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军事记者》2005,(4):F002-F002
江志顺,1963年入伍,1971年初调入解放军报社当摄影记,1985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一分校摄影专修班.1986年荣获首届全国“十佳摄影记”称号.1990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新闻工作.1991年获得“抗洪救灾优秀摄膨记”称号,同年获首届全国新闻工作的最高奖——“范长江新闻奖”.1993年享受国家政府津贴,1998年获“中国新闻摄影学术活动突出贡献奖”.2003年获中宣部授予的“抗非典优秀记”称号。2001年经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批准授予专业技术少将,  相似文献   

2.
新闻摄影的平民化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勇 《传媒观察》2007,(6):52-53
随着“荷赛”的引入中国,以及近几年来中国摄影人在“荷赛”中屡屡获奖,特别是获奖名单中诸多摄影后生的出现,让人们对新闻摄影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其实新闻摄影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已经淡化了过去摄影家们所拥有的一般人很难掌握的技术,淡化了作品中一味追求的纯美学概念,让人感觉到新闻摄影更多的是关注新闻场景的记录和摄影观念的表达。  相似文献   

3.
1955年,由荷兰的三位老摄影记发起,将荷兰国内的新闻摄影展览扩展成为世界性的新闻摄影展览,并成立了“荷兰世界新闻摄影基金会”。次年,又将展览改为比赛,简称“荷赛”。“荷赛”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具权威的国际性新闻摄影比赛,每年均有全球百余个国家,数千位记的数万幅  相似文献   

4.
突发性事件新闻是新闻摄影记梦寐以求的拍摄对象,这类新闻有很大的偶然性,且常常是稍纵即逝,它的画面冲击力十分强烈,能引起受众的极大兴趣和关注,故新闻价值较高。但突发事件常常突然爆发,令人措手不及,让人难以把握,以至于不少摄影记感叹:突发性新闻是“可遇而不可求”啊!突发性新闻真是“可遇而不可求”吗?笔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的规律,其偶然性的背后有其必然性,摄影记只要留心观察,仔细分析,通过敏锐直觉判断,一部分突发事件完全是可以提前预见的。  相似文献   

5.
2003年8月5日.印尼首都雅加达万豪酒店遭遇恐怖炸弹袭击。各路媒体记倾城而出,直扑爆炸现场。作为新华社驻雅加达分社的摄影记.我也在第一时间赶到了现场。由于事件突然,现场混乱,以至于现场的摄影记很多激动不已。第一次采访重大爆炸新闻的法新社摄影记巴勇说:“我太兴奋、太紧张了.这摩托车头盔戴了一天居然忘了。”现场面对“热新闻”的摄影记并非人人有所收获.例如美国自由摄影师理查,因未能在现场拍到令自己满意的好照片而十分懊丧。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个新闻工作,对于同行们能获得全国性的新闻大奖,笔向来是很佩服的。因为,新闻工作需要敏锐的观察力,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要牺牲多少宝贵的时间和精力,获得大奖实在不易。然而,笔读到《新闻与写作》杂志2004年第6期一篇章,标题为《用“心”拍摄》,说的是《三秦都市报》摄影记杨小兵拍摄的一幅图片《孩子上学“走钢丝”》获得中国新  相似文献   

7.
随着“荷赛“的引入中国,以及近几年来中国摄影人在“荷赛“中屡屡获奖,特别是获奖名单中诸多摄影后生的出现,让人们对新闻摄影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其实新闻摄影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已经淡化了过去摄影家们所拥有的一般人很难掌握的技术,淡化了作品中一味追求的纯美学概念,让人感觉到新闻摄影更多的是关注新闻场景的记录和摄影观念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同为媒体从业,字和摄影记因为手持不同的“武器”而有所差别。字记,以手中的笔记录事实;摄影记,用手中的相机再现故事。但如今,随着影像科技的日新月异和电视、网络等新媒体的兴起,新闻报道与表现方式上的配合、组合、融合已成常态。新闻图片走上版面也直接催生了报业“读图时代”的到来。可以说,摄影镜头是字记的另一双眼睛,在这一视野中,它记录着新闻瞬间的精彩,也为受众开辟了另一片本解读空间。[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周宁  晓宇 《新闻三昧》2004,(10):28-30
在近日召开的地市报总编辑、摄影部主任新闻年会上,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胡颖向与会同志宣布这样一条好消息:经中央宣传部和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批准,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和深圳市对外化交流协会、深圳报业集团将于2005年3月在深圳举办首届“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简称“华赛”)评选活动,并要将这一有重大意义与影响的国际摄影赛事一年一届长久地举办下去。“华赛”的新闻发布会已于9月4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开始向全世界新闻记和摄影师发出参赛邀请。  相似文献   

10.
张鹏 《军事记者》2004,(6):53-54
新闻摄影是新闻事业的一支独立“兵种”,图片新闻在诸多样式的新闻报道中日益显示出不可替代的作用。1928年,世界新闻摄影的先驱、德国人萨尔蒙,以摄影记身份出现于国际外交场合,创造了“小相机 现有光线 不干涉对象”(抓拍)的摄影方法,并提出新的摄影美学观念——“向受众展示新闻现场的真实情况,表现新闻人物的现场真实形象。比影像清晰而形象呆板更具价值”。从此,抓拍这种摄影方法很快流行于世界各国。  相似文献   

