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选题立意与出版境界王亚民大学者王国维在其探讨诗词集大成之作《人间词话》首标“境界”,认为诗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然不同凡响,独绝于世。我把王氏“境界”说引进出版领域,认为应该倡导出版境界。出版境界是一种理念精神,是出版者孜孜以求的最高目...  相似文献   

2.
蔡青 《新闻爱好者》2010,(4):154-155
境界说是王国维《人间词话》的核心内容。何谓“有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景和情在王国维眼中都和“事实”、“不隔”、“真”紧密相连。王国维的境界说不仅适用于诗词创作,更适用于影视表演艺术的创作。本文试图从王国维的境界说出发,联系影视表演的真实性原则。从“不隔”与真实感、表演中的“境界”、“童心”与真性情等方面来探讨作家和艺术家创作的普遍规律。  相似文献   

3.
王国维将人生分为三境界。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境界: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如果用这三种境界来形容事业,我现在想来,几年来,我曾一度迷茫,一度寻觅,曾经努力摆脱,又终于坚持下来的档案工作,居然就是我寻觅始终的  相似文献   

4.
清末民初大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首标“境界”说,认为诗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不同凡响,独绝于世。出版领域呢?我想同样需要一种境界。而出版境界又是与选题立意密不可分的,有境界必须立意高,而立意高则是形成境界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朱生豪是我国著名翻译家,一生都奉献给了《莎士比亚戏剧全集》的翻译事业。本文从王国维治学"境界说"出发,整体地去探寻朱生豪短暂坎坷的翻译人生,作者认为它大体可分三个阶段:目标的寻找、忘我的追求及取得的成就。  相似文献   

6.
陈朋 《出版参考》2023,(7):52-5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思想观念、风俗习惯、情感样式的集中表达,滋养了独特丰富的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人文学术。出版工作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既是把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更好更多融入生产生活的重要表现,也是进一步用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涵养出版精神的重要抓手。本文主要按照王国维先生对人生的三个境界的划分,指出编辑在这三个境界中的角色,并结合相关案例浅析图书策划的三个境界。  相似文献   

7.
新闻的意境     
有一年6月,我采访了一名女记者,请她谈采写体会,随后写了一篇文章,登在《新闻与写作》上。在我的采访本上,最后记了六个字:看唐诗,意境好。当时我们没有继续讨论,为什么读唐诗对新闻采写有好处呢?后来,我在工作中对新闻中的意境问题,逐渐有了一些认识。有境界成高格王国维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为高格。这话对诗词来说很重要。我们只要看看唐诗、宋词,都会强烈  相似文献   

8.
曾杨 《中国编辑》2011,(5):73+75
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了古今之成大事业、做大学问的"三种境界"。百年过去了,王国维的"三种境界"可谓是历久而弥新,放之四海而皆准。今天,我想把它引入到编辑做书的过程中,作为我熟理中融入新知,新知中蕴涵熟理的一种解读。书,可以说是编辑们眼中的一块带肉的大骨头,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一迈入我国古典诗词的艺术王国,就犹如置身于一个光怪陆离的珍珠之海。古人留下的许多诗词佳句,不仅饱含着深刻的思想,蕴藉着深邃的意境,论述精辟,富于哲理,而且文辞优美,描绘生动,情真意切,沁人肺腑,音调铿锵,语句凝炼,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艺术修养等因素去获得审美的满足。后人也常常借用前人的诗词名句以表达自己的心态。清代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讲到治学问题时,曾借用三首宋词的意境加以形象地表述。他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  相似文献   

10.
徐小跃 《新世纪图书馆》2020,(1):F0002-F0002
读书是有不同境界的,恰如人生有不同境界,也就是说,读书的境界与人生的境界是相关联的。人们谈境界,实际上就是谈人生的不同需要,不同喜好,不同追求而已。就中国而言,人生境界有以下三种理论。  相似文献   

11.
闲来览清代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受益匪浅,从中悟得诗词要写得俏皮、精美,必要做到“神秀”、“骨秀”、“句秀”。或者其它略显平庸些,而必要占据其一“秀”。正如王国维所论: “温飞卿之词,句秀也。韦端己之词,骨秀也。李重光之词,神秀也。”温飞卿,即温庭筠;韦端已,即韦庄;李重光即李后主,李煜。这三位唐、五代名词人,在诗词上颇有成就、影响后人,  相似文献   

12.
本文由王国维先生的之境界说,引出传媒责任的三重精神境界:重人、唯美、良史,并对此一一加以细分。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冯先生哲学思想关于人生本质、人生境界和人生价值三方面的论述来探究冯先生的人生哲学。其中,将人的精神境界归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四个层次的"人生境界说",是冯友兰人生哲学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4.
文章五境界     
清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了一个著名命题: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三种境界。依此引中,作为学问载体的文章(包括部分文学作品),是否也有境界之别呢?在笔者看来,亦可大致分为五重境界。  相似文献   

15.
《出版史料》2005,(3):84-84
我在中央党校学习时,我们这个班号称“秀才班”,是培养“笔杆子”的。大家经常议论做学问写文章的艰辛。有的教员和学员还引用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讲的,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的三个阶段、三种境界,来说明这种艰辛有时也是一种乐趣,以激励自己和别人。王国维讲的这三种境界,在文史界知道的人很多,可以说被引用得很多很滥了。但在其他界好像知道的人要少一些。王国维讲要经历的是这样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意思是,在起步阶段,好像冒着寒冷的西风伫立于高处远眺,展望着美好的未来,但心中还是空…  相似文献   

16.
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三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王国维先生在这里谈到古今成大学问、大事业者,需追求这“三种境界”。作为从事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记者,同样需要追求这“三种境界”,否则,就难以胜任自己的工作,就不能成为一名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 那么,新闻记者应该树立哪“三种境界”呢? 第一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相似文献   

17.
国内大部分学者普遍认为王国维的"境界论"和"意境论"没有区别,对此,论文从《〈人间词乙稿〉序》和《人间词话》进行分析,得出王国维的"境界论"是在其"意境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其境界论立足于中国传统,融合了西方的理论观点,从而成为具有普适性的文学理论。  相似文献   

18.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一书中说,治学有“三种境界”。就此他引用三首宋词里的句子来说明。其一是晏殊《蝶恋花》里的词句:“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其二是柳永《风栖  相似文献   

19.
黄宗兴 《军事记者》2011,(12):57-57
“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这是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的一句话。所谓文章要有境界,也就是说文章要有思想,有深度。  相似文献   

20.
所谓造境,即营造意境。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词以境界为上”,“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这是衡量诗词优劣的标准。制作标题,特别是制作体育新闻标题也应该以营造意境为要务。一、标题造境,让读者获得一种全新的审美体验体育比赛面对的是观众,体育新闻标题服务的是读者。体育新闻标题营造意境,就是对所要报道的相关赛事,通过编辑的提炼和艺术加工,把编辑自己对这一赛事的感受和评价,通过一种和谐自然又诗化美化的意境,将精彩激烈的比赛场景再现出来,并传达给读者。使读者既能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同时又通过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