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中学生中,经常可以遇到一些以消极、冷漠,甚至敌对态度对待学习和生活的现象一一逆反心理.这是一种消极的心理品质,不但对学生的学习非常有害,对他们的成长和身心健康也极为不利。所谓“逆反心理”,是指当教育者或组织者按一定的目标对人们的思想、行为进行引导、控制时,或对人们偏离目标的思想、行为进行抑制纠正时,客体所产生的一种内发的反向情绪或反控制心理。初中学生这一年龄段是人的一生中最容易产生逆反心理的阶段,作为班主任必须认真分析,找出产生此心理状态的原因,对症下药,做好转化工作,这已成为我们工作议程中不…  相似文献   

2.
中学生逆反心理治疗十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广印 《班主任》2004,(2):29-29
逆反心理是指当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目标对学生的思想行为进行引导、控制时,或对学生偏离目标的思想行为进行抑制、纠正时,学生所产生的一种反向情绪或反控制心理. 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很多,班主任应在了解中学生心理生理特点的基础上,使用切实可行的方法,防止或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现总结如下十种方法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3.
吴玉琳  唐金红 《考试周刊》2009,(19):159-159
在心理学中,逆反心理指的是一种比校稳定的,对客观事物表现与一般人对立或相反的情绪体验或行为倾向。逆反心理也是教育者按一定目标对学生的思想行为进行引导、控制时,或对学生偏离目标的思想行为进行抑制、纠正时,学生产生的一种反向情绪或反控制心理。逆反心理是客观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既有负面效应。又有积极因素。教育工作者要认真研究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对其逆反心理进行辩证思考.对逆反心理作一分为二的分析,既不能全盘肯定,也不能全盘否定。  相似文献   

4.
一、学生逆反心理的内在机制态度是指人们对他人和其他事物的心理倾向,它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三种成分。逆反心理属于态度的情感成分。态度的产生是人们的内部需要和外部环境及刺激因素发生作用的结果。态度会给人们的活动以一定的规定性。一般情况下,一个人的态度体系中的各种态度是互相联  相似文献   

5.
所谓逆反心理,指的是在某 种特定条件下,某些人的言行跟当事人的主观愿望相反,产生的一种与常态性质相反的逆向反应。逆反心理产生的心理基础一是人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二是与人们的好胜心理有一定关系。逆反心理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屡见不鲜。但应该知道,逆反心理实际上是  相似文献   

6.
徐吴英 《班主任》2005,(4):36-37
一、逆反心理的实质 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心理学认为逆反心理是表现为对一切外力予以排斥的意识和行为倾向.教育心理学家把逆反心理描述为人们对待事物的一种特殊态度,是指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因自身固有的思维模式和传统的观念定势与特定教育情景下产生的认知信息矛盾,与一般常态教育要求相背离的对立情绪和行为意向.在理解这一定义时,我们必须把握:  相似文献   

7.
所谓逆反心理,是指当主体对客体按照一定的目标进行思想、行为等的引导、控制、纠正时,客体所产生的一种内发的反向情绪或反控制心理。 逆反心理人皆有之。它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古今中外、男女老少都存在。例如有一只箱子放在那里,本来并不引人注目,但如果有人叮嘱千万不要打开,结果大家就产生非要设法打开看个究竟不可的心理。这是探索性的逆反心理。又如有的人对某件事本来并无反面的观点,但当别人一再宣传其正确观点时,他却偏要唱反调,以此而感到某种满足。这是认识事物的对抗心理。再如有的人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本来并不怀疑,但如果把优越性绝对化了,并把资本主义讲得一无是处,他反而要讲资本主义也有优越性。这是政治观点上的逆反心理。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相似文献   

8.
逆反心理是在一定条件下,人们产生的一种与主事者主观愿望相反的心理状态,是一种常见的社会心理现象,也是一种低层次的社会意识。它具有与日常生活相联系着的感性经验的、自发的和不定型等的特点。第一,逆反心理往往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由于社会心理是对社会存在的直接反映,是人们对周围的人与事的直接感受,因此它对现存社会的人与事的反映具  相似文献   

9.
逆反心理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一般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对方产生和当事人的意志和愿望背道而驰的心理和行为。逆反心理是社会心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属于不系统、未定型、低层次的社会意识,它是一种特殊的心理现象,无论是青年人、中年人或老年人身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青年人尤为突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逆反心理是指受教育者在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中产生和教育者相反的思想、理论观点及相反的认识和情感体验等心理现象。  相似文献   

10.
周胜华 《湖南教育》2004,(19):47-47
逆反心理是指在一定的外界因素作用下,人们对某类事物产生反感情绪,故意做出与该事件发展常理背道而驰的举动的一种心理状态。青少年中的确存在这样一些学生,他们采取一种消极、冷漠甚至敌对的态度对待生活和学习。这就是逆反心理的表现。逆反心理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因此,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对存在逆反心理的学生进行教育引导,使之科学转化。  相似文献   

