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意象是文化与情感的载体,文章以苏轼诗词中的意象为研究对象,以林语堂译本为例,通过分析意象背后蕴藏的文化与情感,来讨论该译本中意象的传递效果,以求对诗词的意象翻译提供参考。文章发现,意象背后的文化与情感无法做到百分之百的传递,因此译者要灵活采取翻译方法,最大化地再现其内涵。  相似文献   

2.
彻庸禅师一生精研佛理、工诗文,才华横溢,著述丰厚,与当时文士名流陶珽、陶珙、陈继儒、董其昌、王锡衮等人交游唱和,儒释互证,被后世公认为云南明末清初的禅宗泰斗,同时也是云南地方文化史上较为罕见的个案。在对其生平履历、师承渊源进行梳理辨释的基础上,客观分析了其诗歌的创作思想和艺术特色,以便引起世人的关注与了解。  相似文献   

3.
晚清来华传教士李提摩太沿袭了利玛窦等耶稣会士"文化适应"策略,尊重中国传统文化,寻找儒、耶两教的共性,进行佛、耶对话,提倡知识传教,形成与同时代的传教士不同的观点。为东西方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儒、墨、道、佛、耶等方面比较了鲁迅与无名氏的文化反思的异同,指出在不同文化境遇下的两个不同文化人之间在文化追求与探索上的相通及相悖。  相似文献   

5.
英国作家刘易斯·卡罗尔的《阿丽思漫游奇境记》在欧美家喻户晓。在中国,它也堪称儿童翻译文学作品中的经典之作。这与第一个将它译介到中国的人——赵元任是分不开的。文章回顾了《阿丽思漫游奇境记》赵译本的翻译过程,探讨了译本背后的翻译规范和社会文化因素,以表明译本的最终面貌取决于文化、翻译目的和读者、意识形态等诸多因素。  相似文献   

6.
儒学、佛教、道教发展到北宋,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吸收的局面。儒学吸收佛道思想,佛教、道教也积极向儒学靠拢,由此形成"以儒学为主体,以佛、道为辅翼"的文化特征。历经发展的儒、释、道三种文化呈现出新的面貌,糅合并倾向于世俗化,对北宋社会民俗风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钱钟书先生在其《围城》一书中大量使用了令人耳目一新的隐喻表达,其背后隐藏的诸多意象借助巧妙新奇的喻体得以展现在读者面前。然而英汉两种语言、文化之间的差异使隐喻的翻译、如何借助喻体翻译传递背后意象成为了译者无法避免的难点。据此,本文以珍妮·凯利及茅国权两位译者的合译本为基础,尝试从翻译层面归纳该译本所使用的隐喻翻译策略以及对该策略对喻体意象传递的影响,对该译本的优劣之处做出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8.
网络语言背后通常反映了一定的语言文化及社会文化,随着网络流行语"佛系X"的广泛传播与应用,逐渐形成了类似"佛系X"的词语模。本文先探究"佛系"的来源与发展,从词语模的角度分析"佛系X"的语义、语法、语用等特点结构和功能,最后探究其流行的因素与机制,以了解其应用价值和流行价值。  相似文献   

9.
罗慕士的《三国演义》译本对儒、释、道宗教词采取直译或直译+注、意译和替换等方法。罗译本是公认的异化译本,但书中宗教词的翻译是归化(意译和替换)占上风。罗译本宗教词的翻译给我们有益的启示。在当前的典籍英译中,译者不可一味追求原汁原味,要讲究策略和方法,否则"译犹未译"。同时提出典籍文化词语英译中术语规范可以提高翻译中的文化传真效果。  相似文献   

10.
《格列佛游记》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被译介至中国以来,不断有重译本和复译本出现。以勒菲弗尔的改写理论为依托,通过选取完成于不同时期的两个具有代表性的中文译本进行描述性对比研究,将这部小说的译介放置到整个译入语社会文化的宏观背景之下,考察原作进入目的语文化语境后发生的形象变形和变迁,并探究译本形象变形和变迁背后的深层次原因,进而透视意识形态、诗学和译者主体性等因素对于译本意义的操纵。《格列佛游记》中译本在不同时期呈现出的迥异的文学形象,实际上折射了20世纪中国不同时期文化语境和文学观念的变迁。  相似文献   

