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来,有幸读到吴非老师的《不跪着教书》的部分文章,真可谓针针见血,振聋发聩!还好没有读到他文集的全部,因为就这几篇文章就已经足够让正在第一线上跪着教书的我汗颜了。本来吴非老师已经说得够尖锐深刻的了,但是,在汗颜之余我还有要说的话,以代表广大一线教师表达一下心中的憋屈!教师,原本也潇洒地站着20年前我还是中学生的时候,曾对中学老师暗暗羡慕了无数回。那时候的老师收入当然远远不如现在,但在那几年,或许是因为大家的钱都比较难挣的缘故吧,教师似乎永远快乐着。在教室里,男教师们有不少在讲课的间隙里吞云吐雾。我们做学生的似乎…  相似文献   

2.
高俊 《江西教育》2005,(5):47-47
最早读到吴非老师的文章.是在2002年第3期的《语文学习》上。记得那篇《让我喊一声冤》的文章.以犀耕泼辣的文笔.对语文教育的困境做了深入的剖析。此后我又陆续读了一些他的教育随笔.每次读完都有着同样的感受——像这样为教育讲真话的文章真是太少了。这次有幸读了他的《不跪着教书》教育随笔集.让我的思想有了新的升华.“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  相似文献   

3.
我常常痛苦和彷徨。面对教育日趋功利的现实,在来自各方的巨大压力下,对自己钟爱的教育事业,对自己的教育理想,是坚守还是放弃?最近,有幸读到了吴非老师的教育随笔《不跪着教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那颗孤独而躁动的心终于安定下来。  相似文献   

4.
张永新 《文教资料》2006,(28):105-106
吴非老师最近出了一本教学随笔《不跪着教书》,读后颇有感触。也许人们很惊讶,谁跪着教书了?为什么会跪着教书?作为一位教师,我可以坦率地说,现在还能站着教书的已经不多了。因为当前的教育大环境太糟糕,应试教育太残酷,教师的任务太繁重,心理负担过大。座座大山压得教师直不起腰,层层枷锁套得教师喘不过气,让教师们带着镣铐跳舞,谈何容易。目前的基础教育危机重重,问题多多,我把它概括成这样几句话:“百年大计危机深,积重难返愁煞人。体制僵化观念陈,评价体系折腾人。思想落后瞎胡混,校园流行官本位。义务教育徒虚名,层层级级谎报情。农村…  相似文献   

5.
读过王栋生的“教育随笔”集《不跪着教书》,我强烈感到,这不仅仅是教书人应该读的书,而且是校长该读、教育干部该读、所有有小孩或关心下一代的人都该读的好书。也许是王栋生的“不跪着教书”的观点太响亮了,很容易吸引教师的眼球,出版社便把这句话作为书名。其实,这只是《我美丽,因为我在思想》中写到的一句话:“语文教师不能跪着教书,如果教师是跪着的,他的学生就只能趴在地上了。”在  相似文献   

6.
假期看了几本书,其中吴非老师的《不跪着教书》和李开复的《做最好的自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受益匪浅。他们是有精神、有理想、有追求的人,更重要的是他们是"站着"做人的!他们身上有学不尽的优点,而最大的共同点就是对中国教育的忧心忡忡!  相似文献   

7.
一直难以忘怀《不跪着教书》中的那句让人振聋发聩的宣言:要想使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是啊,教师怎么能跪着教书呢?然而遍观今日之教育,在考试分数的压力下,在形形色色的  相似文献   

8.
刚看到这本书的题目时颇感讶异,什么叫"跪着教书"?日日站在三尺讲台,面对自己的学生们,一直都是用"传道授业"的姿态出现,何来"跪着"一说呢?不禁自动把此书归类到标题哗众取宠一类.抱着质疑的心态翻开书籍,读下几章,深感自己浅薄.教师若是跪着教书,"那么学校就只能教出一群精神侏儒,只能培养出驯服的思想奴隶",痛心的指责振聋发聩,发人深省! 教师是什么?韩愈《师说》曾言,"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把老师放在了一个极高的地位,关于老师的比喻比比皆是,辛勤的园丁、无私的春蚕、燃烧的蜡烛、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在吴非看来,"工程师"并非是老师的一个恰当比喻,因为老师的天职是"传"与"授",而不是像工程设计师一样把自己的思想注入原本没有生机的灵魂中.  相似文献   

9.
一直难以忘怀《不跪着教书》中的那句让人振聋发聩的宣言:“要想使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  相似文献   

10.
最近重读吴非先生的教育随笔集《不跪着教书》,笔者很欣赏书中几句话:“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我们教师不一定非得成为教育家、特级教师才会有思想,也不一定非得要拿出几本教育专著才能彰显你的思想。但是我们必须有思想,学会思考,由此我们教师才“有资格”站在学生面前。也只有会思考的有思想的老师才不会“跪着教书”,也才能培养出真正具有独立人格的、自信的、有思想的学生。  相似文献   

