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董永钰 《广西教育》2007,(10A):13-14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美称,孔夫子说过:“不学礼,无以立。”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养成的教育,是当前学校德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重要内容之一。《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在学校礼仪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杨秀杰 《考试周刊》2013,(43):135-136
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以往的思想品德教学过于强调让学生接受学习,学生缺乏主动精神与活力,易产生厌学心理。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不仅要通过课堂完成教学任务,在生活中也要处处有教育,时时有教育,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专门针对小学生开设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道德,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新课标下,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更接近生活,更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帮助儿童参与社会、适应社会,奠定基础。作为小学《品德与社会》的老师,作者对这门课程提出教学意见,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在小学3-6年级开设的一门综合课程。作为一门新课程决不是换一本教科书了事,重要的是课程理念的更新。品德与社会课程倡导的基本理念主要体现在:把握课程性质的融合性、综合性;强调学习背景的生活化;突出为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宗旨的公民性。上述三方面的基本理念可以说是《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三块基石,正确把握和理解这三方面基本理念对于我们全面领会《课程标准》精神、组织编写好《品德与社会》教材和今后教育教学改革实验都将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金玲 《福建教育》2005,(4A):62-62
根据教育部颁发的《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课程特征、内容标准及有关规定.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和中国地图出版社组织全国德育权威专家鲁洁教授和四省有关教研部门联合编写的《品德与生活》(1-2年级)、《品德与社会》(3-6年级)己全部顺利通过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并正式出版。  相似文献   

6.
《品德与社会》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其教学目标是发掘学生热爱生活、乐于探究的潜力。教师应引导学生置身于实际的社会情境中,使其在逐步认识和了解社会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激发学生对于生活的热爱。作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工作经验,深入浅出地例谈了《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方法与策略。  相似文献   

7.
余力 《宁夏教育》2003,(5):64-64
指导思想1.以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为基本指导思想。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追求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力求将儿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思考、探索、判断能力的培养及人文、社会知识的掌握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2.注关和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反映学生的需求。从儿童的经验、体验、兴趣出发,将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探究、学会创新和发展作为教材编制的基本方向。教材内容的选择,既要完整、准确地体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又要充分考虑对学生现实生活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及时发现和捕捉教育契机,生成有价值的探究内容,是提高《品德与社会》教学效果的良好途径。以下是笔者的一些教学尝试:一、尊重兴趣爱好。教师若能关注和尊重学生的兴趣,就能及时捕捉教育契机,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在教学《学校里的发现》时,为了让学生更了解我们的学校,我让他们在校园里走一走,看一看,去寻找自己的发现。下课时,一位同学来到我面前说:“侯老师,我们学校环境优美,但缺少一些特色,让我来设计一下,一定会更棒!”我反问:“你行吗?”没想到,他更来劲了,另一些同学也叽叽喳喳提议附和,看来他们对这个问题很…  相似文献   

9.
对六套《品德与社会》教科书从教科书编写的核心理念、内容安排和结构体系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有些教科书存在注重综合性与活动性而知识系统性略显不足,活动内容的组织缺乏逻辑性,主题活动设计不够完善,卡通图片使用过多,文字容量偏少,问题设计与留白设计过多等问题。《品德与社会》教科书编写应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选取有意义的教育内容,体现课程的综合性、生活性和社会性,通过自主的体验学习、探究性学习和问题解决式学习,引导儿童健康向上地生活。  相似文献   

10.
左雪琴 《考试周刊》2014,(89):120-120
《品德与社会》课程以"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为总目标,是实施小学德育的重要途径,对培养学生从小具有良好思想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起着奠基作用。然而,在现实教学中由于各种原因,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教育教学质量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1.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基本特点与教学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的新教材具有呈现方式的交往性特点,应开展学生与文本以及师生、生生之间多元、多维式对话教学;新教材具有活动性特点,应大力实施活动化教学;新教材具有意义生成性特点,应大力开展和推进体验性学习;新教材具有延展性、非固定化特点,应特别注重开放性教学;新教材具有教育观点的渗透性特点,应让儿童在孕育生活感受的同时,伺机对其进行价值引导。  相似文献   

12.
教师在设计《品德与生活》的教学视频必须注重回归生活理-念,从学生日程生活出发,满足学生的生活需要,体现学生个性与自然、社会、家庭的内在整合。为学生打开一条通往生活的大门,使学生在学习与生活的内在联系中整体、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3.
吴惠英 《考试周刊》2015,(3):119-120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必须建立在生活的基础上,是打造高效课堂的途径之一,也是帮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基本方法。作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使用案例阐述对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正>《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性质是在小学低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本课程是根据小学低中高年级学生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形成的需要,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  相似文献   

15.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这两门课,不同于以往的品德课程,它们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有着广阔的国际视野,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课程改革以来,这套教材走进全国九个省区,出版者更是亲身见证了师生对新教材的欢迎之举和喜爱之情,见证了新课程对学生品德发展的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16.
邓永鸿 《教师》2010,(19):83-84
自开展《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实验以来,我们以校训“博学、明理、厚德、求真”为指导,深入开展“开放品德课程.进行明理教育”的实验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具体实施策略是:以构建宽松的课堂环境.培养乐于学习的学生为实验的保障。  相似文献   

17.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改变了过去只是单纯意义上的思想教育这一做法.它的内容更贴近学生生活.紧密地与学生的生活(衣、食、住、行、学习)联系到了一起。它不仅让学生获得了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还提高了学生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对青少年的荣辱观教育。要结合青少年的实际.有针对性地解决青少年在思想观念方面存在的问题。而《品德与社会》这一课程正是以“培养学生学习做人”为核心。所以笔认为“荣辱观教育”的提出,更加凸显《品德与社会》教学的重要性、艰巨性。应把荣辱观教育融人到《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各个环节,笔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9.
《品德与社会》不仅存在很多抽象内容难以表达,教学过程也纷繁多样。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背景下,探索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率势在必行。教学中引入人机交互及可视化技术,把学习任务、抽象内容、复杂教学过程以形象方式呈现,实现学生学习过程、状态信息的采集,开展精确教学,提高互动效率,彰显了信息技术的魅力。  相似文献   

20.
小学时事政治教育因为其内容零散,时效性极强,且搜集难、整理难,系统化、完善化更难,所以在具体落实和实施中存在很大困难。如何把时事政治深入《品德与社会》课堂?作者做了尝试:利用板报、学校小报和《时事画刊》开阔学生视野,创造宽松的教学环境,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抓住时机巧妙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时事政治,不失时机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