11.
1925年后郭沫若对基督教文化的态度由原先的汲取的姿态逐渐变为批判的态度。20世纪30年代之后,他的文学作品中,基督教文化色彩已鲜有痕迹。透过历史背景,我们发现,这与当时的文化、政治环境有密切联系。郭沫若作为一个善于把握时代风潮的文学家,对基督教文化的态度必然受到两者的影响,而后期他转变为彻底的马克思主义者,基督教文化只能作为其文学创作素材的源泉,而非精神的支持。  相似文献   

12.
梁启超晚年偏爱佛学,在史学研究中大量使用佛学话语来解读历史和史学,倡导史学界重视佛教和佛学,故其晚期史学思想也深受佛学理念的影响,在历史发展动力、因果律的理解及经世致用思想等方面表现出不同以往的思想倾向,体现出明显的佛学取向。佛学的影响使他更加注重历史发展主体性因素和精神作用,塑造了其晚期史学的基本风貌,并使其得以融汇佛、史,以佛家的胸怀践行史家的天职。  相似文献   

13.
熙宁四年(1071),苏轼自请外任,通判杭州。这既是苏轼政治生涯中的第一次失意,也为几年后的"乌台诗案"埋下了许多伏笔。通过对相关史料及苏轼作品的梳理,可以发现其倅杭时期心态包括以下几点:避谗离京,虽是自请,但因政治抱负受到打击而致的失落心情,成为倅杭三年心态的基调;徜徉山水,醉心美景以散愁纾闷;游心佛禅,借方外之力开解内心烦闷;诗文纾愤,将对政敌与新法的不满情绪毫无顾忌地出以诗文。  相似文献   

14.
对于吴梅村诗歌的诗史特征,人们已经作了相当深入的研究,而吴梅村作品的诗史特征又与其史官心态密切相关,故研究吴梅村的史官心态,我们就能找到一把读懂他作品的钥匙。吴梅村史官心态的生成与当时的文化背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死亡”与“救赎”是基督教文化的核心观念,而梭罗的散文代表作《瓦尔登湖》正表现出了强烈的死亡意识和救赎意识,并由此奠定了《瓦尔登湖》的精神结构与话语系统。对死亡的关注和罪恶的反思,是梭罗的基督教文化精神的充分体现,而其深广与执着的救赎意识更是将这种文化精神推向了极致。  相似文献   

16.
何振岱因受家庭和成长环境的影响,自青少年起就信奉佛教。其佛学思想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其一即世俗信仰的礼佛祈安;其二是与僧友多有交游,有诸多诗词唱和,常怀方外之想;其三是三教融合,以儒学戒慎修身为指归。何振岱的佛学思想,是人间佛教的一种体现。  相似文献   

17.
中西方由于历史、文化以及宗教的差异产生了不同的宗教美术,中国以佛教美术为主,西方则主要是基督教美术。中西方宗教美术在历史作用、题材内容以及表现形式等存在诸多相异之处。而正是这种差异。为中西方宗教美术互相促进、互相学习、共同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8.
历史文献既有它可靠的一面,也有不可靠的一面。文化传播的特点之一就是途径的多样性和方式的灵活性。如果我们仅仅拘囿于历史文献所记,就会忽略那些不为史家所关注而实际上又存在的传播途径和传播方式。以《列子》中的佛教故事为例,去反思我们学术研究中所忽视的一种现象:在异域文化的交互流播中,我们是否忽略了民间交流的存在,忽视了它在文化交流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试图从赤壁矶的江山风物、人文景观和苏轼的仕宦经历、宗教信仰等角度,全方位地解读苏轼的一词二赋,通过探寻这位千古奇才钟情赤壁并借此产生传世之作的缘由,进一步了解苏轼卓尔不凡的生命意识、人生哲学和文化性格。  相似文献   

20.
苏轼乐山遗迹有11处之多,分布在今乐山市市中区凌云山、龙泓山、白岩山、苏稽镇和五通区金粟镇等5个地点,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有文献可稽的苏轼当年足迹到过而以后人的纪念形式留传至今的遗迹,形成时间较早,一般在南宋以前;第二类主要是因为苏轼有关乐山活动及民间传说形成的遗迹,时间较晚,一般在明代以后。经笔者实地调查,知其保存状况或好或坏。笔者认为,苏轼乐山遗迹均有很高的文化价值,是乐山乃至四川继承和宏扬东坡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地方政府应吸取以往开发保护保护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坚持《文物法》"整旧如旧"的原则,做好现存东坡遗迹的开发保护留传工作,以提高乐山城市的文化品位,促进乐山文化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