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永 《大观周刊》2012,(7):12-12,94
中国的日语学习者往往会受母语的干扰,只要出现“能,会,可以”等汉语的“可能表现词汇”,就容易生搬硬套地直接对译成日语动词的可能态。针对中日可能表现之间的异同,本文运用语料库,在文学作品《心》中查找出含有“不能”的例句。分析发现,日语“可能表现”的使用范围比汉语的小,出现这一现象的因素之一是由日语的动词的自他性质决定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视觉修辞为视角,以2016年里约奥运会闭幕式上的"东京8分钟"(包含东京奥运宣传片及现场表演)为例,从表现形式和内容构成的要素如色彩、文字、空间、人物、音乐、舞美等视觉元素入手,分析本次奥运会闭幕式上"东京8分钟"的视觉修辞特色。  相似文献   

3.
刘瑀钒  冉华 《编辑之友》2023,(7):72-79+96
在身体传播的实践中,社会性从未缺席,数字交往者的主体性只有通过社会身体才得以持存。文章从社会身体的基本面向出发,以阿瑟·弗兰克的身体行动观为逻辑起点,结合社交媒体平台的身体呈现现象,建构了数字时代“社会态”身体的理论内涵与框架。文章认为,“社会态”身体的理论意涵由两部分构成:其一是作为社会空间人际交往媒介的物质性身体质态,其二是受到数字文化规范形塑的视觉性身体形态。在社交媒体环境中,图像是身体表征的普遍载体,揭示出身体、技术与文化的勾连,“社会态”身体以社会身体为基石,呈现出“镜像态”“交际态”“规训态”的三维特征。“社会态”身体的理论建构为身体研究开启了新的视角,并强调了数字空间中身体属人的主体性原则。  相似文献   

4.
自1975年6月卢·沃瑟曼发行《大白鲨》时倡导“大片”策略以来,“大片”成为电影界熟悉并期待的事物。“大片”之“大”可以体现在多个方面,但是最重要的衡量标准之一便是“高票房收入”。以票房收入计,2009年12月中下旬相继登上全球各地银幕、2010年1月4日在中国大陆正式上映的《阿凡达》,被称为“大片”当之无愧,虽然《阿凡达》在票房上能否“击沉”现全球票房冠军《泰坦尼克号》(18.43亿美元)还是个未知数,  相似文献   

5.
梁坤 《东南传播》2013,(4):24-26
消费,是一种经济现象。消费研究与社会研究和文化史研究结合,往往可以窥见时代特征,进而发挥反思与指导作用。不久前,世界最大的传播集团WPP结合案例分析,发布了一份名为"2013年中国消费趋势"的报告,其中提到了中国消费者在2013年的十大消费趋势。本文通过这十大消费趋势切入,研究媒介与消费趋势形成之间的联系,即媒介报道有关消费的内容,引导消费活动;媒介报道该内容的消费方式;以及媒介本身是一种消费。  相似文献   

6.
路芳 《新闻传播》2010,(4):113-114
自从张爱玲如沉沙折戟被人们从历史的长河中捞起,短短的几十年来,她异常光辉的文采照亮了整个文坛。两岸三地的媒体对她关爱有加,大批的追随者称自己为"张迷",而她身上被人们加注了太多的传奇性和神秘感,大众传媒对她作品的宣传也不过是各取所需。我们必须承认,张爱玲在大陆的走红的确是有大众传媒的一份功劳,但到底它们是拯救了张爱玲,还是伤害了张爱玲?  相似文献   

7.
在融合发展的大趋势下,出版业态的演变逐步呈现出“粉丝经济”化态势.文章从产业链的三个维度以及出版业态变革的动因出发,分析在出版融合发展中“粉丝经济”化业态的可适性,提出以PGC内容生产系统为基础的“票友经济”化出版业态,认为推动“粉丝经济”向“票友经济”跨越是出版业态创新路径的最佳选择.出版者应坚守本分、准确定位,进行新业态下的产业链创新,最终实现出版的文化选择与传承,完成文化知识体系构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8.
陈欣 《新闻世界》2013,(11):58-59
本文从文化创意产业的角度出发,在"引进来"与"走出去"两个层面展开对春晚"国际化"策略的讨论。在对春晚及其产业链的国际竞争力进行评析的基础上,指出春晚"国际化"是解决春晚当前自身困境,满足时代和国家需求,最大化地发挥春晚价值的一条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9.
以2022年国庆七天新疆日报、新疆广播电视台和全国七个地州、县市、区三级媒体联动的移动直播报道“湖光山色看新疆”为语料,从文化语境、情境语境与模态协同等层面对其进行动态多模态话语分析。研究发现,从多模态话语角度出发,出镜记者在直播报道中需要明确深层次的文化语境、分析情景语境使非语言交际模态得以恰当输出、充分利用模态协同作用,从而为国家认同的意义与生成进行多种符号的整合建构,凝聚观众的民族认同情感。  相似文献   

