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复兴社是蒋介石亲任社长的国民党最早组织的两大特务组织之一,其重要活动都要向蒋报告,下面几份报告虽然简短,但反映出复兴社在抗战爆发前后活动的一鳞半爪,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特予公布。  相似文献   

2.
1936年12月,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发生后,国民党内部斗争激烈,传说纷纪。馆藏国民党复兴社于“事变”后呈送蒋介石的报告,对弄清历史真象有一定参考价值,现选录发表,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3.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扣留了蒋介石,中外震惊。共产国际闻讯立即指示中共,要“坚决主张用和平方法解决这一冲突”。“西安事变”能和平解决,蒋介石能安全地回到南京、主持全国抗日大局,与中共中央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撇开其时国际国内的政治局势不谈,仅从其时国内的民意来看,中共中央最终确立了积极促成事变和平解决的方针,也无疑是绝对正确的。换句话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是其时国内的人心所向。  相似文献   

4.
1936年12月12日,举世震惊的"西安事变"一发生,中国共产党即通电全国主张和平解决.南京国民政府却任命顾祝同为讨逆军西路军总司令(东路军总司令为刘峙),准备讨伐张学良、杨虎城.  相似文献   

5.
赵寿山,原名赵生龄,1894年生于陕西省户县一个贫农家庭中。他幼年习武,青年从军,从小就立志报国,16岁考入陕西陆军小学,后转入陆军测量学校,于1915年毕业。他追随杨虎城部20余年,历任团、旅、师、军长,是国民党的爱国将领。1942年,经申请赵寿山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赵寿山进入解放区并任西北野战军副司令员。  相似文献   

6.
西安事变发生的全过程,我(杨虎城之子)都不在西安,没有亲历。不过事后听到许多亲身参加过事变的人士,讲述了事变前后的几件事情。一是:1936年6月初"两广事件"发生,张、杨准备响应,据说把通电都拟好了,战斗序列也已编出。当  相似文献   

7.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逼迫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张、杨两将军的共同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正义主张。“西安事变”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推动了中国从长期内战到全面抗日的重要历史转折。发动“兵谏”,逼蒋抗日是杨虎城首先提出。张、杨两将军共同商定、共同执行的,这是目前史学界普遍接受的观点,那么,采取“兵谏”逼蒋抗日是杨将军的个人主张,还是其他方面策划的结果?张学良方面事先是否就逼蒋抗日也做了策划与酝酿?史学界对此有如下几种不同的说法.  相似文献   

8.
父亲带着副官赶到东里堡迎接祖母时.看到祖母脸色阴沉,还以为是受惊所致.遂深情地喊了一声“娘”.并欲上前搀扶.可谁知道却引起老太太一顿数落:“你们干的这是啥事?亏你还五短长枪.打了几十年的仗!一不做.二不休.你们既然得罪了他蒋介石.就不该随便放他.你比张学良大十几岁呢.就这么糊涂?!”老太太把拐棍在地上敲得直响.“你们这是放虎归山.是造孽啊!蒋介石今后能不报复?”[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1936年12月12日,对于中国来说,注定是一个不可忘记的日子,这一天,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和杨虎城兵谏,率部发动西安事变,以“兵谏”的方式来促使蒋介石抗日.此次事变促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成为扭转中国危局的关键.现在,让我们以阅读的名义,从书籍回溯历史,走近关于“西安事变”的人和事.序曲引出一首战歌作家李伶的长篇纪实文学《西安事变的序曲》(长征出版社出版),揭开了70多年的尘封,首次讲述这个引人入胜的真实故事,神奇的“秘密协定”引发出3年后的“张杨兵谏”.  相似文献   

10.
发生于1936年12月12日的"西安事变",是改变中国革命时局的大事.本文试图以南京<中央日报>、西安<解放日报>、津沪<大公报>与陕北<红色中华>对"西安事变"报道的比较,来分析不同党派、不同立场的报纸在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评析它们在事件中的态度倾向及其转化过程.  相似文献   