11.
吴非老师说过,要想我们的学生能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我们自己不能跪着教书。教学风格应当百花齐放,但是优秀的教师无一例外应当是思想者。在瞒和骗中长大的人,思维是会有缺陷的。而一旦觉悟,就有可能转向虚无,什么都不信。所以,培养独立思考的一代,是教育最重要的任务。中国需要大批有独立思考精神的教师。教师自己应当先学会读书,善于思考。教书也要站直了教书,跪着教,和不教书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12.
上海语文特级教师黄玉峰说,教师“最重要的是要有人格魅力,不要跪着教书,而要堂堂正正地站在三尺讲台上,活得像个人。”言下之意当教师的在教育教学中得有自己的开拓创新理念和实践。可是,当今教师队伍中,跪着教书的绝不是个别现象,而是大有人在,因此重提黄老师的这句话也就大有必要。  相似文献   

13.
近日有幸阅读南京师大附中王栋生老师的《不跪着教书》,有种煦风扑面、清泉涤心的快感。读罢掩卷沉思,内心竟如灌铅样的沉重:芸芸众师之中,真正做到不跪着教书者能有几人?  相似文献   

14.
吴非老师说教师要“不跪着教书”,我们也希望学生“不跪着学习”。让教师与学生都挺起胸膛站着,如一片挺拔的白桦林……  相似文献   

15.
一个偶然的机会,在新华书店看到了这本《不跪着教书》,翻看一下,竟然爱不释手,像这样闪烁着思想光芒、充满着智慧和理性、洋溢着对生命的热爱的好书真是难得一见。作者吴非,本名王栋生,是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特级教师,这本《不跪着教书》是他的随笔集。当前,能够写文章的中小学教师不多,能够写书的更少,而能够有独特教育思想并且能够把这些思想贯穿在教育活动中并完美诉诸于文字的更是少之又少。吴非老师便是这样一个少见的人。吴非老师所讲的跪着教书是教育界普遍存在着的一种不自由的状态:老师会不由自主地成为照本宣科的机器,成为书本的奴…  相似文献   

16.
吴非老师撰写的《不跪着教书》教育随笔,传达的是一种理想,一种理想的知识分子人格,一种理想的教育。当这种人格和理想与现实相抗衡时,一种世人皆惑我独醒、举世逐利我独清的傲骨,一串串铮铮然掷地有声的思想又成了守护教育者尊严和理想大旗的有力武器。记得曾在某报刊上看到一则记者采访吴非老师的报道,当记者问他,“当前,很多教师身上弥漫的是‘无力感’,而你却喊出‘不跪着教书’,你有信心继续下去吗?”“我会喊到最后,因为这是教师的职业尊严。  相似文献   

17.
最近重读王栋生的“教育随笔”集《不跪着教书》,很有感慨。审视目前我们教师的生活状态,当教师太累了:每天早早起床,除了吃饭,上厕所,剩下的时间都给了学生,当晚上备完课,批完作业,总已在22∶00以后了。除此之外,还要继续教育,还要保证学生一定考个好成绩,还要拿高学历,否则下岗的就是你,淘汰的就是你!因此我们教师其实活得很累,经常相互倾诉、叫苦不迭。翻开报纸,像中新网2006年5月25日报道的“东莞一优秀教师不堪压力跳楼身亡”,中小学教师因不忍工作压力而自杀的事情时露其中。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现实和记忆的巨大反差让我时常思考,也让笔者苦恼:我们教师,快乐真的远去了吗?感叹之余,笔者忽然领悟到王老师《不跪着教书》的“书外之音”: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首先要学会思考,只有会思考的老师才“有资格”站在学生面前。也只有会思考的老师才不会“跪着教书”,也才能培养出真正具有个性的、自信的、有思想的学生。笔者在想,我们教师要不跪着教书,应有教书育人的“底气”。“底气”来自于快乐保持意识。是啊,在人的一生中,我们教师可以没有很大的名望,也可以没有很多的财富,但不可以没有快乐的心态和工作的乐趣。我们教师职业性质不会因谁而改变,需要改变...  相似文献   

18.
读吴非的《不跪着教书》,我的第一感觉是:教育,该站起来了!教育该如何站起来?须有健硕的灵魂。何为教育的灵魂?吴非告诉我们,其必须具备两个因素:一是有一群愿意"做真正的教师""做会思考有思想的教师""做伟大的老师"的教师;二是有一群有"怀疑精神"、  相似文献   

19.
轻松一刻     
王青玉 《湖南教育》2004,(15):43-43
踏青与冲浪城里人到农村春游,把麦地当作草地乱踩。农民看见自己种的庄稼被踩坏了不少,就冲着城里人喊:“唉,快点上来,别踩坏了我的麦苗!”城里人傲慢地回答:“没文化,这叫踏青!”农民气极了,将城里人从麦地里一把拉上来,顺势推到路边的池塘里。城里人在水中挣扎:“你推我下塘干吗?”农民回敬他:“没文化,这叫冲浪!”(王青玉)如果老师让同学们用“如果”造句。小青写道:“如果老师不教书,凭您的才能肯定已经当上局长了。”局长的儿子正无从下笔,他看了小青造的句后,灵感骤至。他写道:“如果老师不教书,我爸爸就惨了。”学后面的小青:老师,学…  相似文献   

20.
近日.跟同事谈起教师这个话题.不免让我想起吴非先生的教育随笔集《不跪着教书》中令人欣赏的几句话:“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如果都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的确。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嘹望者.嘹望者都没有了思想.学生岂不迷失了成长的方向?那么.教师如何才能让自己的教育思想更富有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