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景福 《大观周刊》2012,(6):132-132
人眼的自动定位是人脸识别研究中的一个基本且非常重要的课题,因此快速准确的定位人眼对许多实际的应用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人眼观察所获得的景物效果就是摄像机拍摄所获得的画面效果吗?摄像机拍摄的画面效果与人眼平时观察的结果是不是一致?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本文作者从人眼的视觉产生到人眼的卓越本领谈起,从摄像机的“仿生”功能到人眼与摄像机的差异方面进行分析,力争在两者的差异中给从事电视画面创作的同行们一点启示,使人们在实际的电视创作中,逐渐缩小人眼与画面的“距离”,消除人眼给画面创作带来的“误差”,逐渐适应用“镜头”进行观察和思维,使画面语言更为准确和生动。  相似文献   

3.
《新闻界》2015,(2):30-33
"管窥效应"是理解新闻摄影真实性原则的一种新阐释。本文从摄影自身的特点、媒介特性两方面入手,分析了摄影拍摄与观看的方式,指出观察能力的不同是相机和人眼的重要差别之一,透过镜头产生的新闻照片受到"管窥效应"的深刻影响。"管窥效应"从揭示、选择与遮蔽三个层面体现在新闻摄影传播过程中,新闻照片是有超越人眼的揭示能力,但也是主观建构的结果,同时也遮蔽了很多信息。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介绍了人眼视觉现象的几个特点,以人眼视觉特性为出发点,介绍其在电视系统设计、信息处理和压缩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文本数字水印可用于文本电子文档的版权保护领域,它是信息隐藏技术的重要研究方向。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人眼视觉冗余的文本数字水印算法.根据人眼对细微的颜色变化不敏感这一特性,提出了通过改变文本字符RGB颜色分量的低四位来嵌入水印信息。该算法具有较好的隐蔽性和鲁棒性,能够抵抗文本删除、修改等攻击,实验证明只要保留文档原始内容中的连续N/8.6(N为待嵌入的水印信息位数)个字符,利用该算法就能够提取出完整的水印信息.  相似文献   

6.
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物体,其色彩是由物体本身表面对光的叵射和吸收特性以及物体所处环境光源的光谱成分和人眼的感色性所决定的.若物体属性和人眼的生理特性决定之后,物体所表现出来的色彩便主要由它所处环境的光源所决定。即同一个物体如果环境光源发生变化,它所表现出来的色彩也一定会发生变化.比如,同一张白纸在不同色温的光源照射下,它表现出的白色是不同的.光源色温高,它将显示冷白,相反,光源色温低,它将显示暖白,尽管人眼不能明显觉察到,但摄像机却能客观忠实地反映这一变化.所以,为了使摄像机所拍摄到的画面色彩能够…  相似文献   

7.
随着数码相机的普及和使用,数字照片的数量急速增长,其中有许多具有重要的保存价值.数字照片所固有的易修改性、不易被人眼识别等特点,使得人们难以判定其真伪,陕西华南虎事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相似文献   

8.
自从哈苏推出了135超宽画幅的Xpan机型后,不少发烧友为此神魂颠倒。被其不多见的超宽视角所迷,不惜倾其所有迎进家门。其实有了数字技术后,Xpan所能表现的视角根本不算什么。我们先来看一幅长城的图片。图1和图2是我在司马台长城拍摄的两张照片,当时感觉长城的景色有一种苍劲的美,但如果用广角镜头去拍,远景会变得太小,与人眼所见的透视关系不同。我们在拍摄名山大川时常有这种感觉,眼睛看着很雄伟,一旦用广角镜头将其全部收入照片时却变得矮小猥琐,那是因为广角镜头的透视与我们人眼有很大差别。所以我就用了与人眼相近的透视焦…  相似文献   

9.
焦冬秀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1,(8):40-40,42;44;45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人眼视觉特性高清全参考图像质量评价系统,并在系统中采用了三维自适应滤波算法及相对于“最坏视频序列”评分的校准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获得的客观评价结果与主观评价的相关系数达到了0.851,其相关性高于PQAS00的评价结果,更加接近人眼的视觉感受。  相似文献   

10.
人类是通过双眼来认知外界的世界,眼睛对于人类的作用是巨大的,但是对于双眼的构造却没有深入地研究过。双眼的视觉并不是单眼信息的简单叠加,与单眼视觉相比较,双眼视觉能使人看东西的影响更加立体,对三维空间的认知也能更加准确。但是人眼的光学系统并不完美,还存在着很多缺陷,人眼像差影响着人们双眼看东西的成像质量,同时它还受着亮度等自然条件的制约。本文将从不同的亮度条件入手,研究人眼像差对双眼叠加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视听界》2008,(2)
本文从人眼视觉特性和数字电视特点出发,研究输入分辨率和显示分辨率与显示接口和整机性能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万军  范伟 《声屏世界》2008,(8):46-47
舞台灯光由于是作用于人眼,因此在色彩运用上没有什么限制,只要是人眼能辨别的自然界中的任何色彩,灯光师都可以在舞台上合理运用。电视拍摄则大不一样,由于是用摄像机来观察,无论任何色彩通过摄像机后呈现的最终色彩才是电视灯光的色彩。由于受摄像机技术的限制,绝大多数自然界色彩都很难通过摄像机完全还原出来,甚至有很多色彩会偏色或者变得脏兮兮的。例如,在3200K色温平衡拍摄,高色温的白光会偏蓝,暖色光会有不同程度的偏色,绿色光会变得脏兮兮等等。根据我们的工作经验,摄像机对冷色光以及纯度较低、明度较高的光还原较好,  相似文献   

