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给幼儿讲故事如不讲究讲法,是收不到好效果的。那么,怎样讲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呢? 一、讲前提要求。家长在给孩子讲故事前,应该向孩子提出恰当的要求。如“记住故事的题目”,“故事里讲了一些什么事”等。当孩子到了四五岁时,还应该要求他们复述故事的内容大意。这样:孩  相似文献   

2.
杜长明 《山东教育》2004,(15):62-62
从生理角度看,吃饭时专心致志,注意力集中到饮食上,既可品尝食物的味道,又可增进食欲,利于胃、胰、胆等分泌消化液,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如果家长总是在进餐时对孩子絮叨责备,会使孩子心不在“食”,食不知味,食欲不振,难免诱发孩子生理上的疾病。再则,饭桌上经常性的指责,也使孩子对吃饭产生一种习惯性的恐惧,就是俗话说的对吃饭“发怵”。孩子上饭桌便如坐针毡,感到压抑,长此以往,也容易导致心理障碍。父母平时抽时间关心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如果做错了什么事,就避开吃饭的时间,耐心地给他讲道理。在饭桌上,很轻松地用三言两语了解一下孩子…  相似文献   

3.
叶虹 《母婴世界》2011,(1):92-93
不知从何时起,宝贝开始学会耍“小聪明”了:为了让爸爸多讲一个故事,睡觉前故意磨蹭:为了“骗”奶奶多给自己一杯饮料,吃饭时吹嘘自己能吃三大碗:不想上幼儿园,就假装生病……这些小伎俩,常常让大人觉得又好气又好笑。然而,究竟该如何对待孩子的这种现象呢?  相似文献   

4.
其实这是我女儿讲的故事,她委托我讲给你们听。我女儿说肥皂妈妈其实是个肥胖妈妈。我女儿说肥皂孩子其实是个肥胖孩子。于是,故事开始了。有一天肥皂爸爸挨个拍了拍她们:“该减肥了。”于是肥皂妈妈和肥皂孩子开始减肥。起初是不吃饭光喝水,结果呢?饿得都没力气了,可体重还略有增加。肥皂孩子没劲儿地说:“妈,我眼前全是星星,一闪一闪的……”然后她伸手一抓,肥皂孩子摔倒了,但抓到六七个小星星,“我吃了它们吧!”肥皂妈妈见女儿饿得可怜,点点头。肥皂孩子就把那六七个小星星一口吞掉了,可是并没觉得饱,眼前又冒出许多星星,肥皂孩子又抓了…  相似文献   

5.
许多父母都有这样的体会:孩子幼年时,很乖巧,很听话,但到10岁以后,就变得越来越不听话’,大人说东,他(她)却说西;大人认为应该这样做,而他(她)却偏偏要那样做。在家里,很少和父母交流,父母多说几句,就嫌唠叨;有心里话愿跟同学讲、老师讲,不愿对父母讲;许多父母为此苦恼不已。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一旦出现了这种情况,家长又应该如何应对?就这些问题,记者请教了知名的心理咨询师马志国老师。  相似文献   

6.
说谎,就是有意不说真话,是一种不诚实的行为。孩子说谎,家长们既讨厌,又常常束手无策。孩子为什么会说谎呢?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六七岁的孩子说谎,大多是无意的。如因为贪玩忘了做作业,家长问他做完了没有,他会随口说:“做完了,早就做完了。”随着年龄增长,有些孩子学会了有意说谎,如自己先动手打人,却说是别人先动手;逃学旷课,却说在学校认真上课等孩子说谎的这种错误行为,如果不及时制止,就可能逐步养成一种欺骗的  相似文献   

7.
孩子最喜欢听故事。那孩子吃饭时也听故事,是不是既获得精神食粮,又得到物质食粮呢?其实不然。这种做法,虽益智却损体,或者说既损体又未必益智。有些家长、老师为了让孩子能安静地吃饭,便把故事当作“镇静剂”。大人一讲故事,孩子便聚精会神地听起来。但是,他们有的忘记朝嘴里送饭,有的嘴巴里的饭菜好半天  相似文献   