11.
一、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逆反心理属于社会心理的一部分,它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客观条件影响主观意识,达到一定程度后主观意识反映在客观认识上,逆反心理就产生了。逆反心理产生后主观、客观两方面的条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2.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往往遇到一些非正常现象,部分大学生对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如报告会、正面教育、行为规范等缺乏兴趣,感到厌倦,甚至存在对立情绪。对部分大学生这种反常的心理状态,一般被称之为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做为社会心理的一部分,也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它是指社会生活中人们的一种反常心理活动,即人们对直接刺激物所做出的同正常状态性质相反的反应。当我们用一定的准则和规范去引导和控制时,人们将从内心产生一种反向的力量,构成一种反控的抗体。虽然这种心理也是以一定社会认识为基础,但它是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通过个体相互影响自发形成的。因而具有浓厚的个人感情色彩,具有一定的自发性和盲目性。  相似文献   

13.
逆反心理是指客体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具有强烈的情绪色彩,即带有较强烈的抵触情绪。德育过程中的逆反心理,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目标对受教育者的思想、行为进行教育、引导,或对受教育者偏离目标的思想、行为进行抑制、纠正时,受教育者所产生的排斥、抵触、厌恶等反常情绪。它削弱乃至葬送了德育工作的实效,对学生正确的世界观的养成有着极大的副作用。德育教育要想取得实效性,必须纠正这种逆反心理。  相似文献   

14.
逆反心理是指人在一定的外界因素作用下,对某类事物或行为产生反感情绪,意欲做出与常理相悖的行为的一种心理状态。在心理上表现为厌烦、厌恶、反抗和对立:行为上表现为拒绝接受教育,不愿执行合理的要求,故意对抗,行为上具有对立性、抵触性、放任性的特点。逆反心理容易导致学生形成多疑、偏执、冷漠、不合群的性格,  相似文献   

15.
谈大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及其对策姜牧人逆反心理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当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具有强烈抵触情绪的社会态度和行为偏向。从其作用看,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在当前高校的德育工作中,学生最常表现出的不良心理就是消极逆反心理。消极逆反心理的存...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产生逆反心理是很正常、很普遍的现象。但其产生逆反心理却有其一定的原因,对于教育者而言,认识大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心理实质,寻找解决逆反心理的良策至关重要。文章从大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提出解决逆反心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当代大学生逆反心理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健 《教育探索》2000,20(3):33-34
研究大学生的心理 ,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大学阶段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从而更准确地把握新时期大学生思想、品德、个性形成和发展的规律 ,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就当代大学生逆反心理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一逆反心理是青少年在成长期中的一种心理现象 ,指的是对外部事物的刺激产生的一种与一般人不同或根本对立的情绪体验和行为倾向。它是心理自我矛盾的产物 ,是独立性和盲目性的混杂物。它最大的特点是既追求独立 ,又有一定的盲目性 ;和自觉的论争及斗争不同 ,在行动上表现为无根据地反对其他人的一切行为 ,“你说…  相似文献   

18.
“当今学生难教”,这是不少教师的共同感受。这“难教”两字不仅指教师难以教学生学好知识,更主要的还指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难做,其潜台词是“当今学生不听话,不服教”。学生不听话不服教的根本思想原因是对教师的教育产生逆反心理。逆反心理是在一定条件下,人们对于某事物或行为所产生的一种负向反应。有逆反心理的学生往往表现为思想绝对化(非黑即白),过分自以为是,但常常“眼高手低”;常表现出一些对抗行为如:爱唱反调,对老师、长辈无礼貌,喜欢捉弄别人;有时还会出现一些破坏行为等。这种心理在当今学生中表现尤为突出,这也就是教师工…  相似文献   

19.
牟东芳 《广西教育》2014,(29):65-65
正逆反心理是指行为主体按照特定的标准或社会规范对人们进行引导和控制时,行为客体产生的反向心理活动。学生一旦出现逆反心理,会对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进而影响到身心健康的发展。因此,教师要重视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以期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一、欣赏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犹如缺乏浇灌的娇嫩花朵,需要教师时刻关注和真诚呵护。因此,教师要主动接近有逆反心理的学生,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并且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帮助他们建立自  相似文献   

20.
逆反心理是人们对待事物的一种特殊态度,是指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因自身固有的思维模式、传统的观念定式与特定的教育情景下产生的认知信息相对立、与一般常态教育要求相背离的对立情绪和行为意向。它是一种心理抗拒反应,是个体适应环境的一种正常的心理机能。有逆反心理的学生被称为“倒着走的孩子”。中职生年龄在15-18岁,从心理学角度看,正处于青春期,这个期间的身心发展是非常复杂、又充满矛盾的极不平衡的。容易出现心理和行为的逆反,所以“倒着走的孩子”比较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