胖者越高,一进餐,狼吞虎咽,5分钟左右已摄入近80%的热卡,等到出现了饱腹感,所摄热  相似文献   

18.
《发明与创新》2005,(10):42-42
打鸣是公鸡标明自己领地的一种方式。虽然公鸡的鸣叫在我们听起来都一样,但是它们自己却能辨别出多达30只别的雄鸡的鸣叫。通过打鸣,它们发出信号,表明自己的领土已经有主人,而且守卫森严。  相似文献   

19.
你知道吗?     
为什么苍蝇、蚊子飞过的时候总发出嗡嗡声,蝴蝶飞行时却无声?有人说,这是因为苍蝇、蚊子会鸣叫,蝴蝶不会鸣叫的缘故。据科学家研究表明,苍蝇、蚊子、蝴蝶都没有鸣器,因而也都不会鸣叫。那么,为什么苍蝇、蚊子飞过来时能听到声音呢?原来,我们之所以能听到苍蝇、蚊子飞过来的声音,是它们的翅膀振动引起的,是在空气中传播的振动波对耳朵的作用。我们的耳朵能觉察到每秒16~20000次振动的波,在这个范围内我们就能感觉到声音。高于或低于这个范围,我们就感觉不到声音。昆虫飞行时发出的声音,也是  相似文献   

20.
春夏秋冬,暑来寒往,是大自然固有的规律。然而,自然界的某些地方却“反其道而行之”,出现气温冬热夏冷的奇特现象。在广西昭平县巩桥乡中洞村的东南部,有一处奇特的岩洞——风洞。其洞一年四季皆有风从洞内吹出来,就像空调器一样,冬暖夏凉,且天气越热吹出来的风越凉爽,天气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