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交往是社会生活的开端,同时也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叶澜教授认为,教育从形态的角度来看起源于人类的交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即便是原始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已隐含了教育构成中的基本要素(如交往双方、内容、媒体),当交往双方相对特殊化并形成一种以传递经验、影响他人的身心为直接目的的活动时,交往则转化为教育。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教育是人类交往的一种特殊形式,  相似文献   

2.
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是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也是引领教师走进绚烂的教育科研世界、享受职业之美的需要,是每所学校、每名教师都必须要重视并努力实施的一项重要工作。作为一种以校为本、以教师为主体、以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为研究对象的教研形式,必须与学校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与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水平相结合,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方能使此项工作得以扎实有效地开展。  相似文献   

3.
教育教学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语文教学彰显人文性,需要语文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主导力量,把教育教学当作一门交往艺术,创设人性化的交往空间,语文教学交往以真诚为心理基础,以倾听为实现方式,以心灵由为根本指归,实现平等教育主体间的共同完善,即“人之为人”。  相似文献   

4.
胡丹 《江苏教育》2013,(9):34-35
叶澜教授曾指出:“人类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交往.教育是人类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思考教育的意蕴.叩问班集体建设的良策,我们应该把关注的视角投向教育活动中人与人的交往,尤其是师生交往——这一对整个教育过程影响最大的交往形式,以此探寻其非比寻常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5.
人生活在社会上必须与他人发生相互作用,建立起一定的交往关系,从而维持生活,进行生产,发展自己.而这种交往关系是必须以群体为背景的.在学校,每个学生和教师都是学校群体的一员,他们以一定的形式组织成一定的正式群体,来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作为社会主义的学校,更具有鲜明的集体性质.学校群体活动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体教育教学的质量,作为学校领导者,探索如何更好地带领学校群体全面实现学校目标,无疑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6.
一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领会和理解教材,掌握知识的活动,就其本质来说是一种认识活动。这种认识活动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因此正确的教学理论必须以正确的认识论作为方法论的基础,而正确的认识论,当然又与正确的世界观分不开。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不能正确地解答人类认识的问题,因而在前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说中,关于教学过程的本质及其规律性的问题也不  相似文献   

7.
蓝心万 《家长》2023,(30):35-37
<正>沟通指的是人与人、人与群体之间传递信息和思想、反馈思想和感情的一个过程,其载体不仅包含口头语言和书面文字,也包含动作、语气、表情、眼神、物质环境等所有能够赋予信息含义的东西,其中语言沟通和肢体语言沟通是沟通的两种基本模式。人类社会是一个集体社会,每一个个体都是集体的组成部分,每一个个体也都需要在集体中与其他个体交往。沟通就是个体在集体中与他人交往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传递和交流信息、建立和改善关系、提出和解决问题这三个层面。站在教育视角下看,沟通是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交往学习"是一种新兴的、多维的学习类型,是学习者以他人为对象,通过与他人的对话、交流、互动而展开的学习过程。交往学习一般以讨论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形式展开,而两种形式的学习成果都必须通过汇报、展示、评价的形式来展现。在课堂"交往学习"中,展示作为学生活动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教学世界是人的世界,是人自身创造并生存、发展于其中的社会生活世界。在这其中,“交往是社会生活的开端,同时也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社会生活是一张个人交往的网络,交往就构成了促进个体在日常生活中成长的教育。从根本上说,作为学校教育形式的教学,其实质自然也是一种社会交往,是确定的交往主体怀着特殊的交往目的,在特殊的交往情境进行着具有特殊交往功能的活动。这就是我们所理解的教学本质。这些特殊性,同时决定了交往教学形式与传统的教学形式必然不同,它所采用的主要形式是——对话。  相似文献   

10.
现代教学论愈来愈肯定教学活动中师生交往的必要性,叶澜教授的“教育形态交往起源说”认为“人类教育活动起源于交往,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人类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师生交往能促使双方主体性的展现,师生双方在交往中达到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1.
主体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在人类社会已跨进21世纪的今天,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在思考一个问题:我们的教育要怎样改革,以什么样的形式迎接新世纪的挑战与机遇?早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我国著名的教育专家刘佛年、顾明远等率先提出“在教学这种活动中,学生是认识客观世界的主体”,“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的重要观点,引发了教育界的一场大讨论。时至今日“学生是教学主体”的观点,已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接受并实践。这是因为,(1)时代呼唤主体的人,呼唤主体的教学,惟有主体的教学,才能培养主体的人。(2)我们的…  相似文献   

