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惰”乃“懒、懈怠”也.惰性是人的一种不良行为习性和性情习惯.自从有了“惰”字之后,它一般地都用在人──这个万物之灵的身上,用来表示人的行为特性.然而惰字用在无生命物体乃至万物身上,从物理的角度看也不能说是用词不当,因为任何物体在运动性质上都能体现它的惰性,都有惰的不可磨灭的踪影.翻开英汉词典,惰性一词是用inertia表示的,而惯性一词也是用inertia表示的,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是一词多义,然而用在描绘物体的运动性质上其涵义是相同的.把惰性借喻到无生命领域、对无生命物体的性质给予活生生的、形象…  相似文献   

2.
无效供给,产品创新与两种类型的生产过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供给和需求具有平衡的内在可能性,但这种平衡可能性在下述两种条件下会遭到 破坏:一是储蓄大于投资;二是某种产品的供给量大于社会需求的绝对饱和点或相对饱和点。.前者导致有效需求不足性生产过剩,后者导致无效供给性生产过剩。解决前一种过剩的方法是刺激需求;解决后一种过剩的方法在于社会维持足够高的产品创新速率,从而保证有足够的产品更新速度以及生产与消费“宽度”的及时拓展。  相似文献   

3.
《边城》病句例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用词不当1.就决定了同茶峒地方离开。(27页第29行)这里“同”字很明显应改为“从”,这是介词使用不当。2.靠近了祖父身边去。(26页第10行)“了”与后面的“去”搭配不当,此处应为“到”。3.在职务上毫不儿戏的老船夫。(25页第23行)“职务”一词,从语言习惯看,它与政治权力地位有关,此语言环境不适合用这个词,将它改为“岗位”更恰当一些。二、顺序不当二、顺序1.翠翠在成熟中的生命,觉得好像缺少了什么。(24页第10行)这个句子的主语是“生命”,谓语是“觉得”,很明显主谓搭配不当。可将它改为…  相似文献   

4.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生活是文学的源泉。要想写好作文,就得做生活的有心人,记录下身边瞬间出现的闪光的字词句段,来丰富自己的作文语言。 一、记住闪光的字 一字千金,如王安石的“绿”;贾岛的“敲”。有一次听几个女生议论男同学的长发,其中有人说:“看他的耳朵都藏到头发里去了。”这里的一个“藏”字,多么含蓄地道出了头发之长。 二、记住生动的词 在秋天的一个集日上,我问家乡人秋收得怎样了,回答说:“割透亮了了”这里的“透亮”一词,简单明了,说没割完又快割完了,说割完了还没割完.准确而生动.且流露出喜悦之情,富于感…  相似文献   

5.
陕北绥德话属晋语五台片。绥德话由“日”字打头而构成的语词比较丰富。“日”是由禁忌词“日”虚化成的一个无实义的语素。它的本字为“入”字,在书面语中多写作“日”,是同音假借字。“日”头绥德话一般读[],个别词中有人又读[](即“进入”之“入”的音),可证它来源于“入”字。 “日”头语词多为贬义词,含有不满意、看不起、讨厌、憎恶等感情色彩,在句中有加重语气的作用。“日”  相似文献   

6.
不知从何时起,“秀”一词在各行业时髦起来。如“时装秀”、“模特秀”、“车展秀”……。翻翻字典,方知“秀”指秀丽,妩媚优异,最佳等解法。如此说来,在时装,模特等展览上使用“秀”字无可厚非,而“作秀”一词也更显时代感和创造性。但如果把“作秀”…词搬到课堂上,笔者却觉十分不妥。  相似文献   

7.
在汉语研究领域,“同源字”与“同源词”两个概念确切的内含和外延,目前并没有明确的界定。人们为同源词或同源字所下的定义,往往字、词不分,把这两个概念等同起来。本文认为,讨论同源词。应该从词的音与义出发,而讨论同源字,则必须从汉字的本体——字形出发;同源字与同源词尽管有时候在字形上具有重合关系,但是,却是两个性质根本不同的概念,不应该混而不别。本文从汉语与汉字的关系、从汉字的构意性质、汉字的孳乳过程等几个方面,分析了汉语同源字与同源词之问的本质上的区别,从而对这两个概念进行了界定,并进一步分析了同源字与同源词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国际游资内流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游资又称“逃避资本”,俗称“热钱”,是延伸到国际问从事谋利活动的国内短期资金、跨国公司手中掌握的流动资金以及一些短暂闲散或过剩资金、国际银行拥有的短期资金及外汇信贷业务资金、各国国际储备资产的保值性运用的部分资金、大量涌现的各种投资基金及其他专项基金等共同构成的、并无特定用途的流动资金。它具有便于接受、流动性强的特点,能迅速从一国转移到另外一国、扩散通货膨胀病毒、生产过剩以及其他经济病症,在一国货币动荡或金融市场比较脆弱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9.
“浑沌”一词的释义各种版本多是意向性的,玩味其释义的依据常人则更无可确知。加之典籍所用文字,仅有已经多次变化之语义缘故。本文从“军”声、“屯”声人手,从字族角度对“浑沌”一词自然语义作了一番试探,得出从“军”声字有“圜围”义,“屯”字本义即“难”,“难”义废。又“屯”或作“纯”,由“纯”义引申出“聚全”义。与《集韵.混韵》所释“浑沌”,“元气未判”相吻合。  相似文献   

