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克里斯蒂安?麦茨开创了电影符号学,对电影的意指进行了系统解读,把关注点放在电影的影片意义上.人物作为电影中最重要的主体,关于人物符号的构建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把握好电影人物符号的构建,才能深层领略作品的涵义,挖掘作品的主题.文章结合大量影片分析人物符号构建的几种重要表现形式:人物名字符号、人物关系符号、人物造型符号、...  相似文献   

2.
张霖 《今传媒》2016,(3):81-82
作为第六代导演的管虎在他的最新电影《老炮儿》中依然秉持着对社会底层人物探讨的态度,遂在这种讨论中展现社会中老百姓平实的情感状态,还原人们最真实的生活原风景.本文将以影片《老炮儿》中人物之间的矛盾关系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变化为角度,探析影片中角色的价值意义,从而透过电影里的镜头感受这个时代带给人们的心灵变化,以及人们与社会之间矛盾的展露及融合,渗透出导演所要给观众描绘出的理想人生.  相似文献   

3.
相对于传统电影的连续情节及完整叙事,王家卫的电影更多的是通过碎片式叙事手法来呈现一种电影气氛和人物的情感状态,在他的影片中,总是通过散碎的细节、色彩的变化来表现现代社会中人们的情感与生活状态。  相似文献   

4.
电影《最佳导演》叙述了一对事业有成的情侣回老家筹办婚礼的故事,表现出新旧观念上的冲突和地域文化上的差异,勾勒出“方枘圆凿”的文化观。在影片中,这种文化观集中体现在人物的身份认同、城市活动的空间和服装修饰的规训与反叛这三个方面。影片带着观众走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处,如同一次社会调查般地呈现出社会现象背后纷繁复杂的真实。  相似文献   

5.
王强春 《声屏世界》2011,(10):33-34
美国派拉蒙影业公司梦工厂出品的数字电影《功夫熊猫》,2008年上映后受到全球观众热烈追捧。究其原因,是由于这部影片利用数字电影技术,将中国文化与反映这个时代的精神完美结合起来,运用精美绝伦的数字技术将中国文化自然地表现在电影的人物、对白、动作、音乐和场景之中。  相似文献   

6.
提起画外音,多数人都知道,是电影画面之外的旁白。许多影片为了更深刻地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充分表现主人公的思想感情而采用它。这使观众对电影中的人物形象认识得最加明确、更加深刻。同样,我们写新闻,特别是写人物,也离不开类似画外音的表现手法,即作者的直  相似文献   

7.
电影《暮光之城4:破晓(下)》于2012年11月上映,这部影片由著名魔幻系列小说改编,继续前作风格,讲述一个凡人少女和吸血鬼的爱情故事。本文试以《暮光之城》系列影片引介吸血鬼文化,浅要梳理吸血鬼文学及电影的发展脉络,并进一步通过弗洛伊德的三重人格说来分析其内心本我、自我、超我之间的冲突及其所表现出的行为模式,找到影片中吸血鬼角色引起观众共鸣、受追捧的原因,解析观众的情感投射。  相似文献   

8.
张培琼 《今传媒》2014,(1):79-80
电影《暮光之城4:破晓(下)》于2012年11月上映,这部影片由著名魔幻系列小说改编,继续前作风格,讲述一个凡人少女和吸血鬼的爱情故事。本文试以《暮光之城》系列影片引介吸血鬼文化,浅要梳理吸血鬼文学及电影的发展脉络,并进一步通过弗洛伊德的三重人格说来分析其内心本我、自我、超我之间的冲突及其所表现出的行为模式,找到影片中吸血鬼角色引起观众共鸣、受追捧的原因,解析观众的情感投射。  相似文献   

9.
舞台服装设计属于服装化的范畴。舞台服装是人物造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舞台艺术中的一项重要创作。服装设计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解释人物和表现人物性格的任务。当舞台上大幕刚揭开,演员还未曾开口,观众可以从人物的装扮上知道剧中人物的性别、年龄、身份等重要内容;好的服装设计,还能够给予观众许多启发和想象,  相似文献   