11.
边江 《新闻春秋》2022,(4):20-26
西安事变发生前,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军和十七路军中做了大量统战工作。事变发生后,中共中央即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派周恩来前往西安与张学良、杨虎城共同主持大计,成立了由周恩来和张学良的秘书长吴家象、杨虎城的秘书长南汉宸参加的联合办公厅,下设宣传委员会、民众运动指导委员会等,掌握了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权。《红色中华》报加强了西安事变报道,红色中华通讯社建立了红中社西安分社,及时宣传我党主张。充分发挥西救会“新闻发言人”作用,及时发布新闻引导舆论。中共还掌控了《解放日报》《西北文化日报》《西京民报》《工商日报》等重点报刊和广播电台,及时做好报道,并以多种形式发动群众,广泛深入地开展舆论.宣传工作。中共中央和毛泽东自始至终密切关注并指导和谈,周恩来是和谈及新闻舆论工作的前线总指挥。中共打好新闻舆论工作组合拳,积极有效地开展新闻舆论工作,为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作出了贡献。在党史教育中回顾总结这段历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启示。  相似文献   

12.
W·H·端纳(William Henry Donald),英籍澳大利亚人,曾长期担任蒋介石、张学良的私人顾问,参与了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是当时中国政坛上最为活跃的西方人之一。生前口述有回忆录,记述个人经历,已被译为中文出版,即《中国的端纳》。2013年,澳大利亚新闻人和作家克雷格·克里(Craig Collie),依据其最新掌握的历史资料和档案,出版著作《The Reporter and The Warlords》,在回顾端纳人生历程的同时,展现了一系列影响中国的大事件。本文编译者节选了书中有关西安事变部分进行了编译,为读者了解事变提供了又一个视角。  相似文献   

13.
1936年12月12日,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爆发。事变当日西安方面向外界发出了第一份明码通电,即张学良、杨虎城提出的八大救国主张。此份电报是张、杨早上八点多钟在捉到蒋介石之后发出的,南京国民政府是在当日下午六七点钟才收到。也就在当天凌晨的寅时(3至5时),张、杨曾提前向中共方面拍发过一次密电,向中共中央通告了自己的扣蒋行  相似文献   

14.
<正>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突然爆发,顿时震惊中外。一时间,西安上空战云密布,周围就像堆满了火药桶,各种对立力量之间的大规模冲突已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中共中央为了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和抗日大局,力主和平解决事变。周恩来等中国共产党人正在西安为化干戈为玉帛竭尽全力时,却发生了一个处处添乱的雷电社事件,周恩来百忙之中不得不亲自处理。没想到,事件的真相竟然让人哭笑不得……  相似文献   

15.
封小平 《浙江档案》2004,(11):30-30
对于中国人来说,八年抗日战争,从来就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而提起抗战,就不得不使人们想起"西安事变",想起张学良将军.在浙江省档案馆的珍藏中,有他写给部下何柱国的两封信.阅后沉思,感怀良久.张学良是20世纪中国最富传奇色彩的人物,"西安事变"是他短暂政治生涯中最高尚的一刻.他用非常手段和自我牺牲精神促成了国共两党的政治和解,为发动抗战作好了铺垫.  相似文献   

16.
17.
中国青年党,简称"青年党"或"中青",1923年12月2日成立于巴黎。1924年10月10日,该党在上海创办《醒狮》周报,鼓吹"国家主义",故时人亦称之为"国家主义派"或"醒狮派"。青年党人自己则在1929年8月公开党名以前,以1925年10月成立的"中国国家主义青年团"的名义活动。  相似文献   

18.
基层腐败就是基层干部公共权力的滥用,即公共权力不是被用于实现合法的集体公共利益而是在利己主义的动机和目的支配下,用于谋取个人或小团体的私利益  相似文献   

19.
孙力 《新闻前哨》2006,(12):44-44
1999年5月7日午夜,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轰炸我驻南联盟大使馆;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中国男足冲入世界杯;2002年上海申博成功;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2005年神舟六号飞船发射……20世纪末,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一起起重大事件的发生,沉默了多年的报纸“号外”,突然在我国复兴了。  相似文献   

20.
革命先驱孙中山在20世纪初最先提出"振兴中华"复兴民族大业之语,旋即成为引领中国前进的航标。在追寻"中国梦"的同时,孙中山通过革命斗争,提出"三民主义"伟大构想,成为近代引领中华民族复兴第一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