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帆 《大观周刊》2012,(41):326-326
高中历史是基础教育阶段一门重要课程,古语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足见历史课程的重要性。高中生正是身体和心理全面发育的黄金时期,历史课程恰到好处地切入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们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思考问题,面对学习和生活,更能够通过对历史课程的学习,丰富他们的知识面,拓宽他们眼界。同时,通过对国内外一些历史事件和发展进程的学习,能够让他们向往美好,培养爱国主义情操,造就学生勤奋学习的推动力。笔者认为,在提倡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历史教师应当应用一些行之有效的手段,不仅让学生对学科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更能高效地收获知识,掌握技能。  相似文献   

2.
邓威伟 《大观周刊》2013,(4):236-236
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扎实的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作为高中历史教师,只有正确理解和贯彻新课标的精神,挖掘和利用新课程的有利因素,采取适合学生实际的措施和手段,才能较好地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3.
张浩 《大观周刊》2012,(43):390-390
课堂讨论是在商讨和辩论中互相启发,从而研究和探求真理的教学模式。它强调在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中,改变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方式,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学生主动地学习,并去研究和探求真理;在学生与教学内容的关系中,改变学生机械地接受知识的观念,让学生多问“为什么”。  相似文献   

4.
傅文强 《大观周刊》2012,(20):264-264
新课改以来.高中教师如何教学.特别是农村高中教师?这是一个令人困扰的问题.农村教师面对的学生大部分基础较差.因为中考对历史学科的要求不高.所以学生的基础知识不牢固。因此.学生在高中历史课中积极性普遍不高。尽管我们天天都在讲课改.但固有的高考模式又令教师们改革的步伐不敢迈得太大.尤其是我们农村高中的历史教师。  相似文献   

5.
赵慧敏 《大观周刊》2012,(12):250-250
1什么是发散性思维 发散——现代汉语词典上对这个词的解释是这样的:(光线)等由某一点向四周散开。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提出“智力三维结构说”,其中提到智力活动的进行包括五个项目:认知、记忆、发散性思维、辐合性思维和评价。发散性思维是客观存在的,发散性思维是从同一来源材料探求不同的(包括特异的)答案的思维过程和方法,思维方向分散于不同方面,即从不同方面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6.
乔文秀 《大观周刊》2012,(35):302-302
纵观全世界的高中音乐教学.我国早就提出了我们的高中音乐课程教学要:以审美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作。  相似文献   

7.
史雪岩 《大观周刊》2012,(47):396-396
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都需要兴趣,体育更是如此.下面我就体育教学中影响学生学习欲望的因素以及在体育教学中消除不利因素的策略,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蔡云 《大观周刊》2012,(52):138-138
课程改革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却在顽强地生存.并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作为传统学科,中学历史课堂积存的弊端较为集中,特别是课堂教学的低效性。历史课堂是历史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历史教学的有效性是历史课堂存在的基础,历史课堂的生命力取决于课堂的“有效教学”,只有历史课堂真正的有效、高效.历史教学的真正价值才能体现,才能真正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一代。  相似文献   

9.
王亮 《大观周刊》2012,(41):325-325
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但当前高中历史情感教学现状并不容乐观,仍存在着教师的历史知识缺失、情感教育脱离生活实际等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高中历史情感教育的健康发展。为此,应通过挖掘教材中的情感教育素材、精心设计导入环节等途径,推进高中历史教育改革,以更好地推进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10.
诺智嘉 《大观周刊》2012,(30):294-294
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怎样培养人?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相似文献   

11.
陈军 《大观周刊》2012,(4):199-199
我先后在三所学校从事过历史教学,主要进行高中历史教学,也曾教过初中。在高中教学中,我发现许多学生觉得历史需要记忆的信息太多,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并不高,平时不愿意花时问,考试前突击学习、复习,导致学习效率低下。为此,我在教学中感到十分被动,这使我不得不思考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2.
马慧 《大观周刊》2011,(28):6-6
教育改革改变过去的传统教学方法。老师不再满堂灌.学生不再被动接受。学生的主动学习变得越来越重要。课堂讨论就是一种很重要的方法。课堂讨论是在商讨和辩论中互相启发.从而研究和探求真理的教学模式。它强调在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中,改变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方式.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学生主动地学习。并去研究和探求真理:在学生与教学内容的关系中,改变学生机械地接受知识的观念,让学生多问“为什么”。  相似文献   

13.
胡小娟 《大观周刊》2012,(14):275-275
新课程改革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高中历史教材也作了相应的调整与变化.教材版本多种多样.但无论是人教版还是人民版等教材,都增加了许多富有趣味性,知识性,及体验性的内容和资料,图文并茂,色彩鲜明,内容多样,既有体现课文内容主体部分的正文内容.也设计了辅助性理解的图文史料等多种板块.以人民版为例。设计了诸如课前提示,学习思考,知识链接等具有趣味性与启发性的便于教与学的内容体系.  相似文献   

14.
谭裕平 《大观周刊》2012,(30):295-295
根据多年历史教学的经验,我们知道高考历史知识越来越活,综合性也越强,这就要求我们历史教师在讲课上下功夫,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下面谈谈我的感受,与大家交流:  相似文献   

15.
谢泽松 《大观周刊》2012,(22):156-156
现在教育强调一学生为主体.讨论法是一种以学生自己的活动为中心的教学法。在讨论中,每个学生都有自由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而且要提出事实和论据,有效的说服他人。  相似文献   

16.
程小莉 《大观周刊》2013,(2):110-111
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国家对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为教师的发展指明了道路.作为教师的我们。须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和现代教学教育理论,深刻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并上升到理性思考,尽快跟上时代的步伐。  相似文献   

17.
闫俊杰 《大观周刊》2012,(15):116-116,106
目前学生计算机水平差异很大.对计算机水平差别如此之大的教学对象,对我们来说是一项巨大的考验。以下是本人在教学实践中进行的思考和探索以供交流探讨:  相似文献   

18.
赵丽英 《大观周刊》2011,(36):121-121
初中英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以来,全面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发展了学生们自主学习的能力。课堂内,小组活动气氛活跃,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浓厚,参与面广。因为教学中直接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路,所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课堂外,学生为准备好一个对话,积极复习,查阅字典,讨论疑难问题,表演过程中既有动作,由于录音的配音,充分体现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合作精神。正是由于课堂上学生自由发挥“演技”的空间在扩大,这也刺激了学生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改善了课堂的气氛,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9.
支宝芬 《大观周刊》2012,(31):237-237
体验教育是教育者按照预定的教育内容和目标,科学、有效地创设一种达到“身临其境”或“心临其境”的体验氛围.引导受教育者在这种环境氛围的影响下,由被动到主动.由依赖到自主。由接受性到创造性地对教育情景进行体验.并且在体验中学会避免、战胜和转化消极的情感和错误的认识,发展、享受和利用积极的情感和正确的认识,从而达到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升华自我心灵的目的。近代以来.世界教育史上曾经有几次规模宏大的倡导人的内在体验.反抗目的论和机械论的运动。  相似文献   

20.
刘学昶 《大观周刊》2012,(27):278-279
今年,我省迎来新课改后的第一次高考。经过不同层次的培训及三年来的教学实践,我们对于新课程教材不再陌生.并且有了些许自己的感悟。但是.在新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发觉对于高中历史课改的推进与实践.我们还有太多的东西不了解.需要掌握,需要适应,产生了一些困惑。因此,及时总结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和问题.有助于进一步开展新课程的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