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水诗歌产生的原因很多,语言的诗化是其中之一。先秦至东晋各种文体中的山水描写成分,为山水诗的出现作了量的积累和描写技巧的积淀,加速了有关山水的语言的诗化进程。尤其是天生具有语言美的汉赋和东晋的山水赋,对有关山水的语言的诗化贡献更大。  相似文献   

2.
汉赋对景物的描写多采用客观描摹的方式,也即带有客观再现景物的求实目的,这样的描写特点能够较为准确地把握景物的真实存在,但是也容易导致文本中思想和情感的缺乏.对景物的客观描摹在汉赋作品中多有表现,这种描写特点的出现既受到先秦文本的影响,也与汉代的时代背景有关联.在汉代之后的文学作品中,汉赋对景物客观描摹的描写特点已经淡化,但是仍能明显看出汉赋这种描写特点的痕迹.  相似文献   

3.
汉赋之我见     
汉赋作为一代特珠文体,有骚体、散体大赋、抒情言志小赋之分,是祖国传统文学的重要遗产,在文学史上影响很大。全盛期的汉赋反映的是剥削阶级的思想意识和生活情趣,而形成期和转变期的汉赋,则能够深刻描写社会现实,并大胆揭露批判社会黑暗,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其艺术特点表现为,全盛期形式主义突出,形成期浪漫主义色彩浓厚,转变期更多的具有现实主义因素。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汉赋中代表作品枚乘三篇汉赋11个颜色词进行了封闭性的统计,对这些颜色词进行了组合及聚合分析描写,并对其语义内涵进行了深入的描写,我们认为枚乘赋颜色词使用兼含客观性、主观性及其隐喻及转喻的多重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5.
天人合一观念,深深地影响着汉赋的创作,一是表现为汉赋作家大力宣扬对帝王的“一尊”和“一统”的思想;其次,还表现为汉赋作家对天子仁政的歌颂;第三,汉赋中细致地描绘了天子的祭祀活动,从中也可以看出天人合一观念对汉赋题材的影响;第四,汉赋在对建筑的描写方面,同样充满着天人合一的观念。  相似文献   

6.
汉魏六朝志怪小说营造了一个奇幻神异的动物世界。六朝志怪中的动物描写具有独特的审美形态和审美价值:动物形态奇异,幻化灵异,功力神异。这种独特的动物描写的审美形态使得六朝志怪中的动物集神、仙、鬼、于一体而具有神异之美、荒诞之美和奇幻之美。这种审美不仅是受到了佛教和道教的美学思想影响,更是汉魏六朝文人审美自觉崛起和突围的一个反映。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古代重点描写镜的小说中,镜子常常透露出不寻常之处,它们并非作为日常照容之用,而是成为了具有神异性的意象。这种神异性具体表现为它们可以照妖辟邪、治病救人等,在这些特殊的用途背后,蕴藏着独特的历史因由。  相似文献   

8.
一切色彩皆情之色彩,柳宗元的山水游记中所描写的景物与他自身命运有一定相通性,景物寄托了他内心的压抑感、沉重感、荒废感和被弃感。所以,无论是文中散发出的色彩,还是印在读者心中的心理色彩,都被染上了幽冷浓重的青色。  相似文献   

9.
唐代传奇《柳毅传》的环境描写是很有特色的。以神人相爱的这部浪漫主义作品,是把水府龙宫作为背景展开的。这些秀奇深杳的环境,为栩栩如生的人物描写提供了典型环境和神异气氛,给虚幻的故事情节罩上似人非人、似仙非仙的薄纱,令人遐想万千,极具神话色彩。魏晋六朝小说,虽不乏神奇故事,但里面很少有什么景物描写,作者根本还未认识到它的艺术效果。唐代传奇虽已变为有意识的小说,作品文辞艳华,色彩斐然。但在环境描写方面尚属薄弱环节,唯有《柳毅传》在这一方面的成绩较其他作品为最。  相似文献   

