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自我效能感的内涵及作用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成功实施达成特定目标所需行动过程的能力的预期、感知、信心或信念。"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于20世纪70年代末提出,他认为人是具有预期行为目标且善于在行动中进行自我反思、自我调节的积极行动者。当个体确信自己有能力去完成某一活动或任务时,他就会产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并因此激发他去积极从事那项活动。自我效能感强调了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这正好与现代学习社会语境下倡导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成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这一教育理念相契合。  相似文献   

2.
初中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是自我效能感在学习领域内的表现,它反映了个体对自己控制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是对自己能否利用所拥有的能力或技能去完成学习任务的自信程度的评价。在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建立多元评价标准、创设情境,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合理设定学习目标、培养学生掌握积极的学习策略、开展归因训练等多种方式来增强初中生的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3.
浅谈如何培养高职学生英语听说学习中的自我效能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媛 《教师》2012,(14):34-35
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组织和执行某种特定行为的判断,是学生个体自信心在学习任务中的具体表现。在高职英语听说学习过程中,学生自我效能感的高低,会对其学习目标、学习动机和学习情绪造成影响。针对高职学生自我效能感普遍较低的现状,教师可从学习目标设定、归因引导和树立自信等方面培养和提高学生英语听说学习中的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4.
自我效能感是人们对自己活动效能的判断,它对中学生的学业成就有重要影响.主要体现在学生对学习目标的选择、学习动机的强弱、对待学习困难的态度与行为、对学习结果的认知与归因等方面.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应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自我效能感积极发展.如帮助中学生确立适当的学习目标,强化成功体验;指导中学生对成败进行积极的归因,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为中学生提供良好的榜样,在比较中不断提高自我效能.  相似文献   

5.
班杜拉(A.Bandure)于1977年首次提出自我效能这一概念,自我效能(self-efficacy)是指对行为过程和结果的信念,是指一个人对自己在某一活动领域中的操作能力的主观判断或评价。当人感到自己有能力达到所希望达到的目标或取得某一水平的行为结果时,就表明他们具有高水平的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不等同于自信。自  相似文献   

6.
在倡导学生"学会学习""终身学习"的今天,正确认识学生学习的自我效能感及培养其良好的学习自我效能感,对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其学业成就有着重要的意义。语文学习中发展目标的设定、真实情境中的心理体验以及归因策略的使用都影响着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能否利用所拥有的知识与技能去完成工作或行为的自信程度。在有了相应的知识、技能和目标时,自我效能感就成了行为的重要决定因素。本文通过对自我效能感的功能、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影响因素等方面的分析,提出了若干培养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有效方法,目的是使教师帮助学生建立起行动的自信,勇敢面对学习和生活的挑战,最终走向成功。  相似文献   

8.
崔可 《时代教育》2009,(6):251-251,254
中职学生普遍存在自我效能感偏低的现象,这影响了他们学习的努力程度,学习缺乏动力。需要采取确定合适的学习目标,让学生体验成功等策略,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激发学习动力。  相似文献   

9.
自我效能理论是社会学习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主体因素的一个方面,自我效能感影响着人们对活动的选择和坚持性,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模式和情绪反应。自我效能感具有明确的指向性特点。学习效能感,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对自己能够胜任学习任务和达到特定学习目标的学习能力的主观判断。学习效能感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成绩有着双向制约作用。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效能感主要是通过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归因训练,对学生做出恰当的期望和鼓励性评价,以及实施角色扮演技术等方法来实现。  相似文献   

10.
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1977年提出自我效能感理论后,引起了众多研究者的浓厚兴趣,成为教育学、心理学领域的热点问题。正确认识学生学习的自我效能感及培养其良好的学习效能感对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其学业成就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一、学生学习效能感的涵义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在执行某一行为操作之前,对自己在特定情境中能否组织和完成该行为,实现特定行为目标的信念体系。  相似文献   