10.
在新世纪的产业化语境下,研究观众的审美接受心理、研究电影受众与电影的关系显得迫切且重要.只有充分研究观众心理,了解影片和观众之间的关系,制作出让观众身心愉悦的好作品,才能不断获得良好的口碑,并保证中国电影市场的票房可持续增长和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1.
刘迅  宋骋丹 《青年记者》2017,(32):69-70
2016年全国电影总票房为457.12亿元,其中原创类纪录电影总票房仅为8032万元,而《我们诞生在中国》就占了6700万元.虽然《我们诞生在中国》刷新了中国纪录电影票房纪录,但纪录电影在院线中处于严重缺席状态,未曾真正赢得市场认可,是不争事实. 纪录电影缘何失去观众 长期以来,人们将纪录电影的票房惨淡归咎于院线排片率低,可对于院线来说,角逐利润才是唯一目的,影片的市场表现决定了排片场次,观众的选择决定影片最终命运,这也是许多影片费尽周折登录院线却只能“一日游”的真正原因.观众没有彻底接受大银幕上的纪录电影,根本原因是纪录电影难以适应电影市场中主流观众的多样化诉求.  相似文献   

12.
作为具有史诗风格的献礼影片,《建国大业》表现出艺术的成熟和丰富的想像力。在导演艺术方面,人物塑造的出新、出奇,叙事的精心与视角的独特,剪辑的崭新气场与节奏的有效营造,使得影片贴近当下观众,在整体把握上显得平衡、合理。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影像表意的特点,通过对影片视听语言具体运用的分析对电影《无人地带》进行分析,以此表征在电影艺术中表现手段和表现内容的同等重要性,同时,也说明了观众对电影内涵接受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4.
狭义的福建电影是指由福建籍影人或影企主创的电影,广义的福建电影是指具有福建元素的电影。影片《百年情书》作为一部广义上的福建电影,本文运用地方性的相关理论,分析影片的地方性呈现实践:一是运用现实物理空间与影像历史空间的交汇激发观众进行地方性二次建构;二是在表演中故事演进与性格塑造共同完成地方性的核心建构。通过虚实场景的交叠与人物的交响,凸显地方性,促成影片对独一无二地方性的传播。  相似文献   

15.
色彩是最具感染力的视觉语言,作为电影艺术造型的一个重要视觉元素,它不仅能还原景物的原有色彩,还能表现影片的思想主题,刻画人物形象,传达人物情绪,烘托影片气氛,体现时空转换等。它更是构成影片风格的有力艺术手段。色彩的运用在当代电影画面语言的表现中达到了极致。  相似文献   

16.
电影符号学诞生在结构主义符号学和语言符号学的基础上,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麦茨认为电影是电影创作者所创立的一种具有约定性和结构规律的符号体系,创作者遵循某种“约定俗成的准则”才能创作出能够被观众正确解码的电影作品。影片《少年的你》通过遭受校园暴力的高中生陈念和街头混混小北两人相互影响共同成长的故事,引发观众对青少年的成长环境、家庭教育、高考制度及自我成长等问题的思考。本文从影像符号角度分析了其场景符号、台词符号和人物符号,并从家庭、学校等角度分析了少年成长过程的困境与自我救赎。  相似文献   

17.
每年如约而至的叶问系列影片俨然撑起了华语功夫电影的半壁江山。尽管叶问系列影片屡获殊荣,实际上它却承载了电影界给予的过高评价与期望。叶问系列影片自身的美学价值与其在电影界所得到的认可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该系列影片在其所表现出的矫饰的人物情感、二元对立的人物关系、英雄片类型模式上的欠缺也折射出当下华语武侠功夫片所遭遇的叙事空间及寓意输出的狭窄现状。  相似文献   

18.
电影《秋喜》的疍家民俗元素,在电影的视觉表达和内涵构筑方面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为电影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和价值提升的可能.疍家民俗在影片的叙事空间构建、人物塑造、情节发展具有上的推动作用;疍家民俗提升了影片的深层表现空间,深化了主题.  相似文献   

19.
2014年7月24日,由80后作家韩寒首次执导的电影《后会无期》正式上映。这是一部典型的公路电影,影片主要讲述了三个小岛青年离开家乡后,在旅途中与一些人相遇、告别,最终使他们的内心情感发生重大变化的故事。公路电影中场景的不断转化使影片的叙事结构显得松散化、片断化,因而整部影片主要依靠人物情绪的变化来维系,这一场旅途已然变成了人物自我找寻以及生命体验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从口传叙事到电影叙事,云南少数民族的叙事文化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叙事中,民族习俗、民族服饰和民族歌舞成为民族审美趣味和价值观念外化的生活方式和物质形式,能够唤起文化主体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但在许多电影叙事中,这些民族元素却主要被作为一种异域文化或奇特景观来展示.电影叙事关注的不再是影片文化源的少数民族,而是猎奇的观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