10.
“一字立骨”也称“一字经纬”,它是指以一个字、一个词或一个凝练的短语作为构思的焦点——立意的根本.行文的线索,统摄整个文章的结构。巧妙地运用“一字立骨”的写法.可以把零散的材料组织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把纷繁复杂的内容归拢集中到焦点上,从而使文章线索明晰、结构缜密、主旨凝聚。  相似文献   

11.
语文练习题     
、扮口J.,.,昭”2 .Qq Bb Da Hh Mm 3 .Aal习Hli NnV犷w三年级一、在大、小写字母排列完全正确的一组后面画“训”。 1 .Ec苍刃*、工lMw Tt()二、按要求照样子写两个意思相近的词。 1.以“勤”字打头。 例:勤鱼勤_勤_ 2.以“然”字收尾。 例:突然然然三、照样子写句子。三个小伙伴坐在磨台_上晨读草坪上爷爷织毛衣 五年级 一、按不同的结构把下面的字分成两类,并将其中笔画一样多的字挑出来。 呈棱范渊黎毅扯宇抛 ()结构的字: ()结构的字: 其中,笔画一丰羊多的字: 二、把书面语改成口头语。 恐惧()仿佛()呈现() 目眩()船舷()昂首() 三…  相似文献   

12.
营造语文课堂浓浓的语文味,以无穷的韵味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增智怡情,是语文教学的最美境界。一、含英咀华,咀嚼语言的意蕴文本语言一字一词都传神,一标一点总关情。教学中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涵咏字词,至关重要。笔者在教学《荷花》时,关注到“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其神其韵。都因一“冒”字。然而“冒”字虽内涵丰富.却不易为学生所感悟。为了激活学生的思维.我启发学生思考:“冒”字还可以换成哪些意义相近的字眼?在学生七嘴八舌的回答中,长、钻、探、伸、露、冲等一系列的字被提了出来。  相似文献   

13.
谈谈北京市小语课本中“字词句”的编排意图宁德琮(续第3期)二、学词部分本市新编小学语文课本第一至第四册中编排了“看图学词”和“读句子学词”的内容,共16课。编排这部分教材的目的是:1.使学生从感性上认识词,初步建立词的概念。学生开始学习语文,就要学词...  相似文献   

14.
一堂精彩的语文课。我认为就两点:一是“太学生了”.二是“太语文了”。“太语文了”和“太学生了”都聚焦一个“太”字。精彩的语文课,妙就妙在这个“太”字上。“太”字最早源于“太极”一词.是“大”与“、”(表示“小”)组合而成的汉字,  相似文献   

15.
近二十年以来,“下浮”一词频频见于报端,以至许多汇集新词新语的字典辞书竞相收录,最近发行的第5版《现代汉语词典》也增收了这个新词,释义为“(价格、利率、工资等)向下浮动”。《现代汉语词典》的增收,标志着不仅是使用,而且研究也正式承认了它的新词地位。如果单纯从“下浮”一词中的“浮”字来看,它的基本意义当是“在水面漂浮”,既可表示静态的“停留在液体表面”,又可表示动态的“自液体的内部上升到液体的表面”。在意义上与“浮”字相对的是“下沉”的“沉”。  相似文献   

16.
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辞书中,所收的字按音序排列的是( ) ①《汉语大字典》 ②《辞源》 ③《经传释词》 ④《康熙字典》2.要想查阅“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中“恁”的 意义,最适合的辞书是( ) ①《词诠》 ②《经传释词》 ③《经籍 诂》 ④《诗词曲语辞汇释》3.“三十六字母”按发音部位的不同分类,其中,“牙 音”指的是( ) ①帮滂并明 ②见溪群疑 ③影晓匣喻 ④端透定泥4.下列各组字中,属于双声联绵词的是( ) ①匍匐 ②盘桓 ③络绎 ④仓庚5.按照“六书”的原则,下列各组字中,全部属于形声 字的一组是( ) ①救…  相似文献   

17.
一些同学,经常混淆“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这两个术语,可能因为这两个概念都是四字短语,都以“表”字打头吧。其实,这两个概念差别很大,虽然不是“老死不相往来”,也至少一个在张庄,一个在李庄。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中“语言因素”其内容是很丰富的,这里就几个主要方面发表自己的一孔之见。一.正音辨字。正音、辨字的工作,必须在词的单位上进行,避免从一个个单独的字来着眼。例如“行动”“行为”的“行”与“银行”“行列”的“行”。“会场”“开会”的“会”与“会计”的“会”……这一类的读音,  相似文献   

19.
词是中国抒情诗中的一种特殊样式,与中国四、五、六、七言诗的整齐句式不同,它主要是以长短句来组织成篇的.词是长短句式的格律诗. 词的长短句中,从一言到九言都有,在句法上也有特殊形式.其中一言句的,如《十六字令》的首句即是.像蔡伸的《十六字令》开头是一“天”字.二字句的,如《满庭芳》下片的首句即是.像苏轼的《满庭芳》(“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下片开头是“云何”  相似文献   

20.
三年级学生初学写作文,既存在“无话可说”,又存在“无材料可写”的问题。那么,作为三年级的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有话可说”,“有材料可写”呢?下面以小语第五册《观察一处景物》为例,谈谈从词着手。从词到句.从句到段,从段到篇的作文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