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最近外出采访,连吃“闭门羹”。几个被采访的对象,都是在当前改革中做出了成绩的先进人物。但他们对记者的采访,似乎都有一种莫可名状的忧虑,都表示不愿当“新闻人物”。他们怕什么呢?据了解,一些科研人员怕“树大招风”,怕惹社会上的闲言碎语,打扰了自己安静的工作、学习环境,影响出成果。个体户、专业户怕“乱蜂采花”,怕“露富”后引  相似文献   

2.
10年前他们是“X世代”,现在,他们徘徊于青春期和成人期,拒绝长大。他们频繁更换工作,和父母住在一起,被称为“中间人”(twixter)。部分学者认为,这体现了美国的富裕和社会进步,让年轻人从责任中解放出来,享受个人自由快乐。其他人则警告,“中间人”将破坏美国社会的文化传承机制,导致大孩子们永远无法融入成人社会。  相似文献   

3.
我万万没有想到,今年“五一”节前夕,全厂1000多名职工评选我为“本厂10名新闻人物”之一。这不仅是对我个人的信任和鞭策,更重要的是对党的新闻报道工作的支持和肯定。回想自己走过的路程,心里颇不平静。过去,自己总认为群众对业余通讯员的工作并不理解,觉得写稿是一种“得不偿失”,“吃力不讨好”的事,听到个別同志指责我写稿是为了“捞外快”“迎合领导”“想出名”等等,就十分“委曲”。我想,自己放弃休息,利用业余时间采访、写稿、送审、邮发,这占去了我不少的时间和精力,稿件发出后也不能保证百分之百的刊用,我所付出的劳动代价,却得不到应有  相似文献   

4.
去年九月,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前后的日子里,一个由六名英雄模范人物组成的报告团,在浙江各地作巡回讲演。在短短十五天中,报告团成员日夜兼程,跑遍了包括舟山地区在内的全省十一个地、市,同两万多干部群众直接见面,人们从这几位有崇高理想、有模范行动的先进人物的报告中,受到了一次生动而又深刻的共产主义理想和纪律教育。组织这个报告团的单位是人们事先意想不到的新闻单位——浙江日报社。说起来,新闻单位主动  相似文献   

5.
“新闻人物”的含义是什么?什么样的人可以成为“新闻人物”?近年来,报纸上人物新闻(消息)多起来了,刊物上探讨人物新闻问题的文章也多起来了,于是,“新闻人物”这个问题也就提出来了。过去,我们在运用人物报道的形式方面,偏重于人物通讯、人物特写、报告文学等等。在介绍经验、研究业务的文章中,若论及人物,都不用“新  相似文献   

6.
认识赵军之前,我对足球压根儿就不感兴趣。1999年6月大学毕业后,我一直在湖南某电视台做娱乐新闻。那年年底,在广州的一家保龄球俱乐部意外碰上赵军,当时我那在广州某报做文体新闻记者的大学同学淇淇兴奋不已地向我介绍这个身材健壮、相貌帅气的小伙子:“他就是大名鼎鼎的球星赵军!”我困惑地眨巴着眼睛,问:“打篮球的?”  相似文献   

7.
电脑把人搅得直怕落伍,用了好些时光去追赶它、熟悉它,先是稀里糊涂搬个电脑回家,记者站总共3人,可自购加配发,人均电脑1.6台,家里办公室都有。后又参加电脑培训班,钻了一通由电脑人设计的“圈套”。后来又热互联网,好在家兄专事电脑,他家中电脑已入网络,一熏二染也迷了一阵“因特”、“赢海威”,网上也玩了一阵,可静下来一思谋,实在所获茫然。 做为记者,首先考虑的应该是对自已有多少实际的用途。网上的信息虽说不能算少,但大量的股市讯息可供股民参考,在我则是无用。大量的新闻讯息可谓正撞“枪口”,但我早发现它晚于每日各种媒体提供的消息,且简单不完整,远不如我们已往走惯的渠道:  相似文献   

8.
给某纸媒投寄一篇稿件,编辑以电子邮件告知留用,但称标题不妥,需要改一下。编辑只说标题不妥,怎么个不妥法,却未说明,让人云里雾里,竟不知如何是好。遂想,既然标题不妥,就烦请编辑斧正个恰当的标题吧。遂将此意以电子邮件告知编辑。编辑  相似文献   

9.
7年前,我放下教鞭,走下讲台,进入兰台。听同行们说:档案工作默默无闻。于是,我便与他们一道“默默无闻。”  相似文献   

10.
1983年第8期《人民文学》,发表了李钊的报告文学《巴山夜话——雪山深谷访罗中立》。不久,文中主人公、画家罗中立写信给《人民文学》,批评李钊的报告文学中带有编造成分,不少地方失实,并一一具体列出。罗中立还分析了文章失实的一些原因:作者未核实,也未让他看原稿,写作态度极不严肃。《人民文  相似文献   

