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蒙娇 《工程建设与档案》2013,(4):512-513,564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及耐久性的影Ⅱ向因素除了原材料之外,就是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其重要性应该贯穿于设计、施工、监理、检测等各个环节,但在实践中,往往得不到足够的重视,由此而引起的构件开裂、钢筋外露锈蚀等问题比比皆是。文章主要从分析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定义及作用阐述其重要性,同时结合工程检测实践经验,指出提高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结果准确性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
随着大斜度井、水平井、分支井等技术在油田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地层真厚度的求取工作对许多地质人员形成了一定的困惑。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井轨迹、分层、地层倾角及倾向等资料进行地层真厚度求取的计算方法,针对虚拟钻孔方位垂直于地层走向和虚拟钻孔方位不垂直与地层走向两种不同的情况,对地层真厚度的计算公式进行了证明,通过综合分析,归纳出一套完整的地层真厚度计算公式。最后,结合现场实际资料,给出了求取地层真厚度的一个应用实例,并归纳出了该公式在实际工作中的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影响织物厚度的各种参数,建立了汽蒸后织物厚度的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得到的汽蒸后织物厚度的预测值与实测值具有较高的吻合度。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是从历史与文化活态传承的载体展开分析,从饮食到穿着,唤醒历史温度;从诗词到发明,承载古代文明,在创作中放大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方面来全面解读《清平乐》的历史温度与文化厚度。  相似文献   

5.
当厚报时代降临中国新闻界时,中国的新闻从业人员所面对的是欣喜与无措。时光流走,岁月轮转,厚报所带来的“厚利”的可能在市场化的运作中希望渺茫,报纸成本的高居不下令人进退失据,“缩版”的呼声因此日渐高涨。冷观这场“扩版”与“缩版”的潮起潮落,不难发现,大部分报纸的黯然失色,报纸的厚度与新闻的厚度失衡,似乎才是最根本的原因。曾经是厚报旗手的广州的几家报纸,在办报上、赢利上仍在前端,恐怕很能说明问题。不要低估了读者,报纸内容的充实与否,读者是心明眼亮的。本文无力为厚报的尴尬开出治病良方,但却愿意探讨一下如何让一张报纸…  相似文献   

6.
新闻报道的引导力和可视性在于其内容的厚度和思想深度。基层电视台要想创作出精品,让自己的新闻出彩,就必须在厚度和深度上下工夫。这是基层电视台新闻报道改革的方向和突破口。  相似文献   

7.
强化报纸新闻的时间厚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滨 《传媒观察》2007,(4):32-32,33
随着网络的发展,传统报纸新闻在传播空间特别是时间上遭受着越来越大的挤压。网络技术实现的新闻即时传播,使得报纸新闻面临着生存上的挑战。在世界范围,网络冲击造成的报纸发行量萎缩与广告下滑是不争的事实。这一现实,迫使报纸从业人员不得不思考在网络传播冲击下报纸新闻产品的定位,寻找在快速更新的网络时代报纸新闻的特色及价值所在,思考在报纸传统出版周期的制约下,如何体现纸质新闻自己的时间定位。本文从这一角度出发,从强化报纸新闻的时间厚度入手,探析报纸新闻在当前传媒竞争格局中的定位。  相似文献   

8.
作为中国电视界新闻改革的重要成果之一,民生新闻已经成为各电视台尤其是地方电视台的主打新闻栏目。各地方电视台纷纷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生新闻作为竞争利器。使民生新闻栏目成为频道和电视台的品牌栏目,并借助其品牌效益,带动其他栏目和频道发展。从而提高频道和电视台的整体影响力和竞争力。衢州广播电视总台生活娱乐频道作为衢州地区最早开设民生新闻的电视频道。已经走过整整9年的历程。在这9年中,民生新闻不仅稳步发展。而且为频道收视率和创收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在成绩的背后.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也面临一些困境。如何实现新的突破,笔者认为,重点应在速度、厚度、温度、力度四方面下功夫,求创新。  相似文献   

9.
因受地域狭小、经济相对落后等因素的局限,地市报普遍存在稿源紧张的问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报纸的品位和质量。面对现实,地市报采编人员如何在现有条件下变被动为主动,突破困局、尽最大努力将新闻的广度、深度、厚度做足做透,全方位、多层面地把新闻事件的真相告诉读者?我们在多年的新闻采编实践中认识到,通过策划从  相似文献   

10.
11.
雷电 《新闻前哨》2006,(5):14-14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描绘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蓝图。如今的神州大地,一个新农村建设的热潮正在蓬勃兴起。面对这样一个巨变,地方党报怎样才能更好地承担起历史的重任,记录和反映时代的巨变?  相似文献   

12.
丝网印刷与平版印刷、凹版印刷、凸版印刷并称为现代四大印刷术。丝网印刷以其印刷适应性强、墨层厚实、立体感强、投资少、见效快等优势,广泛应用于电子、纺织、塑料、有机玻璃等各个行业;又因其印刷幅面大、色泽鲜艳、油墨遮盖率强,而被应用于各类大型海报、灯箱、车身广告、巨幅壁画等户外广告及家庭装饰领域。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介绍某工程混凝土基础横梁立柱浇注过程中,由于工艺不当出现蜂窝类缺陷,为查明混凝土梁冻伤厚度及横梁立柱基础质量缺陷程度,分别采用声波平测法进行冻伤厚度检测,采用声波透射法进行缺陷程度检测。检测结果表明,梁冻伤厚度达3~5cm,横梁立柱浇注质量缺陷导致波速降低达50%以上,属严重缺陷,建议加固处理。  相似文献   

14.
岩溶会降低岩体强度,给桥梁基础的安全稳定性造成很大的影响。文章以某高速公路工程及其地质条件为背景,选取溶洞顶板厚度最薄处桥梁基础,分别对顶板进行抗冲切、抗剪及抗弯承载力验算。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具体工程实例,结合岩溶地质发育形态,总结岩溶发育地区桥梁基础地质勘探、桥梁基础形式选用、溶洞预板厚度计算及桩基设计施工等注意的问题,确保桥梁建设及运营的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6.
报道娱乐领域新近发生的事件,以其特有的娱乐性满足受众的需要,已经成为新闻报道的重要内容之一.可惜的是,片面地追求娱乐快感的"易碎性"娱乐新闻,大有泛滥之势,让人印象深刻、引人深思的作品少之又少.人们期待,娱乐新闻多一些厚度.  相似文献   

17.
18.
19.
新闻报道的引导力和可视性在于其内容的厚度和思想深度。基层电视台要想创作出精品,让自己的新闻出彩,就必须在厚度和深度上下工夫。这是基层电视台新闻报道改革的方向和突破口。新闻作品厚度的承载离不开报道者的全局意识它要求新闻工作者不仅要有在微观上明察秋毫的能力,更要有在宏观上把握大局、参透事物真谛的本领。对于平凡的事件,只要作者站得高,看得远,立意好,有独到的思考,能深刻地揭示作品之外更深层次的内涵,就能在人云亦云中别开生面,在众目睽睽中独辟蹊径,在强手如林中技高一筹。中央电视台《新闻30分》曾播出过两条反映我国博…  相似文献   

20.
白小娴 《记者摇篮》2009,(10):44-44
在消费文化时代,电视观众对新闻资讯的消费呈现出一种快餐式且多元化的状态,之所以称之为快餐式,是因为观众因为自身客观条件的限制,通常情况下只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有限数量的新闻消费,而多元化则表现为观众对新闻资讯需求的多样化和复杂性。作为新闻资讯家族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电视体育新闻如何满足观众在快餐式的新闻消费状态下的多元资讯需求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