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的社会基点。通过家训家风建设有利于家庭成员的价值观养成。正确看待并运用好家训家风建设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因而需要分析家训家风建设形式、内容和途径,挖掘其德育内涵,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塑造合格主体、孕育家庭氛围、探索有效途径,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文化传承和升华机制、社会共识机制、文化宣传动员机制、价值延伸机制和"四位一体"的动力机制,不断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家风家训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要素,以主题内容丰富和风格各异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当代教育中.但由于各种原因,青年群体普遍存在家风家训文化缺失的状况,而家风家训在培养和贯彻时代价值观的实践活动中具有关键作用,对当前家庭教育和塑造良好社会风向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在现代教育实践活动中,应充分发挥家风家训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正面作用,深入挖掘内在的价值,积极探索家风家训教育实践新方法,提升教育效果.以家风家训为核心对其现实意义以及教育实践活动进行详细探讨,并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传承和弘扬优秀家风家训,彰显家风家训的时代价值是新时代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必然选择。优秀家风家训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表达和特有形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涵养化育功能,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优秀家风家训价值意蕴的时代彰显,二者具有深刻的内在关联。新时代通过构建家风家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度融合的社会合力、优化家风家训嵌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平台、打造家风家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度融合的长效机制等有效路径,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  相似文献   

4.
家训家风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千百年来积淀而成的。传承以勤俭持家、孝亲忠诚、勤学亲贤、和待乡曲为主要内容的优秀传统家训家风,可以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策略和传播方式,促使其传播内容落细落小落实,提升化人育人功效,延展传播场域。通过紧跟时代步伐,推进现代转化;挖掘家训家风,树立先进典型,强化舆论指导,创新载体建设;注重育人功能,形成社会合力等路径促使优秀传统家训家风作为当代培育和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抓手和有效载体,应予以大力弘扬。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6,(42):192-193
良好的家风家教,是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通过淀山湖镇开展"家风家训"现有做法与成效及推进家风家训建设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的思考,探析社区居民精神家园建设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家教世界》2015,(7):4-5
2014年,合肥市高新区妇儿工委以培育和弘扬"两好"家风为着力点,立足社区、面向家庭,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寻找"最美家庭"系列活动:谈家风,讲家庭故事,征集家庭格言,晒家庭幸福,拍摄全家福,秀家庭梦想……寻找最美家庭系列活动吸引了五千多户家庭参与。寻找"最美家庭"年历征集评选活动作为系列活动  相似文献   

7.
《学习之友》2014,(4):1-1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潮汕好家风、家训,引导潮汕人民特别是青少年,凝心聚力共建文明美丽新潮汕,由《学习之友》杂志社主办,汕头深源金域房地产有限公司协办的“深源·金紫世家”特约——“潮人好家风”系列活动之“好家风·学而时习之”征文活动从3月20日起正式启动,欢迎广大读者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8.
用家训家风训诫亲人、子弟,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中国的家庭教育中,"家训"的地位非常重要。以"整齐门内,提撕子孙"为目的的家训家风,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有特点的部分之一。探究中职教材中优良的家训家风,借助语文课堂,重塑中职学生家训家风意识,传承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类综述了传统家风文化研究的主题,探讨了传统家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传统家训与领导干部廉政家风建设的关系,最后对未来相关研究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家风正,则后代正,则源头正,则国正。"良好的道德观对孩子来说好比船之风帆、车之引擎,文明家训对孩子形成良好的道德观至关重要。为此,我们林州三小开展了"晒家训、助成长"主题月活动,意在培养有爱心、会创造、身心健康的美少年。一、晓家训首先,学校少先大队利用升旗仪式时间举行了"家训助我成长"主题启动宣讲教育活动,积极营造良好氛围,推动活动开展。各班开展了"家风家训伴我成长"主题班会活动,围绕"家训是什么?家训有什么积极的  相似文献   

