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姜文的电影作品极具后现代性,在形式和风格上都有自己独特的气质。无论是电影的叙事手法,还是影像风格,都具有强烈的游戏感。正是这种游戏感消解了电影银幕的存在,将电影和观众紧紧地连在一起,让观众参与到电影的游戏中,并思考自身在电影中所处的位置。姜文电影的成功也可以说是中国新一代导演的游戏意识和游戏手法运用的成功。  相似文献   

2.
中国导演姜文执导的影片《太阳照常升起》不得不说是中国电影新的挑战和尝试,为观众带来一种全新的欣赏角度。本文立足于该影片的结构与中心,阐述了《太阳照常升起》的后现代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3.
对姜文个人独特的导演风格进行分析,并从其作品《鬼子来了》、《太阳照常升起》和《阳光灿烂的日子》的结构、叙事、拍摄手法等角度入手,逐一进行分析,以期在导演个人的作品序列和当代中国电影的发展脉络当中,对导演及其影片的时代性进行评论。还通过归纳姜文与中国第五六代导演的不同之处和作品中透露的中国电影生态文化,来评述姜文电影在中国电影史上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4.
姜文执导的影片《让子弹飞》、《太阳照常升起》、《阳光灿烂的日子》都体现了一股浓郁的自然主义美学倾向。姜文电影的自然主义倾向更接近于中国传统道家美学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某些西方自然主义美学思想的影响。影片中的自然主义美学倾向主要体现在剧中人物身上所散发出的自然人性以及影片中场景和情节的安排上所遵循的自然主义原则。姜文电影叙事中可以明显感受到与自然主义美学相关的拙朴、天然、逍遥等元素。从近些年姜文电影的个性化风格发展来看,这种自然主义倾向正不断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5.
后现代主义思想以其极端的反叛性和颠覆性影响全球.这种思想也深深的影响了崛起于90年代的中国“新生代”导演的创作。使他们以“异端”的电影创作吸引了世人的瞩目.在选材、表现形式、审美观念等方面做了新的大胆的创新,从中也看到了传统与现代化观念同后现代化理念的激烈碰撞。其间虽然有得有失,但这种探索、追求对中国电影的发展是一个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6.
20世纪90年代以来,后工业社会下的国际大都市香港出现了不少具有后现代主义特征的影片。这些作品多以边缘人为主要关注对象,以一种较为激进的方式,怀疑、弱化、反叛并消解了传统,以黑色幽默,讽刺,夸张,戏谑等为主要表现手段,颠覆了传统电影表现模式,传达香港人特殊的都市文化心理,形成了深度平面化、主体零散化、价值多元化等明显带有后现代主义特征的电影风格。  相似文献   

7.
韩波  杨梅 《文教资料》2012,(19):52-53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后现代主义电影备受当代大学生追捧。通过对后现代主义电影的无厘头语言、广场化语言、互文性语言特点的成因分析,揭示其如何被大学生的接受,转化成大学生的语言风格,以及这种语言风格对大学生们的利弊影响。研究发现,此种语言风格对大学生而言虽有丰富语言、缓解压力和成为群体身份的语言符号等优点,但不利于语言文明、规范和语言再创造,也不利于大学生自身语言创造能力的提升,以及正确对待语言态度的形成,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8.
《阳光灿烂的日子》开启了姜文的导演之梦,《鬼子来了》奠定了他不可撼动的导演地位,《太阳照常升起》将他推向舆论争议的风口浪尖,《让子弹飞》让他再次回归商业和大众审美,赚得盆满钵满。尽管有人抱怨《太阳照常升起》晦涩难懂,怀疑《让子弹飞》商业色彩太浓,但是仍然有些东西我们只能在姜文的电影中找到,只能从他的思想深处挖掘。从叙事视角、叙事模式、叙事策略等方面出发,探究姜文电影的叙事风格,力求揭示出叙事风格背后构筑的视觉神话。  相似文献   

9.
西方后现代主义对中国新时期影视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边缘化的文本、平面化的影像、零散化的主体,以及话语膨胀与语言游戏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之后,许多学者对西方后现代主义对中国新时期影视的影响表现出了一定的关注和担忧。后现代主义语境下的新时期影视表现出它具有的特质,正确的认识其特质有助于新时期影视的解构。  相似文献   

11.
后现代主义电影并不是一种电影类型,而是后现代主义和大众文化的产物。好莱坞的后现代主义电影充分体现了后现代主义的特征,它颠覆了一切深度模式,抛弃了精英文化,而走向消费文化、世俗文化、游戏文化。  相似文献   

12.
王青青 《文教资料》2013,(29):103-106
作为一个风格鲜明的电影作者,导演姜文的每一部电影都独具个人特色,纵观其四部作品,不难发现其中贯穿始终的疯癫情结。本文就姜文电影中或疯或傻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挖掘姜文对疯癫与理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电影史上,大放异彩的应属“第五代”和“第六代”,其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品之多,其在国际上的声誉,其在中国电影史上的价值和地位都是有目共睹的.而有一位特殊的导演,他的位置及其尴尬.,任何划分“代”的方法在他面前都显得略微有些不管用,任何创作风格上的归类,都不能完完全全特他的电影作品划为其中.  相似文献   

14.
借鉴托马斯·沙茨针对好莱坞类型电影研究提出的秩序仪式理论,分析姜文执导的四部电影,指出其所呈现的秩序性影像特征:主要人物男性化,矛盾解决暴力化,空间存在混乱化,主题表达崇高化。  相似文献   

15.
文章主要从王家卫电影后现代主义风格产生的基础说起,力图展示他是如何在其作品中将后现代主义的元素一一展现的,同时探讨王家卫电影的成功对内地电影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与社会的后工业化趋势相一致,当代香港电影表现出了明显的后现代主义特征。它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以强烈的时代精神,对意义、理性、价值等问题进行了重新的思考。以一种较为激进的方式,怀疑、弱化、反叛并消解了传统,形成了深度平面化、主体零散化、价值多元化等明显带有后现代主义特征的影片风格。  相似文献   

17.
从"第五代"到"第六代",中国当代先锋电影经历了从启蒙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流变,其演进脉络反映了新时期中国社会整体文化思潮的运转逻辑。先锋电影思潮的基本特征表现为颠覆模式与整合模式的对立统一,前卫的艺术实验中蕴涵着回归传统的因素,边缘的反抗姿态里隐匿了对于中心的向往。作为一个现代艺术范畴,先锋电影与大众文化相伴相生,存在着否定自身的倾向,在成功中趋于媚俗。  相似文献   

18.
后现代主义中的旧话重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后现代主义并不是某种如此这般新的生产方式,而是一个早已存在的资本主义制度的变种,因而在现实中,一个更为广阔的哲学本身的复兴正在扑面而来。时下流行的“主体”回归,实是来自对昔年“主体死亡”命题的矫正,而在当代西方对马克思的新禁忌留出的真空中,传统的“政治哲学”显得声势不凡而旗帜鲜明地复兴了自身  相似文献   

19.
后现代主义思潮,已在包括文化领域在内的社会各个层面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从后现代主义的概念和特征两方面入手,力求勾勒出后现代主义的基本轮廓。  相似文献   

20.
徐睿 《华章》2008,(23)
<黑客帝国>系列的上映让我们眼前一亮,炫目的电影特效让它成为了当代电影史上当之无愧的经典.本文主要分析了电影特效在电影创作中的三个主要应用形式和五个应用效果,最后展望了电影特效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