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姚挹沣 《大观周刊》2012,(33):69-69,67
我国人口流动随着经济的发展日趋活跃.据第六次全国人15普查数据.2010年我国流动人口数量达2.21亿人.占全国人口总量的16.5%,其中由于工作、经商原因的流动逾六成。  相似文献   

2.
城镇化进程中,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大规模的社会流动引发了流动人口参保情况不乐观、人口管理无序、融入社会困难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本文提出了思想宣传工作应是解决农村社会流动所引发社会问题的关键之道的观点.同时认为,思想宣传工作在流动人口管理中居于重要位置,只有保证思想宣传管理到位,才能够预防流动人口的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和谐,让党和政府的政策方针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3.
《中国图书评论》2011,(4):127-127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中国已进入人口流动迁移最为活跃的时期。这一流动延续至今,仍在影响和改变着中国的城乡生活生态。本书作者走访重庆、武汉、广州和东莞等流动人口的输出和输入地区,记录流动人口的生活艰辛和命运改变。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流动人口的权益维护、流动人口的性生活、不断更新的流动人口服务政策——这些都是本书所采写和再现的内容。被书写的现实难说完美,但变化总能让人看到希望。  相似文献   

4.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一方或者双方离家在外打工.把其未成年的子女留置在户籍地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据全国妇联、中华家庭研究会不久前举行的中国人口问题研讨会透露:中国有1.2亿农民因常年在城市务工经商.由此产生近2000多万少年儿童留守家中.其中14周岁以下的占86.5%。按全国3.6亿儿童来计算,每18个孩子就有一个不能与父母共同生活。  相似文献   

5.
外来流动人口是指离开户籍所在地的县、市或者市辖区,以工作、生活为目的异地居住的成年育龄人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社会生产力的持续良性发展带动了人口的快速流动。大量流动人口涌人城市为城市的经济发展、城市建设添加了新的动力、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但是,流动人口的大量涌入,也给城市带来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城市管理、计划生育等方面的难题,  相似文献   

6.
徐光根 《大观周刊》2011,(52):10-10,66
随着社会变革与贫富差距的明显化.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引导问题日益摆上教育部门的议事日程。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流动农民工数量达2.3亿.这些人员的子女不少还是违反计生政策而超生的.这些孩子中不少能从小理解家庭经济落后的原因,能为父母分忧解愁而刻苦学习.但也有不少人却与以往人们心目中“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固有观念相悖.他们中的不少人由于生活拮据.在同学与老师中抬不起头。部分学生出现了仇富心理,有的则过分依赖别人的照顾与帮助而不知感恩社会.个别学生则因贫困而走上犯罪的道路,更多的是心理问题突出,大量外地借读学生由自卑而变得人际交往能力减弱.甚至出现人际冷漠。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生产方式不断改进,农村出现了大量剩余劳动力,而城市则因为工业发展与城市改造,需要大量劳动力,于是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离开农村转移到城市,但是一部分农民由于各种原因没有离开农村,这部分人就被称为留守农民。对于中部六省而言,农村人口高达2.44亿,留守农民达1.9亿,  相似文献   

8.
张小磨 《今传媒》2008,(4):9-10
目前,中国正经历着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规模最大的人口流动。据有关部门不完全统计,我国农民工的人数已经接近1.5亿人,由此而造成的“流动儿童”(跟随父母至外地工作者,居所环境不佳,且颠沛流离)和“留守儿童”(父母在外地工作,儿童或独居或与无力照养的祖父母生活于原居住地)总和将近5000万人。“流动儿童”教育、生存、保护、发展问题已经越来越凸显出来,“留守儿童”由于远离父母而缺乏家庭教育和亲情教育,直接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问题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系到我国和谐社会的大局。  相似文献   

9.
目前,中国正经历着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规模最大的人口流动。据有关部门不完全统计,我国农民工的人数已经接近1.5亿人,由此而造成的“流动儿童”(跟随父母至外地工作者,居所环境不佳,且颠沛流离)和“留守儿童”(父母在外地工作,儿童或独居或与无力照养的祖父母生活于原居住地)总和将近5000万人。“流动儿童”教育、生存、保护、发展问题已经越来越凸显出来,“留守儿童”由于远离父母而缺乏家庭教育和亲情教育,直接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问题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系到我国和谐社会的大局。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秩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乡镇人口快速涌入城市,在人口迁入、迁出的过程中提高了流动性,使我国计生档案管理面临着严重的问题,我国颁布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因为解决实际问题而废除,因此,应该不断加强流动人口计生档案管理,本文从实际出发,对流动人口计生档案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在今后的工作当中解决困难,让计生工作跟上时代脚步,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化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田应富 《大观周刊》2011,(14):51-51,18
由于农村产业化的发展,不断进入城市务工的农村剩余劳动者越来越多。大批的农村剩余劳动者离开家乡,进城从事二、三产业。推进城乡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但是随着大部分外出务工的条件较差,不能把自己的子女带在身边.把他们留在家里给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人监护抚养,甚至有小部分就子女在家无人监护。靠学校的老师教育,这样一来就产生了一大批留守儿童。  相似文献   