12.
交往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一种实际操作能力。幼儿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认识自己并认识他人,通过与他人的交往,学会表现自己,理解他人,相互沟通,建立友谊。并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掌握规则、学会合作、学会解决矛盾和解决冲突,逐渐成为社会人的一员。一个人的交往能力往往会决定他的才能是否被社会认可,现在的独生子女由于处在特殊的家庭环境,他们往往缺乏与同龄人交往的技能,缺少正确的交往经验。幼儿同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引导幼儿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体验与教师、同伴共同生活的乐趣,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培养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那么,如何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呢?笔者在实践活动中作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3.
教学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活动,其本质就是人与人的交往。教育起源于人类的交往活动,而交往也蕴涵了教育构成的基本要素。教育交往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为实现教学目标和任务,围绕教学内容而共同参与的对话、沟通、合作并产生交互影响的过程。作为教学交往的主要形式,师生交往不仅是语言的对话和肢体的互动,而且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灵魂和思想的交流,在师生交往与交流的过程中,知识得以传递,生命的内涵得以领悟,人文精神得以继承和发展,文化得以解读和不断生成。  相似文献   

14.
彭莹  刘新春 《文教资料》2007,2(18):120-122
雨果.闵斯特伯克说:“渴望牢固的联系是每一个人类心灵深处的本能。”它表现为一种“使人渴望接近众人的群体意识”。早期古典教育致力于培养个体人关心群体共同体的伦理道德精神。作为一种历史文化,不断传递着关怀人类共同体的人文观念的信息——生存于自然、人类共同体之中的每一个体人无不需要道德的情怀,以谋求人类的生存。人是社会动物,必须在与他人的交流中感觉自己的存在。追求人的“本真”,向往永恒的精神境界,以协调个人与群体的关系,赋予了古典教育强烈的人文色彩。  相似文献   

15.
交往能力是人类生活的一种本领,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中,就要与人交往,没有交往能力,生活、工作很不方便。特别是现在的小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将来要走向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如果没有交往能力,没有合作精神,会给工作、生活都带来麻烦。因此,品德课教学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小  相似文献   

16.
人类正步入对话的时代,对话正逐渐成为人们的生存状态。对话教学是对话时代的精神在教育领域的回应。对话教学的对话,不限于纯粹的形式,而是师生双方精神敞开的互动交流。对话理论揭示了语教学的本质,即语教学从根本上说就是人与他人或自己之间的对话,是通过学习对话,学会对话的过程;教师、学生、语知识都不再是独立、封闭的个体,他们在开放而又宽松的情境中进行对话、沟通和交往,彼此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体育活动中如何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1.人际交往———21世纪人才的重要素质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沟通信息的过程,即人们运用语言或非语言符号交换意见,传达思想,表达感情和需要的交流过程。它是人类特定现象,是世界上万物相互作用的高级形式。人生是在与人交往中度过的。无论是高官还是平民,也不管从事什么工作,以及个性怎样,都需要与人交往。相互学习是一种交往,交友是一种交往,求职是一种交往,谈判是一种交往,商业营销是一种交往……想一想有什么事情不需要与人交往呢?一位名叫约翰·奈斯比特的美国著名社会预测学家,在他发表的轰动世界的新著《大…  相似文献   

18.
交往是人们的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形式,交往也是人类所特有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交往的特点是自觉能动性,客观物质性,社会历史性和主体间性,交往实践是其他各种实践活动的基础,交往实践对于人类社会的存在和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社会关系文明的进步,以及人自身的发展,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是根据人的发展和未来生活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语文素质为根本目的,以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主动精神、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形成学生的健康个性为根本特征的学科教育活动.要发展个性教育,教育的本质和职能也是分不开的,教育是一种关于“人”的生产和创造.教育的第一职能是使个体的人自儿童到成年浓缩地经历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在此基础上通过教育推动人类发展.教育的第二职能是根据社会需要和人的个体成长的规律,通过各种社会组织形式,按照不同的社会素质标准,把个体人塑造成具有一定社会义务与责任的社会成员.因此,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是时代的呼唤,是社会的要求,是教育改革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20.
任何人都生活在社会群体中,必然会发生与他人交往关系。在社会心理学上,人际关系主要是指人与人间的心理关系,心理距离小相容性大,则人际关系融洽,反之,则心理上相互排斥,人际关系恶化。良好人际关系不仅意味着校园内部有较好的人际氛围,更为重要的是它关系到大学生在校园内的成长,同时也为大学生走向社会,进行角色转换,进一步社会化作必要心理、行动上的准备。 一、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必要性 (一)满足大学生自身心理需要。人类的交往是人的一种本能行为,任何人都需要与他人进行交往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学生正处于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