8.
许多家长有苦恼:孩子们对卡通漫画、武打言情之类的图书爱不释手,而对大人们推荐的经典名著总是望而却步,理由是“看不懂”“不喜欢“”太遥远”……看来,提倡孩子阅读经典名著不能仅止于开个简单的书目,应该着重去引导孩子走进名著,激发他们阅读经典的热情和自信。1.利用日常交谈,给孩子讲述名著,增加孩子对经典名著的印象。记得谈及气量,我在饭桌上给儿子讲述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故事,带他走进了《三国演义》;论及哈利·波特的魔法,我介绍神魔小说《西游记》中石猴出世的经过,引起了儿子阅读《西游记》的兴趣;看电影《特洛伊》归来的路上,儿…  相似文献   

9.
前不久,听到两个五六岁的孩子在争论:“狐狸精”与“机器人”比,谁厉害?男孩说:机器人厉害,它不吃、不喝、不睡,干什么都不累,几千斤的东西一抱就起来了,还能上天修理星星呢。女孩也不示弱,反驳说:狐狸精可以变人,你那机器人一付笨样子,哪赶得上狐狸精? 我细问他们,故事是从哪儿听来的。他们说是从家长那儿听来的。男孩的父母给他讲的是科幻故事;女孩的家长给她讲的常是“妖狐鬼怪”。这场孩子间的争论发人深省。一些家长确实爱给孩子讲“妖狐鬼怪”的故事。不可否认,这类故事对孩子的智力开发也有一定作用,但其消极影响更不可低估,孩子们听了这类故事往往惊得目瞪口呆,夜晚梦魇不断。如那位小女孩,小小年纪便敬狐捧鬼,若不及时对她进行疏导教育,对其健康成长肯定不利。而给孩子有目的地选讲些科  相似文献   

10.
任教多年,经常有家长问我:“为什么我天天给孩子讲故事,有时一次讲2~3个,可我的孩子却听了就忘,一个故事也说不出来。”其实,这些家长走入了一个误区,以为给孩子讲故事讲得越多越好。俗话说“贪多嚼不烂”。后来,我向家长介绍了一个诀窍——五天讲一个故事,收效甚好。 第一天,请幼儿自己看一遍家长事先选择好的新故事图书。告诉幼儿故事名称,并提问:“这本图书上画了谁?猜猜他们在干什么?”等幼儿看过一遍后,家长再与他共同认识图书中的重要角色,并帮助他记住故事的名称。 第二天,家长与幼儿共同看书,并声情并茂地讲一遍故事,一边讲一边用通俗易懂的话,解释幼儿不易理解的字词的含义,或用容易理解的同义词直接置换,并对故事内容作必要的讲解。最后,与幼儿初步地讨论故事的教育意义,可问:“你喜欢谁?为什么?”  相似文献   

11.
不少独生子女在家里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可一旦进了学校,就无法适应有秩序、有要求的学习生活。上课的时候,他却想着玩游戏;做作业时却在折飞船。如果孩子把应该遵守的制度看作是老师的管制,这种心理状态对他的学习会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家长应该让孩子习惯于按要求做事,做要求他做的事,而不是他高兴的事,这是入学行为准备的内容之一。可有些家长对这一点的认识还不足。如,吃饭时孩子还在玩玩具,母亲一边说:“把玩具收起来。”一边伸手抢过玩具。看起来目的达到了,不过却放过了训练孩子执行命令的机会。再比如,母亲叫女儿吃饭,女儿回答“来了”,却继续在玩洋娃娃。母亲忙着自己的事,过会儿想起来了再喊一声,女儿回答“马上来”,这样重复好几遍。孩子经常碰到这种情况就会渐渐养成不听大人话的习惯。恰当的做法是,与其一遍遍地提醒,还不如听到第一声“来了”之后就放下  相似文献   

12.
马茂年 《家庭教育》2008,(11):21-21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自信心就已经开始萌发。当孩子使用各种方法来取悦大人、吸引大人的注意和赞美时。他的自信心就在发展了。那么。家长应该怎样提高孩子的自信心,从而提高学习成绩呢?以下方法可供家长们参考。  相似文献   