12.
<正>改革开放以后,现代化进程在中国各地以不同的速度和规模铺展开来,最显著的改变就是引起了各地区间人口的流动与迁徙。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的不断深入,城市流动人口呈现出基数大、密度高、流动快、成分复杂、管理服务难度大等特点,流动人口在为社会经济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也给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带来了诸多隐患,笔者认为,只有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档案,全面掌握流动人口信息,才能做好  相似文献   

13.
本文的目的是提供中国工业化的影响与农村的适应性。从改革开放到现在.从一五计划到十二五计划期间的全球化。本论文的研究方法以文献研究(记录研究),以搜集中英文文件、书籍、期刊、论文以及其他有关的电子期刊作为一个整体的基本信息。结果表明,中国工业化的影响与农村的适应性.可分为7个因素:1)农业方面。农业方面使用机器有所增加。使农业产品有所增加。然而,农业耕地有所减少。2)就业与工资方面。由于在城市工业工作的收入比在农村农业工作的多,使农业就业比例有所下降。同时在工业和服务业就业的比例越来越高。3)生活质量。农村人的收入有所增加,生活用品的消费趋向有所增加。生活方式越来越靠近城市生活水平。4)福利与卫生。城市的福利制度与卫生制度跟农村之间,还有很大的差距。然而,有的农村或乡镇有很好的福利。不亚于城市。农村和农村之间的区别在于各地的管理模式。5)家庭关系。年轻工人去大城市打工。大城市的消费水平很高,将自己的孩子留在家里,让居住在农村的老人照顾抚养。然而.如果这些农民工在本地工作就不会存在家庭关系的问题。6)社会人之间的关系。到城市去打工的农民工和外界接触有所增加。也吸收了城市社会的价值观念。农村人之间的关系有些变化。以前互相帮助,现在竞争很厉害,无偿帮助有所减少。7)资源与环境。工业化使用很多资源是很必要的。引起了工业和农民的冲突。此外.工业化造成了污染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辜胜阻教授等主编的《当代中国人口流动与城镇化》,是一部深入探讨中国人口的合理流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和农村人口城镇化这样一个跨世纪的伟大而艰巨的社会经济工程的学术专著。它对中国的人口流动、人口城镇化以及这二者之间的联系作了多角度、多层面的审视与剖析,既介绍了人口流动、非农化、城镇化的国际经验,又具体研究了中国的实际情况;既全面分析了人口流动的原因、流向、模式、类型、选择性、就业、人口控制和地区差异以及三峡库区移民等重点难点问题,又论述了城镇化与非农化、工业、人口流动的相互关系以及城镇化的各个层面的理论和实际问题,还深入探讨了人口流  相似文献   

15.
走进中国的城市,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与发达国家的城市相差无几,甚至有些已经超过。但农村仍然是中国的主体。据官方统计,中国城市人口已达总人口地47.5%,但许多学者指出,这其中最少有20%的人身份是农民工,没有城市户口,没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也不享受城市人的社会福利。这些人说到底仍然是农民。中国的农村和农民如何呢?学者梁鸿女士的书《中国在梁庄》回答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6.
读者来信     
“6月大限已至,虽然有炒家抛售二手房,但这轮房价之战并没有带来明显的地产降温,至少在北京,楼价依然坚挺如故。”sina新浪网评暂住证何时下课?北京市城市问题专家建议:建立包括流动人口在内的全市居民按居住地登记备案制度,登记备案的流动人口,即可享有与户籍人口同等的子女  相似文献   

17.
每天进出北京有100万人!啊,100万,一座流动的城市,一片茫茫的草原,人海茫茫,形形色色。这座流动的城市又流入北京,流入中国的首都,又构成了一幅现代中国大都市生活纷乱复杂、丰富多彩的浩瀚巨卷。这里有社会前进的印迹,跳动着时代发展的脉搏;一方面呈现出国家繁荣的种种景象,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了与这种繁荣不相适应的种种迹象;而有些人和事令人振奋,催人向前,给人以光明;而有些人和事却令人沮丧,使人颓唐,给人以忧虑。深入这流动的城市,深入这茫茫的草原,就有了《瞭望》周刊1986年第49—51期上连载的长篇调查报告“北京百万流动人口探踪”。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生产方式不断改进,农村出现了大量剩余劳动力,而城市则因为工业发展与城市改造,需要大量劳动力,于是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离开农村转移到城市,但是一部分农民由于各种原因没有离开农村,这部分人就被称为留守农民.对于中部六省而言,农村人口高达2.44亿,留守农民达1.9亿,而在农村变革与发展的进程中,媒介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因此,对这一部分留守人口的媒介使用状况的调查和研究,可以了解中部农村媒介的状况,为媒论制定农村发展策略提供科学的依据,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王琪 《大观周刊》2011,(30):82-8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尤其近年来,外出打工的流动人口日渐出现“家庭化”的趋势。跟随父母进城的农村子女也需要接受正常的义务教育,但是这些孩子的生活状况和学习处境并不乐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学界     
学者萧瀚等人近日向政府提出四条建议,对抗非典: 1.立即统一部署全国的人口流动控制,尤其要严密控制疫区人口向非疫区的流动、城市疫情向农村扩张,力争非疫区不出现病例。 2.政府依法拨出充足的专项资金,及时提供必要的药物以及医疗条件,并立即将来自农村、在城市打工的中国公民作为重点防治对象之一纳入公费检测、防治及后事处理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