10.
图书馆收藏着大量的"孤儿作品",但是对其数字化开发利用却受到了版权问题的制约,症结是立法的滞后。文章认为解决问题的主要对策是完善立法,并从图书馆的主体性质和社会使命出发,给予图书馆较宽泛的权利和更多的责任限制。  相似文献   

11.
刘春香 《兰台世界》2012,(29):63-64
本人所提出的档案社会化保管蕴含着档案业务“外包”这一理念,这篇文章将从“外包”成本效应这一角度来解读档案社会化保管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12.
翟爽向斌 《视听》2023,(2):106-109
移动传播带来了文化传播的新形态,短视频成为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作为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分支,诗词类短视频通过不同模态的协同作用实现创作者的传播意图。“都靓的1001页”作为致力于古典诗词文化传播的短视频账号,以特定的语言模态打造账号特色;通过精心的视觉设计增强与受众的联系,以及多种模态协同确保意义的传达,探索出了一条诗词文化传播的新路径。在“国学热”现象兴起,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受到国家层面重视的背景下,这一致力于传播优秀古典诗词文化的短视频账号对其他传统文化短视频账号的内容创作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人民日报任仲平文章《改变历史的北京时间》(2009年9月27日),获得第二十届中国新闻奖报纸评论一等奖。这是任仲平1993年亮相以来,第十次获得中国新闻奖。任仲平文章代表了党中央机关报评论阵营中的一种独创形态,人们肯定任仲平,是在肯定党报评论自我超越与发展的勇气。这10次中国新闻奖的殊荣,也可以理解为以此鼓励党报对评论传统的承续与创新,以此推动主流媒体对政论表达形态的革新和探索。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传统的主流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已经开始由被动转为主动,全媒体概念已经被广泛接受。媒介之间出现相互共存的多元化模式,是影响媒介产业变化与发展的重要因素。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的"传媒梦工场"(Media Dream Works),正是媒介融合态势下的产物。  相似文献   

15.
贺蕾 《新闻窗》2011,(3):53-54
何谓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关于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学界业界一直以来存在争议。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内涵是什么?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未来发展趋势怎样?一种观点认为,评论是完全发表观点的,它作为电视节目的一部分似乎不符合电视的语态,不符合电视的表述方式,因此认为这类节目可能呈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西方档案发展的源头——两河流域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通过考查相关考古文献,梳理了马里、乌加里特以及尼姆鲁德这三处代表城市的档案管理制度,指出两河文明的档案保管制度与职能机构的分布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从历史考证的角度印证了德里达在其晚期著作《档案狂热:弗洛伊德印象》中提出的档案的"拓扑法理学"概念。并指出这一特征的演变以及对于后世西方档案史发展的影响值得进一步关注。  相似文献   

17.
袁森  苗雨 《新闻知识》2020,(5):23-27
本文在广泛查阅相关研究资料,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中国一带一路网""西安市人民政府网"等政府外宣网站的调查研究,并通过实地走访西安市"一带一路"建设核心区域,参加有关国际会议,从翻译美学的角度对于"一带一路"背景下西安市外宣资料的翻译进行调查,对相关翻译译文进行分析和评价,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8.
尼尔·波兹曼断言,"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形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中国影视文化的泛娱乐化倾向,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就不可阻挡地影响着公众的感知方式乃至价值取向。但学界从道德角度评议其得失的情形居多,而对此现象做探本溯源工作的则相对少见。其实,瓦尔特.本雅明曾敏锐地发现电子时代审美距离已悄然变异,并深入地思考过机械复制技术背景下艺术"韵味"隐退而"震惊"感知形式突显的历史事实。从本雅明的美学研究成果来考察当代影像叙事的娱乐化趋势,有助于深化我们对媒体功能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万萍 《新闻知识》2012,(9):15-17
"穿越剧"的热播,除了本身的娱乐元素和故事情节外,剧中"穿越"这一行为也迎合了受众新的心理需求。本文将以当下热播的《步步惊心》为例,试从受众传播心理学角度解读它热播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如何用公众能够看懂的方式和语言述说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一向是科学新闻报道的难点。光明日报记者齐芳采写的消息《我古生物学家解开鸟类“手指”进化谜题》,在这方面提供了较好的文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