13.
信息窗     
一项儿童调查惊人:“父母让我们真心烦”在孩子心里,最让他们烦心的是什么?济南市青少年宫对济南的少年儿童家庭教育状况进行了一次调查,200名年龄在3岁到12岁的小朋友道出了让大人们吃惊的答案。问到在家中最烦心的事时,49%的孩子认为“父母唠叨”最让人心烦;20%的孩子认为“大人常打牌、麻将”让人心烦;19%的孩子为父母“很少让自己出去玩,或不让其他孩子到自己家”而心烦;15%的孩子认为“父母经常抽烟、喝酒”让人烦;14%的孩子对父母“让自己多做作业”感到心烦。即使感到心烦,仍有40%的孩子不敢给家长提意见。给大人提意见会怎么样,他们能接受吗?3%的孩子认为“大人根本听不进”;40%的孩子认为“大人有时能接受”。  相似文献   

14.
有句话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我们“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自主能力”,所以我们应该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上,认真钻研教学理论上动些脑筋。六七岁的孩子,刚走进学校开始学习文化知识,还沉浸在童话故事的世界里,脑袋里想象着小动物们的活动,他们很爱听大人给他们讲一些小动物的故事。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我常把书上的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编成一个个故事或者游戏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去听去想去演去讲,激发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整节课沉浸在快乐的海洋里,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不管是哪家的孩子,都爱缠着家长讲故事;不管是哪个家长,都愿意讲故事给孩子听。但是,并不是每个家长都“会”讲,故事内容和讲述方法不同,效果就会大不相同。应该选择什么故事讲给孩子听?讲故事有什么诀窍?怎样加强故事的效果?不少家长来信提出这些问题。为此,我们刊登倪冰如、赵赫同志的文章,供家长参考。  相似文献   

16.
我的孩子从小活泼可爱、聪明机灵、人见人爱。可自从上了小学便好像变了个人,不论大事小事,只要大人批评教育他,他就“强嘴”和我们对抗,让我们非常生气。现在孩子已经上四年级了,情况越来越糟糕。真不知以后怎么办。张东孩子“强嘴”,家长往往很生气,认为孩子不服教导,不尊重大人。许多家长还会因此打骂训斥孩子。其实,孩子“强嘴”有各种不同的情况,家长应当分析孩子“强嘴”的原因,找准“症结”,对孩子进行有效的教育。有时因为大人的批评与实际情况有出入,孩子才“强嘴”的。这是孩子为澄清事实而进行的“自我辩解”。这时候,家长应该耐…  相似文献   

17.
“我的孩子每天早上6:30起床,中午在学校吃饭也不能午休,晚上回家还要做功课到11:00左右,每次催他睡觉,他都说‘马上就做完了’。孩子学习很辛苦,但是学习成绩老是上不去,孩子自己焦虑,我们大人也干着急,有什么方法能够让我们家长有效地帮助孩子学习呢?”  相似文献   

18.
一岁的孩子,喜欢从大人手中抢汤匙。自己学吃饭,可是有大半碗饭被泼撒在地上。两岁的孩子,大人帮他穿袜子,他会说;“不要!”抢过袜子自己穿起来,可是袜跟不是穿在脚尖上,就是穿在脚背上。再稍大一点的孩子,大人给他洗脸,他要自己来,可往往将衣服弄得湿漉漉的。  相似文献   

19.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2岁左右正是孩子“第一反抗期”形成的阶段。由于身体的发育和动作的发展,孩子探索周围世界的范围在逐渐扩大,他开始意识到“我”的存在,开始尝试按照自己的方式做事情,同时,他发现能用说话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要求和愿望,这些能力的增长给了孩子极大的自信。于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不再把自己看成是大人的附属品,不愿听从家长的要求,急于表现自己“我长大了,我能行”。2岁的孩子开始喜欢对爸爸妈妈说“不”,他会经常做一些家长不让他做的事情。伴随着行为上的异常,孩子的情绪也常常走极端,一会儿高兴,一会儿暴躁,尤其喜…  相似文献   

20.
“我的孩子每天早上6:30起床,中午在学校吃饭也不能午休。晚上回家还要做功课到11:00左右,每次催他睡觉,他都说‘马上就做完了’。孩子学习很辛苦,但是学习成绩老是上不去,孩子自己焦虑,我们大人也干着急,有什么方法能够让我们家长有效地帮助孩子学习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