11.
普通高校大学生音乐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音乐学习自我效能感是学习自我效能感理论在音乐学习领域的具体表现,是指个体的音乐学业能力信念,是学习者对自己能否利用所拥有的能力或技能去完成音乐学习任务的自信程度的评价,是个体对控制自己音乐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提高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制定合理的音乐学习目标、进行激励性评价等培养策略是提高普通高校大学生音乐学习自我效能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刘清波 《教学研究(河北)》2006,29(4):334-337,341
低效学习、自我效能感不足使大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了焦虑、抑郁、浮躁的情绪反应。自我效能感低是影响大学生英语学习的源头问题。教师可以通过直接情感融入和灌输的方式强化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更重要的是通过课程教学环节增加学生的成就体验,间接地达到强化学生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学习动机是引起维持和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力量,它是由学生的需要所引起的。自我效能感是人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它与自我能力感是同义的。许多研究表明,个人对自己应对行为有效性的信念及其强度,影响着一个人是否积极地去应对特定的,挑战性的情境。自我效能感较强的人趋向于选择自己认为超过自己的任务选择出一些适合于自己能力水平又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目标,表现出更积极的态度。确信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达到目标,同时也能提高应对的成功率。成功的经验会提高人的自我效能感,提高人的成就动机,成…  相似文献   

14.
一、引言自我效能感和自我调节属于自主学习的范畴。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某种或某类任务,是个体的能力与自信心在某些活动中的具体表现。一般认为,学业的自我效能感会通过几种方式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首先,自我效能感影响学生对学习任务的选择。其次,自我效能感影响学生在某项学习任务上付出多少努力,遇到困难时能够坚持多长时间,面临复杂的情景时有多强的适应能力。第三,自我效能感影响学生从事某项学习任务时所体验到的紧张和焦虑。自我调节可看成是学习策略,指的是在自我调节过程中为达到目标而进行的各种具体行为的…  相似文献   

15.
学生学习不只是片面接受知识,而是根据外在信息,通过自己的已有知识和经验自我建构知识的过程。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去体验和实践,拥有建构知识的过程和感受,而不仅仅是结果。体验学习是数学教学生命力所在,学生需要在情境中体验数学的魅力,在探究与实践中体验数学的应用,在合作交流中体验数学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刘清波 《教学研究》2006,(4):334-337,341
低效学习、自我效能感不足使大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了焦虑、抑郁、浮躁的情绪反应.自我效能感低是影响大学生英语学习的源头问题.教师可以通过直接情感融入和灌输的方式强化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更重要的是通过课程教学环节增加学生的成就体验,间接地达到强化学生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自我效能理论是社会学习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主体因素的一个方面,自我效能感影响着人们对活动的选择和坚持性,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模式和情绪反应。自我效能感具有明确的指向性特点。学习效能感,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对自己能够胜任学习任务和达到特定学习目标的学习能力的主观:判断。学习效能感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成绩有着双向制约作用。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效能感主要是通过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归因训练,对学生做出恰当的期望和鼓励性评价,以及实施角色扮演技术等方法来实现。  相似文献   

18.
自我效能感在心理素质优化中的作用及强化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我效能感是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概念,指人们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学生自我效能感对学习行为及成就有重要影响,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对其学习自我监控能力较强,并对其目标定向及学习成绩具有积极的影响。强化学生自我效能感要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归因,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防止学生出现习得性无助感,帮助学生积累成功经验,培养学生积极的自我暗示等。  相似文献   

19.
一、自我效能感的内涵及作用 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战功实施达成特定目标所需行动过程的能力的预期、感知、信心或信念。“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于20世纪70年代末提出,他认为人是具有预期行为目标且善于在行动中进行自我反思、自我调节的积极行动者。当个体确信自己有能力去完成某一活动或任务时,他就会产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并因此激发他去积极从事那项活动。  相似文献   

20.
熊燕 《中国培训》2005,(6):27-28
一、自我效能感的概念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身完成某项任务或工作行为的信念,它涉及的不是技能本身,而是自己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它包含两层意思:(1)自我效能感是对能否达到某一特定行为的预期和主观感受,产生于实际行为发生之前。(2)一个人在不同任务领域中的自我效能感水平存在很大的差异,而且自我效能感随着时间、信息和经验的变化而变化,它最初只是与某个特定的任务有关,但随后会渗透到相关的任务情景中。二、自我效能感对员工培训的影响企业培训中的自我效能感是指员工对自己能够学习一项培训内容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