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也许父亲真的对孩子“狠”了一点,但他狠下心来的“冷漠”,却造就了“我”今天独立自强的性格。原来,父亲把“我”当成一棵树,  相似文献   

2.
我对父亲这个角色的了解,多半来自我爸爸。在我的印象中,“父亲”是个看似熟悉却又陌生的字眼。父亲早在我13岁时就已过世,但他生前的点点滴滴在他去世之后,逐一浮现在我的脑际。他是我们家庭的精神堡垒。  相似文献   

3.
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会出现很多“重要他人”,可能是家人、同伴或者老师。在我的成长中,对我影响最大的是我的父亲,他是我成长中的“重要他人”。他对我的性格形成起着重要作用,他是我的模本,在我成长中都可以找到父亲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父亲抛弃了我们母子孩提时代,母亲便告诉我:我的父亲是个坏人,在我降生一年后他便抛妻弃子,远走他乡,他是我们母子俩的叛徒。我的家乡土地贫瘠,人民生活困苦。我的母亲是一个苦行僧般的人,她性格倔犟,不苟言笑,仿佛生  相似文献   

5.
新闻月评     
◎专制式教育扼杀儿童创造力《新华社每日电讯》2006年7月4日萨乌尔已经40多岁,性格懦弱,不善交际,碌碌无为。“他为什么会这样?”萨乌尔的父亲悔恨地说,“因为我是个完美主义者。我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品学兼优,永远是个完美的人。”萨乌尔的父亲事后回顾发现,他过高的要求让儿子  相似文献   

6.
《新华社每日电讯》2006年7月4日萨乌尔已经40多岁,性格懦弱,不善交际,碌碌无为。“他为什么会这样?”萨乌尔的父亲悔恨地说,“因为我是个完美主义者。我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品学兼优,永远是个完美的人。”萨乌尔的父亲事后回顾发现,他过高的要求让儿子失去自信心,缺乏安全感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7.
三次流泪     
弟弟叫大鹰,但他性格里一点也没有鹰的桀骜不驯。幼时的他沉默而温顺,我从来没有想到过,这么一个沉默寡言的男孩,会给我带来那么多感动。7岁那年,一天,父亲买来装饰板钉在家里吃饭的旧木桌上,好让它看起来新一点。父亲走后,我便好奇地拿手去抠,突然,脆脆的装饰板被我掰下来一大块,我吓坏了,不等父亲回来就一个人怯怯地跑出去了。中午回家,父亲的脸好严肃,拍着桌子问谁干的好事。弟弟低着头说:“不是我。”父亲又是一声吼:“不是你难道是姐姐不成,上午就看你拿个小铁锤瞎捣腾,小小年纪不学好,干了坏事还不承认。”父亲的鞭子在手里颤抖,他瞪…  相似文献   

8.
有一对双胞胎,他们两个什么都像,只是性格不同。哥哥的脸上总是挂着笑容,是个十足的乐天派;弟弟则整天愁眉苦脸的,是个悲观主义者。一家人为了这对性格走极端的儿子伤透了脑筋。正巧,这俩兄弟的生日眼看快要到了,他们的父亲决定趁这个机会改变他们的性格。生日那天,父亲送给他们一人一盒礼物,哥哥迫不及待地拆开礼物,兴奋地从里面拿出了他的生日礼物———两根普通的鞋带。“多漂亮的鞋带呀!爸爸,给我点时间,我一定会找出您把鞋子藏在哪儿的。”看着兴高采烈的大儿子,父亲摇了摇头,然后转向他的弟弟:“快打开看看我送你什么…  相似文献   