11.
培育当代优良家风,可从古代家训中挖掘文化精粹。悠久的中华文明积累了深厚的家训文化,表现为以孝为先的家庭伦理观、俭以养德的家庭治理观、劝学为先的家庭发展观等。传统家训教化手段主要包括“重视修身,强调身教示范”“制定文本,福泽后人”等。新时代推进优秀家风培养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坚持守正创新,“重视个性化诉求,树立民主、平等的家庭价值观“”推崇读书进学,注重完善人格“”丰富家训教化手段,推动家庭教育现代化”。  相似文献   

12.
家规家训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教育以家规家训为载体,以家长的言传身教为引领,以家风的涵养为保证,以德育人,以情化人,以志养人,以事成人。《治家格言》便是其中的代表之一。《治家格言》文约意深,通俗易懂,被尊为"治家之经",其主要思想内容体现在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等三个方面。新时代要以"文化自信"的视角来审视其继承与发展,用扬弃的观点继承精华、批判糟粕。  相似文献   

13.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家训家规家风是文化流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以及优良家风的核心。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具有优良的传统美德,学校积极发挥指导和协助作用,引导学生在学校中更好地落实家训家规家风,使学生能够形成一个正确的思想观念。同时,也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和意识到家训家规家风的重要性。本文主要介绍了家训家规家风,并且阐述了学生落实家训家规家风的重要意义,最后研究学校如何促进学生落实家训家规家风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湘南学院学报》2019,(6):37-42
晚清"中兴名臣"曾国藩与左宗棠常常并称,但其家风家训的比较研究有待深入。曾、左家训的共同特征表现在蕴含理学经世的内核、弘扬耕读传家的传统、提倡不惟科举的汇通、善用躬身反省的镜鉴、实践因材施教的方法、营造家庭和睦的氛围等六个方面。曾、左家训是湖湘士人以理学致用的知与行,对家族和社会影响深远,对于当今的家庭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家风和家训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好的家风家训,可以让一个孩子很好的成长。本文,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将家风家训教学融入校园生活、课堂教学、课外作业,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家风是一个家庭形成的为人处世的风气,是家庭成员的行为习惯;家训是家庭树立的做人做事的规矩,是家庭成员的道德标准。敬爱的习爷爷说过,"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家风好,子女教育得好,社会风气好才有基础。"孔孟之乡的我,更要遵守和传承自己的家风和家训。"言必信,行必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讲的都是诚实守信的道理。  相似文献   

17.
2014年,合肥市高新区妇儿工委以培育和弘扬“两好”家风为着力点,立足社区、面向家庭,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寻找“最美家庭”系列活动:谈家风,讲家庭故事,征集家庭格言,晒家庭幸福,拍摄全家福,秀家庭梦想……寻找最美家庭系列活动吸引了五千多户家庭参与。而寻找“最美家庭”年历征集评选活动作为系列活动浓墨重彩的一笔,在70天寻找过程中,高新区300多户家庭报名,100余户家庭参加拍摄,供网友进行投票评选。经过火热的网络投票后,12个高新区最美家庭脱颖而出。广大基层群众在参与寻找的过程中,发现“美”、传递“美”,在润物细无声中,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践行者。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重要讲话中做出"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重要指示,为推动"十三五"期间家庭教育工作的创新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因此,探索家训、家风在现代家庭教育中的作用及路径就显得极为重要。它不仅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和推进现代家庭建设的进程,而且能够有效改变现代家庭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在教育路径上,一是借鉴先进的研究成果,为家庭教育提供科学的教育理论支持;二是突出家庭的社会功能,把家庭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高度融合;三是结合时代的发展方向,用时代的需要把家训、家风教育充实起来。  相似文献   

19.
桐城桂林方氏家族是明清时期江南名门望族,历代族人以订立"家法"、书写"家训"等方式教育家族子弟,为家族仕宦确立刚正清廉的品格律条,由此培育、传承优良家风,以维系家族的绵延久远和兴旺发达。方氏家法、家训积淀衍化为方氏家族优良的家风,世代传承,使得家族侧身名门望族之列。  相似文献   

20.
家庭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家风家训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风是家庭的精神内核,家训是立身处世、治家持业的智慧结晶.家风家训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留了传统美德的精髓.新时代,家风家训文化又与时俱进地涵纳了新时期的价值观念.深入挖掘家风家训对当代大学生的育人价值,并提出完善优良家风家训的育人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