11.
两翼的快乐     
字和摄影,被称为报纸宣传的两翼,所谓“图并重,两翼齐飞”,倘缺其一,便难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报纸。而我为能在湖北日报先后从事“两翼”的工作而自豪。1980年,我从湖北广播电视学校新闻专业毕业分配到湖北日报当摄影记,一干就是20多年。2001年,又从摄影记岗位转为字记,一晃又3年。细想此段新闻历程,转换角色,游走“图”,可谓甘苦备尝。不过,更多更难忘的体验,应是“两翼的快乐”。  相似文献   

12.
我在长春日报报业集团工作时,《德惠农村兴起党员合作社》这篇在吉林省引起轰动效应的短消息以高票获得2002年度“一汽杯,全国副省级城市党报短新闻竞赛”一等奖。若总结其成功之处,我觉得记具有发现新闻萌芽和把新闻做好的功力,即具有“记力量”非常重要。“记力量”是指记具有很强的新闻敏感性、新闻洞穿力、新闻识别力、新闻把握力和新闻整合力。本从我的这篇章说开去,从一个角度探讨如何提升记力量。  相似文献   

13.
刘铁生 《军事记者》2002,(10):59-60
图片是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似乎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题目,它包含着两方面问题,一是新闻图片的作用、地位问题,二是新闻摄影的素质问题。它们之间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其实在新闻实践中,这两方面的问题并没有解决,至少没有解决得很好,但又是不得不解决的问题。重视新闻摄影,掌握新闻摄影手段,对新闻从业人员非常重要。在新闻的道路上多一种手段、也就是多一只新闻摄影翅膀,多一只新闻摄影的轮子,新闻从业人员应努力成为图并茂的两栖记。  相似文献   

14.
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也称“华赛”)是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反映世界和平发展,表现人类生存状态,展示人类命运情感的。一个可供全世界新闻摄影人平等交流的全新的平台。“华赛”无疑是中国新闻摄影与世界新闻摄影的良性融合。她诠释的是中国的发展与进步。同时。也让世界新闻摄影界对中国有了更多预期与关注。  相似文献   

15.
记与行     
记与行孙月沐“记者”,顾名思义,就是“记录者”。用新闻的行话说,是将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客观地记录下来,发表出来。换言之,“记”乃是记者安身立命之本,记者之首要任务。这似乎已是新闻常识,新闻ABC了。可我们说,仅仅会记,是不够的。如果一个记者仅仅满足于...  相似文献   

16.
李杨 《当代传播》2002,(2):88-89
2001年金秋10月,在昌吉召开了第十一届新疆“新闻奖”摄影作品、报刊使用图片评选会,这是进入21世纪新疆新闻摄影界第一次研究新闻摄影报道发展与改革的会议。前十届评选会倡导“图文并重,两翼齐飞”,使新疆新闻摄影事业和报刊使用新闻图片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报刊上发表了一大批新闻图片精品,极大地增强了报纸的吸引力和冲击力,增强了报刊的宣传及报道效果,并形成了新疆新闻摄影的特色。当历史的脚步踏入21世纪的时候,中国的报刊也步入了“读图时代”。由中国记协。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主办的“第五届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  相似文献   

17.
《新婚诀别》是我从事新闻摄影工作17年来印象最为深刻的摄影作品之一。这幅新闻照片以现场抓拍的手法,记录了新婚45天的巡警妻子曹秀仪,同因勇斗歹徒而光荣牺牲的丈夫杨冠生遗体告别时的感人场面。它首先在《广东公安报》上刊登,随后被《羊城晚报》、《人民摄影》报、《陕西日报》这和《岭南新闻探索》等报刊先后刊用。曾获得“万和杯”全国晚报新闻摄影大赛一等奖、1995年度“广东省优秀新闻摄影作品评选”一等奖、1995年度“广东新闻奖”一等奖、第十五届“中国优秀新闻摄影作品评选”金牌奖、以  相似文献   

18.
世纪之交,中国新闻摄影在新闻改革的大背景下正处在一个迅速发展时期。但同时,由于发展的不平衡又使中国新闻摄影多了一些特殊性和复杂性。在这样的形势下,保持清醒是发展事业的关键。本文就当前我国摄影记者面对的五个流行概念及其从中反映出的价值观问题谈点看法。一、“走向世界”不等于“走向西方”10多年来,中国新闻摄影界不断能听到“走向世界”的呼声。然而,中国新闻摄影以什么样的精神面貌、带着什么样的价值观“走向世界”,是值得研究的。近几年,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加快,世界了解中国的愿望更加迫切,中国新闻摄影与世界…  相似文献   

19.
今年的第18届中国新闻摄影“金镜头”比赛揭晓后,义乌一位叫金石的作者用3年时间拍摄的一组《窝棚》,获得了“年度杰出图片专题”奖,这是浙江连续两年获得这个大奖。这几年。浙江的专题图片在国内重大新闻摄影比赛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相似文献   

20.
北京时间2月13日18时,第47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通称“荷赛”)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揭晓浙江永康籍自由摄影师卢广拍摄的一组“艾滋病村”照片获得当代热点类(组照)一等奖。据悉,卢广是获得世界新闻摄影比赛当代热点类一等奖的首位中国人。 2月14日21时,记者连线法国,采访正在巴黎参加中国文化年摄影展的“永康老乡”卢广,听他讲述他与艾滋病村的故事。 记者(以下简称记):我代表家乡的父老乡亲首先祝贺您荣获荷赛金奖。大家都知道,这个奖项是世界上无数新闻摄影记者梦寐以求的。你是什么时候知道自己得奖消息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