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人职匹配理论是用于职业选择与职业指导的最经典性理论之一.其基本思想要求进行职业选择时,需根据个体的个性特征来选择与之相对应的职业方向或类型.职校生要正确地选择职业,应依据这一理论,选择正确的方法与途径,即客观地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发挥个人素质中的优势,做到扬长避短;认清自己的兴趣所在,选择与之相匹配的职业;分析社会发展趋势,准确把握未来劳动力市场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简历上的求职目标要和自身特质相匹配,并通过对实践经历、获奖情况、职业技能、自我评价等方面的描述,证明自己能够胜任目标岗位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4.
关于人职匹配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最优的人不一定与岗位最匹配,与岗位最匹配的人是最合适的人。人职匹配是人力资源最优配制。即职得其才,才得其职,人职匹配,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5.
人职匹配理论以个性心理学和差异心理学为理论基础,其理论前提是承认人的个性结构存在着差异,这些个性差异适合于不同的职业,人们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可以找到合适的职业,达到人职匹配的目的,以获得个人需要、兴趣及心理的满足,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力。这一理论包括以下几个派别:一、特性-因素理论该理论由美国的帕森斯初创,由威廉森所发展。“特性”是指被指导者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因素”是指职业的用人要求。该理论认为,每一个体都具有独特的能力和特质,不同的职业岗位需要不同特性的人,心理测验可以获得对个体特性的认识,以使个体找到最能体现和发挥其特性的工作。根据这种理论,职业指导者首先要  相似文献   

6.
人职匹配既是职业指导的基本原则,也是这一原则指导下的求职行为。20世纪初随着职业指导在美国兴起,人职匹配被提出,其后经典人职匹配理论逐渐形成。20世纪90年代后,人职匹配开始走向衰微,或者说融入到更为复杂的职业生涯决策理论与方法之中。人职匹配对人与职业的关系进行了特殊的揭示,并且也是个体实现自身价值的前提条件和企业提升人力资源配置效益的基本途径。当然,人职匹配也存在技术基础的局限,时代的局限和地域的局限等。人职匹配与当代职业教育之间存在一种微妙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前大学毕业生在选择职业时相对较为盲目,不知道毕业后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造成了毕业生找工作时乱投简历,不少人找到工作后于不了多久就匆匆"跳槽",而且频频"跳槽"的现象.用人单位埋怨,学校叹息,毕业生沮丧.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是大学生不了解人职匹配的理论,不知道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捱.本文通过事实分析,提出应当将人职匹配理论引入大学生择业教育,让大学生通过掌握人职匹配理论,正确认知自我,合理规划职业人生.  相似文献   

8.
人职匹配是现代职业指导理论的基本理念和出发点,主要涉及职业兴趣、取业能力倾向和职业人格方面的匹配。对已有人职匹配理论综合分析后,提出建立基于能力倾向的人职匹配理论。应大力发展有关能力倾向的客观性测验,并建立能力倾向与职业岗位之间的对应关系。在职业选择或专业选择中,应首先从能力倾向出发,兼顾职业兴趣、职业人格和职业价值观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人职匹配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职匹配是职业生涯发展理论的核心,人职匹配思想不仅有助于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个人与社会价值的最大化,而且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分工导致职业分化,职业分化必然引起从业者的收入与个性差异,而差异正是和谐的逻辑基础。  相似文献   

10.
高技能人才紧缺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招生制度不合理,不仅促使很多青年不愿报考职业学校,而且,不按照动作技能要求选拔学生,以致有些学生学习一辈子也成不了高级工。建议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职业学校单独招生,并按照人职匹配原理选拔学生,以便能更多更快地培养高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的年轻化又能吸引更多青年成为技术工人。按人职匹配原理选拔学生的根本优点是实现人尽其才,对国家和个人都有利。  相似文献   

11.
人职匹配的职业规划方法被认为是职业指导的基本原则,在高校职业规划教学中得到普遍的运用,但目前大多数大学生在运用该方法时却碰到诸多障碍。本文首先介绍了人职匹配的职业规划方法,接着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指出,自我探索陷入困境、难以逾越父母意志、忽视价值观探索等,是阻碍大学生拟定一份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书的三大障碍。文章最后提出了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克服以上三大的障碍的一些措施,以期促进高校职业规划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在职业指导百年发展历史中,产生了多种指导理论。其多偏重于对“人”在职业中相关心理问题的研究,而缺少对职业存在模式、职业演化发展规律、“人一职匹配”本质特征等“职业”问题的研究。因此,需要在引入职业研究成果基础上,通过对传统理论的整合,构建包含对“人”的分析、“职”的分析和“人一职匹配”演化发展过程分析在内的新的职业指导新模式。  相似文献   

13.
大学毕业生要做到正确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需坚持人职匹配原则,这样才能实现“想做,适合做,能做,做得好“,最终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才。  相似文献   

14.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主要表现为:一方面是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另一方面是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才。大学生就业难究其实质是人职不匹配造成的矛盾。积极搞好学校就业指导体制建设,关注学生需求,发挥网络优势,增加学生的主动性和政府的监管责任有利于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  相似文献   

15.
人职匹配理念在大学生就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主要表现为:一方面是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另一方面是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才。大学生就业难究其实质是人职不匹配造成的矛盾。积极搞好学校就业指导体制建设,关注学生需求,发挥网络优势,增加学生的主动性和政府的监管责任有利于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  相似文献   

16.
在高校育人工作中,提升学生专业能力、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与职业岗位的契合性,无论是对于强化学生就业竞争力还是对于提高学生就业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对人职匹配理论作出概述的基础上,对人职匹配理论的多元价值以及人职匹配理论指导下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工作优化路径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以期能够促使大学生职业素养与社会人才需求、岗位胜任能力要求实现良好对接。  相似文献   

17.
英语读物含有相关的社会、文化知识的信息,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语言意识和交际意识。为此,教师可为学生选择合适的读物。选择英语读物应注意语言意识和技能培养,选择具有相关的文化知识信息输入的读物,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语言意识和交际意识。  相似文献   

18.
英语读物含有相关的社会、文化知识的信息,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语言意识和交际意识.为此,教师可为学生选择合适的读物.选择英语读物应注意语言意识和技能培养,选择具有相关的文化知识信息输入的读物,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语言意识和交际意识.  相似文献   

19.
人职匹配理论是将个体独特的人格特征和能力特点与社会某种职业相关联,以求达到人与职业之间的合理匹配。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引入人职匹配理论,开展个体特性评价和职业因素分析并进行分类,以指导各类型学生的职业生涯设计,对于提高学生职业素质,使之充分、顺利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许正荣 《广东教育》2009,(11):60-61
本文立足实际工作,对人职匹配理论在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中的应用进行比较深入的探讨,以期有助于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