11.
写新闻人物,选择新闻人物的“中心”语言,是任何作者都不可能不经意之处。但如何选择,却大有文章可做。 有一篇题为《彭文军回乡办农场成功》的报道,写大学毕业的主人公辞去在人事局的工作职务,回到家乡办家庭农场。他这样回答亲友和家人的劝阻:“我上的是农业大学,追求的是人生价值。我要用科学种田的实践向人们证明,搞农业也是大有出息的。”文中这些加引号的话,听起来并不像现实生活中的对白,更像作者进行分析、判断后的“代人立言”。  相似文献   

12.
我所说的难,不是上稿难,而是写批评稿难,批评稿被采用后处世难、办事情难,再写稿子难,还有很多难以启齿的难。我是一个农村土生士长的青年,今年28岁。因写稿经历了农村、县直机关、工厂三个不同的生活环境,写稿,使我得到了自慰和欢乐,也让我饱尝了人生的酸甜苦辣。我以为:一个通讯员,要时刻站在人民一边,替人民说话,不怕邪恶,不畏权势,不为危言所下倒,实事求是写稿。几年来,我深入采访,被省、地、县各级新闻单位采用稿件310篇,连续四年被县广播电视局、县人武部、县委宣传部评为优秀通讯员,去年又受到了渭南地区军分区表彰奖励,《陕西电台》、《渭南报》等五个新闻单位聘我为通讯员。如果说通讯员有欢乐和幸福的时刻。莫过于见报后的心情了,而我的这种心情以后几乎变成了恐惧和担忧。  相似文献   

13.
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中,在报纸、广播、电视的新闻宣传中,“人物新闻”和“新闻人物”的报道日渐增多,呈现出勃勃生机,受到广大读者、听众和观众的欢迎。这种受到广大群众喜爱的新闻报道形式,也日益引起新闻界同行和广大通讯员的重视。然而,不少人至今对于“人物新闻”和“新闻人物”的区别还缺乏了解,甚至把两者混为一谈。对此,笔者谈点粗浅的意见,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14.
平生第一次“填格”,大约是在二十多年前。高中生的我不知天高地厚,写了一篇歌颂邮递员的散文诗《鸿雁之歌》,冒冒失失寄给省报。由于我幼稚浅薄,这篇习作诗无诗味,文无文法。至今想起来犹觉好笑。1973年秋,我返乡当民师。讲台上我朗诵文学名篇,8小时外将点点心血洒在方格稿纸上。每当我把誊写得工工整整干干净净的稿子装进信封,贴定邮票,恭恭敬敬送到乡村邮递员手中的那一刻,我的内心是虔诚的,精神是亢奋的,就像农民把汗水和种子一并交给土地;期望它尽快生根、发芽、开  相似文献   

15.
回顾2004年,我感觉最幸运的事就是如愿以偿地进入一家报社当记者。我进的这家报社非常不景气,发行量仅3万来份。在我进报社后的第一次选题会上,老总一针见血地指出:“报纸发行量上不去的原因主要是报纸缺乏锐气,文章没有棱角”。会上老总定下一个基调,就是以后报社一定要多搞一些批评性报道。会后我荣幸地被委以重任,专门负责采写揭露性的批评报道,专挑人家的阴暗面。我第一次的采访对象是一家英国建材公司,该公司在记者所在城市开了一家大型超市,一开业便雄赳赳气昂昂地打出了“谁价比我低,差价双倍还”的促销口号。可据我在工商局、消费者…  相似文献   

16.
《大观周刊》2010,(35):24-24
日前,知名女作家池莉之女吕亦池带着她的首部译作《致我离家出走的女儿》在上海举办新书发布会。同为“文二代”的叶兆言之女叶子为好友捧场。也来到现场。  相似文献   

17.
中国有1.67亿老人,其中有一半过着“空巢”生活。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空巢”老人的问题愈发凸显。老人不仅需要经济上的支持。也需要精神上的抚慰,而这恰恰是人们容易忽略的。在现实当中,甚至发生过老年人状告儿女,要求他们回家看望的情况。但总的来说,那只是一些个例,更多“空巢”的原因是赡养人的能力不够。这说到底是一个民生问题。  相似文献   

18.
19.
我刚开始搞新闻报道那会儿,一天到晚忙碌不停地打听“信息”,发现一件事情就匆匆采访,赶紧写稿,结果发出的稿子都象“泥牛入海”杳无音讯。我很苦恼!一来责怪自己报社无“关系户”,二来感到大概是写的太少了吧?此后,我每天都要保持给报社发一两份稿件,心想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样一定会感动编辑的。谁知两个月过去了,报纸上仍旧连个“火柴盒”都没见到。这时,我们政治处主任王万里提醒我说:“部队难道每天都有新闻可写吗?写稿子要抓准问题,看这个问题有没有报道价值”。他的话对我触动很大,我理解到写稿不能用数量去感动编辑,也不能单纯依赖编辑去修改。这以后,每遇到一条好的报道线索,我不再草草地采写,而是  相似文献   

20.
在《纽约客》作者Jose Antonio Vargas笔下,脸谱网(facebook)的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对社交也有着某种“不喜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