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建国以来,教育部对语文教学一直是很重视的,不要说别的,仅仅拿语文课时来说,在各科教学中,从小学到中学都是最多的。可是从学生来说,对语文教学却很不重视,是否可以这样说,他们上语文课是被迫进入课堂的。教育者很重视而被教育者很不重视,原因在哪里呢?这是值得我们商讨和研究的。语文教材还是继承了《文选》这个传统来编写的,古一篇来今一篇,中一篇来洋一篇,篇与篇之间的思路隔断了,既谈不上什么系统性,也谈不上  相似文献   

2.
最头疼的事     
下面是四组很有意思的作文,每组中一篇写的是现实生活中的人或事,另一篇内容与前一篇相关,但写的却是被夸张了的人或事。对照着读,你是不是觉得写作文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呢?  相似文献   

3.
读了马雨欣同学的《神奇的万花筒》,很喜欢。它是一篇幻想小说,也可以说它是一篇童话。不管它是幻想小说,还是童话,都是幻想与爱的结合,是一篇引人入胜,且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  相似文献   

4.
谈吃     
曾祺受托为中外文化出版公司编一本"作家谈吃"的书,写了一封很漂亮的征稿信。思之再四,决定不应征。检点旧作,除了一篇涉及豆汁,一篇因花而说到槐花糕,还有一篇引用了渤海老乡认为天下美味是"天鹅地鵏骡子肉"的俗谚以外,很对不起灶神,  相似文献   

5.
《蝉》是一篇很耐人寻味的文章。文字虽然不多,但蕴含的哲理却很深刻。  相似文献   

6.
如何让语文课姓“语”?阅读了左老师的《说园》课堂实录,发现做法其实很简单。一、明白文本里有什么我们的语文教材历来是文选型的,阅读教学针对的是一篇篇独立的文本,通过一篇篇独立文本的阅读积累,使学生逐步形成一定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7.
《现实一种》是一篇很独特的小说,它看似平实,像是一篇"写实"的作品,其实并非如此简单。文章通过细读对作品进行了深刻分析。  相似文献   

8.
九年制义务教材小学语文第四册有一篇课文是《小猴子下山》,这篇课文很经典,很多老师上公开课都喜欢用它。对于这篇课文的示范课,我也听了不少于五次。可每听一次,大多是前一次的翻版。  相似文献   

9.
九年制义务教材小学语文第四册有一篇课文是《小猴子下山》,这篇课文很经典,很多老师上公开课都喜欢用它。对于这篇课文的示范课,我也听了不少于五次。可每听一次,大多是前一次的翻版。  相似文献   

10.
一篇好的新闻稿,语言文字一定是很准确、很鲜明、很生动,同时也很简洁的。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过这样的话:辞达而已矣巧言令  相似文献   

11.
九年级上学期我们学了一篇课文叫《心声》,它是我最讨厌的一篇课文。它是一篇小说。小说的情节大概是:程老师宣布上一堂《万卡》的公开课,学生李京京很喜欢这篇小说,读了好几遍,特别同情小万卡的可怜遭遇。老师预先布置几个同学朗读课文,  相似文献   

12.
由去年春天起,我和孩子们就千方百计地向南开中学和大学里的老教授们,以及向杂志编辑同志打听,老舍在南开中学写过一篇小说,曾刊登在校刊上。但始终查询不着。接着法国作家巴迪也访问我,关于这篇小说的下落,问的很详细,我很遗憾地照实答复了他。不过这是一篇老舍最早的习作,很有纪念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梁好 《学子》2013,(11):33-33
《王二小》是一篇经典课文,讲述的是小英雄王二小将敌人带进八路军的埋伏圈,英勇牺牲的故事。这篇抗战题材的课文,自新中国成立后,便被编入小学课本,现编人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本单元共有四篇课文,被归之为革命传统教育及爱国主义教育专题。诚然,革命传统教育与爱国教育对于小学生来讲很有必要,然而,就《王二小》这篇课文来讲,到底是否适合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学习,却很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4.
初中语文教材收录了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三篇作品,一篇是《归田园居》(其三),一篇是《桃花源记》,另一篇是《饮酒》(其五)。这三篇文章,很具有代表性,不但展现了陶诗的田园风味,而且表现了作者的隐士情怀。  相似文献   

15.
《记金华的双龙洞》是一篇经典课文。在教师的心目中,这是一篇老课文。老课文好不好教?请听听一位教师的看法:这是一篇老课文,但我在教学此文时却还是穿老鞋走老路,毫无创新,感觉很失败,原因有三:  相似文献   

16.
《夜间自证对与错》是2001年南京市中考作文中一篇富有特点的话题作文,文章读来很有创意,具有个性。 这篇佳作首先对写作要求把握很准,审题关讨得好.思维  相似文献   

17.
读完了这篇作文,我感到的第一个问题是,如果其他同学也掌握了这个作文材料,并且决定把它写下来,我想,大多数同学都会站在叙述者“我”的角度来感受和表达。当然,如果那样写,肯定也能写出一篇作文来,也许还很感人。但那样写,要冒一个很大的风险!什么风险?你这篇作文很可能与许许多多同类题材的作文没什么区别,很可能会被埋没了(这篇在感受和表达上没什么新意的作文被埋没了,这实在是一种常见的现  相似文献   

18.
这就是生命!     
下面两篇美文很感人。一篇是写动物的,一篇是写植物的,都表现了生命力的顽强。两位作者国籍不同,他们用不同的经历引领我们解读生命,字里行间教人向善。仔细阅读品味,你一定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19.
有一个词:花季;有一种青春:花样年华。两篇同题作文,都叫做《花样年华》,一篇是徐映红同学写的,一篇是周润志同学写的。很巧的是,两者都以花作为阐释的对象,两者都把花比作青春。  相似文献   

20.
精妙批语     
《小读者》2011,(7):26-26
我翻看儿子的作文本.发现有一篇作文老师的批语很奇怪:兔子不吃窝边草。问儿子是怎么回事,儿子支支吾吾地道出了实情:“这篇作文是我抄同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