10.
汉赋与游仙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赋作为"一代文学之代表",是先秦至魏晋游仙诗发展链条上不可或缺的一环.汉赋将游仙与退隐相结合,开启了游仙隐逸化的基本表现模式;汉赋的游仙描写,已不完全是"楚辞式"的借游仙以抒怀,更多地表现出了真正意义上的"列仙之趣";从楚辞到汉赋,游仙遇仙地点发生了由天界向人间的转变,从而进一步拓展了游仙描写的艺术想象空间;汉赋中的神仙世界自由美好,巳成为文人精神境界的一种象征,寄托着赋作家遗世高蹈、超乎尘垢之外的人生志趣.所有这些都对魏晋游仙诗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五世达赖喇嘛传》通过大量"神异"事件的描写来彰显五世达赖的神通法力,为作品增添了不少文学趣味。梦作为表现高僧"神异"的一种重要方式,在作品中出现了数10次。通过分析这些梦,我们可以看出其在刻画人物形象、彰显高僧大德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白居易的山水田园诗在内容和描写对象上都对前人之诗进行了拓展,而在描写对象的选择上带有明显的个人喜好和强烈的主观色彩,有着深刻的用意。在众多的意象中他对竹子情有独钟,终身以竹为伴,以竹为师。写竹之诗更是不胜枚举,其中蕴含着独特的情感因素、人格因素和社会因素。  相似文献   

13.
司马相如是西汉赋的大家,他使赋体真正从骚体赋前进到一代大赋,为汉赋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本文从司马相如赋的文学成就为视点,分别从其赋审美艺术特征、审美意象;铺陈描写,还有象征、描写等大胆的艺术表现手法来叙述这位汉赋大家为文学艺术长廊添上的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14.
汉赋以渲染宫殿城市,描写帝王游猎见长,除此之外,一些涉及女性的作品也颇具特色。汉赋中塑造的女子几乎无一不美,作品中对女性之丽有大量的铺排描写,更有甚者写得十分艳情、露骨,字里行间中可窥见两汉文人对女性之丽表面持否定态度,实则暗含尚美、重色乃人之本性的认识。从西汉到东汉,由于政治劝谏与个人道德修养的束缚,致使两汉文人对女性的态度具有一定的矛盾性。  相似文献   

15.
现存的汉赋作品以建筑为描写对象的多达 2 0余篇 ,笔及汉代建筑类型十分广泛 ,且完整地再现了汉代建筑艺术的基本美学特征。汉代辉煌的建筑文化 ,为汉赋的创作开拓了一片新的天地。  相似文献   

16.
着重探讨了柳宗元山水游记对六朝山水文的继承和开拓,以及对后代山水文学的影响,发现记游性质的诗序、《山海经》等山水文对水、石的叙述和描写为柳氏提供了摹本和开创空间。柳氏将道家的“愚”和虚静美学注入山水游记,使作品融会着奇、理、骚的色彩。后人对柳氏山水游记的接受,主要形成三种文学现象:一,遇与不遇的山水情怀;二,“愚溪”的多元内涵:三:取材、撷思于柳氏游记的作品。  相似文献   

17.
汉赋起源于汉朝,被认为是文学自觉的起点,是中国传统文学中的一种重要文体。汉赋具有散韵结合、专事铺叙的特点,其内容可以分为五大类,其中对宫殿城市的渲染和对帝王游猎的描写在汉赋中最具代表性。鲁迅先生提出文学自觉后引起了文学界激烈的讨论,而文学自觉体现的是文学态度和文学观念的转变,这一转变使文学发生了变化并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因此,就汉赋的形成和发展进行阐述,从作家、观念、艺术、理论等四个方面,对汉赋与中国文学的自觉关系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学者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山水田园诗派是唐代诗歌流派,以反映田园生活、描绘山水景物为主要内容代表人物有王维、孟浩然、常建、韦应物、柳宗元等,我们学过的有《鹿柴》《春晓》《宿建德江》《江雪》等,作品中较多地反映了闲适澹泊的思想情绪,色彩雅淡,意境幽深。他们既能概括地描写雄奇壮阔的景物,又能细致入微地刻画自然事物;  相似文献   

19.
祝尧《古赋辨体》对于汉赋的认识,包括赋之体及渊源论、汉赋价值论、汉赋艺术结构论、汉赋作家作品论凡四个方面。这些观点都贯穿于该书的汉赋序论和赋作解题之中,论述时各有侧重而又互相呼应,观点鲜明而又论证细密,纵横开阔,声情并茂,极富思辩色彩与逻辑力量。《古赋辨体》标志着我国古代的汉赋研究已从长期的低落萎靡走向了复兴的阶段。  相似文献   

20.
汉大赋做为有汉一代文学的代表,其兴盛的局面,恰和汉诗的衰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汉赋兴盛最根本的原因,是汉代社会为汉赋提供了大的描写对象,汉人又有以大为美的审美情趣,汉赋从体式上和表现手法上又特别适应汉代的社会现实和汉代人的审美定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