9.
我的父亲     
八年前的这个时候,父亲永远地离开了我们。那年,他才三十九岁。 那个夜晚,满天的星星,很美。然而弥留之际的他身边却没有一个亲人,因为病发作得太突然了。同室的病友后来告诉我们,他一遍遍地唤着我和母亲的名字,泪流满面。每每想到这些,我都不禁潸然泪下。在我的记忆中,他从来就没掉过眼泪。 父亲个子并不高,但显得很魁梧,厚实的肩头,是我常常熟睡的地方。他走起路来,步子很大,但稳健,幼时的我曾经最讨厌和他一起上街,因为我即使小跑也跟不上他。父亲严厉,常骂我“朽木不可雕也”,但却并不刻板,高兴时总爱用胡子扎得我脸上辣辣的疼。他似乎什么都会,以至我小小的心灵中总觉得他是个“万能爸爸”。 父亲是一家—千多人的工厂的头儿,工作很忙;绝少时间陪我们。那时的生活并不宽裕,但我常以为自己拥有最幸福的家庭。母亲有时会责怪他把家当作旅馆,  相似文献   

10.
潘强(化名)曾是我们班的“问题学生”之一,也是令我比较头疼的学生。他的母亲是外地人,经常回老家,父亲又忙于工作,对其疏于管教。在缺少爱和呵护的家庭环境下长大的他,性格孤僻,易冲动,  相似文献   

11.
他是父亲     
“就让他住在我们宿舍,我们可以两个人睡一张床。”宿舍的七个姐妹说。“可你们是女生宿舍呀。”刘老师说。“那又怕什么,他是父亲。”大家异口同声地说。虽然我是家里唯一的女孩,然而,父亲好像从来没有显出特别的喜欢来。等到上了初中,看到别人的父亲殷殷地关怀女儿,心里便有了比较,认为我这只知道春耕秋收的农民父亲不懂得什么叫“爱”。小学和初中在父亲的不经意间过去了,上学和放学就像他出工和收工一样,只是顺其自然的事。他不关心我的学习亦如我不关心他的收成。学习和收成原本没有太大的联系。可是,我考上了县一中,这就意味着父亲的…  相似文献   

12.
永诀     
“我要回丹麦了,儿子。打电话来只是想告诉你,我爱你。”这是父亲打来的最后一个电话。在半小时内,他把这句话重复了七遍。我没有认真领会这句话的潜在涵义。我听到了他的话,但没往心里去,当然不明白其中的深意。我一直坚信父亲会长命百岁,因为我叔公就活到了107岁。我没想到妈妈的逝世会让他悲痛至此,体会不到父亲独守“空巢”有多么孤独,也没有意识到他众多好友的早早辞世更平添了他的寂寞。他一直要求我们几个兄弟生儿育女。好让他抱上孙子,不再百无聊赖。但我总是借口“生意太忙”,并不真正理会他的话。  相似文献   

13.
父爱无声     
十三岁那年,我的叛逆性格逐渐显露,以前的惟父命是从竟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父亲是个极刻板严厉的人,从小就没觉着他对我怎么亲热过,总是沉着一副冷冷的面孔,虽然我是他惟一的儿子。后来听母亲说,很小时父亲倒是喜欢逗我玩的,只是我开始懂事后,就不再与我“没大没小”,可能怕少了他做父亲的威严吧。青春期是最具反叛的,我开始跟父亲做对。他说我学习不认真,我不理他,作无所谓状;他让我干什么事要利索,我故  相似文献   

14.
王月萍 《现代语文》2007,(3):100-100
语文评优课正在进行,执教的课文是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们家的男子汉》。无独有偶,几位开课教师不谋而合,都讲到课文第一、二两个小标题“他对食物的兴趣”和“他对父亲的崇拜”主要表现一个孩子的个性特点,第三个小标题“他对独立的要求”主要表现一个男孩子,一个要求独立的男人的性格。我当时听了很是纳闷,文章题为“我们家的男子汉”,总共五个小标题,怎么倒有三个小标题主要表现一个孩子的性格特点了呢?问执教老师,他们告诉我:教参上就是这么写的。  相似文献   

