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姚海蓉 《教学随笔》2014,(22):153+110
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华传统文化对小学教育的重要意义,说明探讨将中华传统文化渗透入小学教育之中的必要性,接着从教育管理、校园文化建设、学生德育教育工作三方面阐述将中华传统文化渗透入小学教育之中的方法,最后说明了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渗透教育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希望本文能够为小学教育的发展以及中华传统文化在基础教育中的弘扬提供帮助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至少包含书写技能教学、文言文阅读技能教学。这两项技能,不是针对少数学生的“特长”培养.而是面向全体的技能教学.就像学习“广播体操”一样,人人过关。目前最紧要的问题是,广大语文老师在继续教育中只注重“教学艺术和教学方法”的学习,忽略了自身语文技能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3.
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至少包含书写技能教学、文言文阅读技能教学。这两项技能,不是针对少数学生的"特长"培养,而是面向全体的技能教学,就像学习"广播体操"一样,人人过关。目前最紧要的问题是,广大语文老师在继续教育中只注重"教学艺术和教学方法"的学习,忽略了自身语文技能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9,(76):54-55
当前素质教育背景下,传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弘扬民族精神、创造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在现阶段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教学相结合的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导致传统文化的传承难以收获理想的效果。因此,语文教师需要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素材的指导作用,结合时代发展的趋势与教学需求,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教学活动,在课外拓展活动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教育,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教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6,(97):40-41
在小学阶段发扬传统文化,写字教育可以成为一条有效的传播途径,是发扬传统文化不可忽视的纽带。本文以小学写字教育为例,探究为什么写字教育不能被充分利用,以及如何采用有效的途径将传统文化融入写字教育。  相似文献   

6.
劳动教育可以树德、增智、强体、育美,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途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新时代劳动教育提供思想文化支撑和动力支持,在小学劳动教育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7.
我国传统文化一直以博大精深深受世人赞扬,为防止本土文化与精神被世人所遗忘,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精神,小学语文教学应发挥自身作用,落实"文化传承,从小做起"的理念。本文通过分析传统文化融入小学阶段语文教育中面临的困境,探索传统文化融入小学阶段语文教育中的有效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小学生心智尚未成熟,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了解思想品德的内涵,对世界有正确的认知。中华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承五千年来的精髓,无论是对于小学生日后发展的指引,还是小学生当下饱含道德意识、规范道德行为,都具有指导作用,所以教师应当积极研习中华传统文化,并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利用,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努力。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首先主要分析了中华传统文化运用在小学思想品德课堂中的意义与价值,同时阐述了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提出在小学思想品德课堂中如何运用中华传统文,意指利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把中华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1.
牛永丽 《科教导刊》2021,(3):165-166
德育一直都是我国教育的重要内容,小学应当根据小学生年龄段特点,有机融入德育教育,让小学生从小就能够受到良好的品德修养的熏陶.同时我国传统文化中有非常丰富且优秀的德育思想,比如诚实守信、尊老爱幼、爱国主义、自强不息、和而不同、自尊自爱等传统美德,因此教师可以在德育教学中融入优秀的传统文化,既可以增强课堂内容的趣味性和丰富性,还能够通过古今对比,让小学生喜欢上中国传统文化,培养良好的品德素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12.
和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其产生源自远古先民在与大自然接触的过程中形成的宇宙观、自然观和巫文化.和谐思想逐渐渗透到儒、释、道等文化领域,成为统治者认可并推行的规范社会成员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思想观念.和谐思想博大精深的内涵为当下我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3.
乡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乡土文化在思想道德、伦理价值、审美趣味、生活习俗等方面,蕴含着多重内涵和德育价值。在国际化、信息化背景下,开发乡土文化德育资源,丰富校本德育课程,对中小学自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帮助学生在生活环境中培养良好道德品质,促进德育工作校本化、特色化建设,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但同时既有精华又存糟粕。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以“和合”文化为底蕴,是当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依托。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世界各种思想文化交融激荡的今天,如何把民族优秀传统道德文化与大学生良好道德素养的培育结合起来,增强我国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创造出符合时代精神的民族和谐新文化,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重要的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顺应自然、天人合一”、“崇德尊札、贵中尚和”、“重义轻利、诚信守诺”、“形神相亲、表里相济”的思想观念潜藏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和谐意蕴.深入发掘传统体育文化和谐意蕴的潜在价值,努力做到古为今用,对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遏止竞技体育出现的不和谐现象、引导人们形成身心和谐发展的整体健身现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文章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首先,要注重趣味教学,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其次,要注重日常教学渗透,实施深入人心的传统文化教育;最后,要开展经典诵读,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相似文献   

17.
重视伦理道德教育是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主要表现在德育首位、德育先导观念的确立,伦理道德教育内容、方法、教材体系的逐步完善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张伊 《数字教育》2019,(1):57-62
"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与核心,"美"是教育的品质与目标。普陀小学将"和美"作为学校鲜明的文化特色和个性形象,以"新东方1001夜"故事为载体,创新学习方式,致力于打造"一个有故事的学校",以"儿童立场生活眼光故事表达"为课程理念,通过学习文化故事,根据学生不同年龄、不同年级,梳理出不同的课程内容和目标要求,创新学习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寓教于乐的主题教育活动,让传统文化焕发蓬勃的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19.
严考亮 《中国德育》2007,2(10):49-51,72
格言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具有丰富的道德教化内涵,大致包括立志修身、惜时勤学、交友处世、治家爱国等内容。以格言楹联开展学校德育,可以培育学生健康人格,振奋学生民族精神,促进学生一心理健康,增强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20.
传统文化与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世界范围内实现现代化的今天,中国的高等教育也在不断地向现代化推进。要实现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必须正确理解现代化的本质含义,从中国的国情出发,特别是从中国深厚底蕴的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扬长补短,走自己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