13.
1654年,德国犹太学者基歇尔发明了幻灯。与此同时,一位名叫帕里斯的医生在一张硬纸的正面画一只鸟、反面画一只鸟笼,卡片快速转动时,人们就能看到鸟关入了笼子。他由此揭示了人眼具有的视觉暂留功能,即人眼受光线照射时,在光消失后的0.05~0.1秒之间仍有光感。这两个发明和发现为电影的问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色彩是艺术作品的灵魂,随着文化发展,人们对色彩的需求也越发的不满足。有着色彩的作品,就有色调的存在。色调是人眼和大脑产生的一种生理现象,是色彩特点的集中表现。电影是将色调的作用发挥到极致的重要表现方式之一,色调是电影的色彩灵魂所在。本论文从色调的概念出发,阐述了色调产生的和谐,通过与影片《布达佩斯大饭店》相结合,系统地论述了导演韦斯·安德森常用的各种类型的色调在其影片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潮流新品     
《中国新闻周刊》2004,(34):74-74
激光鼠标:比光电鼠标更灵敏这款激光鼠标的反应速度是一般光学鼠标的20倍。这个速度可以说是太快了,以至于使用者需要加载专门的鼠标控速软件才能正常使用。鼠标本身发出的激光光束无法为人眼所察觉,也不会对人眼造成伤害。这款鼠标除了常规的左右键和滚轮外,还装有引导上下左右移动的按钮,以及用右手拇指操纵的翻页按钮。一次性数码相机在人们的印象中,一次性相机只能使用传统胶片。不过这一印象以后或许需要改变了,美国一家公司称,他们已生产出世界上第一款一次性数码相机。这款一次性相机最大的特点是拥有一个1.4英寸的预览屏,…  相似文献   

16.
论科技论文的可视化发表与科技期刊的可视化出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柏寿 《编辑学报》2015,27(1):67-70
从可视化和信息可视化的角度剖析当今科技论文的形态特征,认为其文字、图表均为静态模式,不能反映科学试验连续变化的视觉过程,因而具有抽象、枯燥、难以理解和不易被受众接纳的缺陷.阐明以是否可视(人视觉可否观察到)为标准,将科学研究或科学试验的过程分为实景化(即人眼可见或人眼借助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摄像机等仪器可见)和非实景化(人眼或借助仪器无法观察,如推理过程、思维过程、证明过程等)2种;每项科学试验都是由实景化和非实景化过程所构成,区别仅在于这2种过程所占比重不同.从科技论文可视化发表的客观基础(技术基础、组织基础、受众基础)和主观驱动2方面论证论文可视化发表的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展望目前可尝试进行可视化出版的科技期刊类别和特点,讨论了可视化出版探索初期应给予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颜色的饱和度对视觉的影响是整个视觉类作品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本文着手于色彩的饱和度,来讨论饱和度的运用对立体视觉效果的影响。最终得出结论,在人眼承受范围内,饱和度高的物体越容易引起立体感知。  相似文献   

18.
网页的色彩及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远看色彩,近看花”。在海报、包装、样本广告等印刷品中,色彩给予人眼的影响是最早而且是最大的,充分利用色彩的功用以实现其设计目标已越来越多地得到平面设计师的认同与重视。网页设计也不例外。对网民而言,一个第一  相似文献   

19.
人眼看上去色彩缤纷的灯光被运用到电视节目的录制中,有时候并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如原本看上去色彩丰富、层次分明的场面通过摄像机录制出来有可能会出现画面昏暗、色彩不真实的情况,与人眼所看到的大相径庭。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其关键在于使用了不同的光源。照明光源主要分为两大类:低色温光源(色温为3200K)和高色温光源(色温为5600K)。低色温光源有白炽灯、卤钨灯等,高色温光源有荧光灯、金属卤化灯等,将低色温光源和高色温光源共同使用称之为混合光源照明。高色温光源比较容易达到充满梦幻和神奇变化的灯效,在电视综艺节  相似文献   

20.
成文军 《军事记者》2014,(10):I0002-I0002
这幅作品的画面,远远超出了人眼正常前视的范围。镜头从左至右扫过的角度超过了180°(已剪裁),给人强大的视觉冲击和震撼。其背景是绵延雄壮的大雪山.远景是横亘的铁路线和火车.中景是横穿的公路线和往来的车队.近景是左右两大片整齐排列的驻训营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