15.
父爱     
我的父亲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没接受过多少文化教育,我们家也不富裕,但父亲给我的爱一点儿也不逊色。他从不溺爱我,我做错了事,照样挨批评。对此,我能理解,做错了事,也甘心受罚,但有一件事,却使与父亲有了“代沟”。  相似文献   

16.
小时候,父亲对子女要求很高,尤其是从他骨子里流淌的做人道理,不时地在温暖着我们。可是,当时我并没有十分在意,有时反而怪罪父亲。幸亏父亲的那次责罚,我才猛然惊醒。那是我上小学五年级的一天傍晚,父亲从市里回到乡下。父亲当时很辛苦,忙了城里的事,还回乡下做农活,今天是抽空赶回来的。我刚写完作业,想出门玩一会儿。父亲说:“快给我买包烟去。”“你叫翠萍去,老子不干。”我小声嘀咕道。翠萍是我姐姐,我喜欢与她攀比。“你说‘老子’?”性格耿直的父亲伸出巴掌就朝我屁股打来。当然了,我机警得很,撒腿就跑。可父亲并没有就此罢休,跟着就…  相似文献   

17.
梁思礼长得酷似父亲梁启超,被亲昵地称为“老白鼻”(即老Baby)。梁思礼是梁启超51岁得子,视若珍宝,梁思礼说:“父亲生前曾许了个愿,60岁后不再从事社会活动,要专心致志地教育孩子,可惜他56岁便撒手人寰。父亲对我的直接影响较少,但他遗传给我一个很好的毛坯,他的爱国思想通过我的母亲及他的遗著使我一生受益。”梁启超有3个儿子是中国院士。其中,  相似文献   

18.
憨憨的继父     
我十二岁时父亲就因病去世了。从我记事起到那时,根本找不到关于他对我慈祥仁爱的片断。父亲脾气暴躁又重男轻女,偏偏我们三个都是女孩儿,为此他心有所怨,常常对我们又打又骂。他的残暴让我们本应快乐多彩的童年充满了阴霾,更让我们对他又恨又怕,同时错误地认为“天下父亲一般黑”。父亲走了,留给我们一个一贫如洗的家。羸弱的妈妈无法撑起沉重的家庭负担。为了不再过眼前捉襟见肘的日子,更为了不让我们因贫穷而辍学,妈妈带我们改嫁到了现在的家。继父是个沉默寡言的人,近两年与别人共同承包着一片近百亩的果园,收入可观。但不知什么原因,他…  相似文献   

19.
我家是不折不扣的“球迷之家”。哥哥、弟弟和我都是铁杆足球迷。但和父亲比起来,我们又只能算是业余球迷了。惟有父亲,才是我家的“职业”球迷。 父亲起初是个足球盲,之所以后来成为“没有足球就吃不下饭”的超级球迷,完全是因为受我们兄弟三个熏陶的缘故。因为父亲起初不懂足球,所以也就特别不爱看足球比赛。而且不光自己不爱看;就连我们兄弟几个要看时他也往往不肯调换频道,说什么“老是不进球,踢来踢去有啥看头”。在他的眼里,好像看足球比赛就是看进球,至于战术的运用、整体的配合等都不重要。  相似文献   

20.
枷锁     
你准备什么时候剪头发?”父亲以一种冰冷的口气问我。我们坐在后院的门廊里,彼此盯着对方。我知道我想说什么,“我想剪的时候。”但我却说:“我不知道……”“你看你那邋遢样儿。”说这话的时候,他的嘴一撇,他这个原本十全十美的儿子又添了坏毛病。“我喜欢这么长。”我平静地急辩道,摸了摸我的头发梢。要是我抬起点头,头发就正好擦着我的衣领,根本没多长,但这足以让父亲生气。他每两个星期理一次发。“但那也看着不顺眼!”我急辩说(在我认为安全的限度内),我觉得好看,我第一次对自己的头发这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