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戴季陶与戴季陶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共论客戴季陶,是国民党反动派的一位臭名昭著的理论家。他的起家资本,就是反动的戴季陶主义。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开始时,戴季陶是民族资产阶级右翼的代表,具有反帝和反共的两面性。“举起左手打倒帝国主义”、“举起右手打倒共产党”,这两句话,生动而深刻地描绘了这类人的阶级性格。随着革命运动的深入发展和中国共产党在全国人民  相似文献   

2.
也谈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学论与课程论并非是平行发展的,教学论较课程论根基厚实一些,理论体系更完善;教学论经历了“求善”、“求真”到既“求真”又“求善”并在两者之间保持张力的过程,课程论是以“求善”为背景产生的;课程论与教学论应是平行的两个分支,目前,两者正处于分化期;现代教学论将从知识教育论转向主体教育论,课程论将逐步进行课程论的本体与方法论研究。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林之达教授的“传播的两级效果论”进行了历史性的深入探讨,并同前人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比较,从而达到更为深刻理解“传播的两级效果论”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曹丕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位以文论家的主体意识和自觉精神开展文学批评的文论家,他的文学批评思想主要集中在“品评才性”上,也就是对作家作品的批评上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文人”论,也就是作家论。曹丕的“文人”论受儒家和道家及汉魏时期“才性”论与人物品鉴的影响,着重对“文人”的“才性”进行品评。其二是“文气”论。曹丕的“文气”论直接受到儒家和道家关于“气”的思想影响,注重探讨作家作品的生命内涵与生命特质,具体而深入地解释了“气”在文学创作及文学作品生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知论是张载心性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张载的知论包括见闻之知、德性所知、诚明所知三层结构,都属心之功用。德性所知对见闻之知具有优先性,见闻之知对德性所知具有启发性;德性所知是道德层面之知,对应贤人境界,诚明所知是超道德层面之知,对应圣人境界。张载将认识论与工夫论紧密结合,对儒家知论进行系统建构,从“知礼成性”的角度为儒者“学以成圣”提供了工夫路径。张载批评了佛教摒弃见闻之知,在指出佛教是“诚而恶明”“得天遗人”的同时,提出儒者是“诚明两进”“天人合一”。张载从知论的角度为儒家抗衡佛教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6.
任何学习理论都需要清晰的知识建构机制作为底层逻辑,当前较新的成就是基于皮亚杰“两个范畴”说给出的解释,但“两个范畴”的运行过程仍需继续澄清。实际上,皮亚杰晚年提出的“态射—范畴”论解决了这一问题,但因学界未能将“态射—范畴”论与“两个范畴”说之间建立联系,因此该理论仅被视为一个心理学思考而未能对教育产生更多的指导。针对此问题,文章首先对“态射—范畴”论的基本思想进行把握,疏通“态射—范畴”论与“两个范畴”说的关系并借此使其与学习者发展相联结,构建起完整的知识建构机制理论体系,继而将其映射到教育领域,给出了关于知识观、学习观和教学观的新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历史已经进入 2 1世纪的时候 ,为了适应和满足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教学的需要 ,必须对“传统形态”的“马列文论”教材进行改革和创新 ,建设“当代形态”的“马列文论”。“传统形态”的“马列文论”教材 ,主要的弊病在于存在着“对外”和“对内”的两个“封闭性”。因此 ,建设“当代形态”的“马列文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打破这种“封闭性”。目前 ,此项工作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加强对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理论环境”的阐述 ,把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放在西方现代思潮之中进行研究 ;二是重视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丰富性及其发展过程中的诸多环节 ,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之外的马克思主义“著作家”理论成果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知识分子”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的热点问题,“知识分子”在西方有两个起源:俄国起源与法国起源。西方近现代著名“知识分子”理论主要有班达的“精英知识分子论”,葛兰西的“有机知识分子论”和索维尔的“制造观念知识分子论”等。本文对这三种知识分子理论进行梳理与分析。通过了解对“知识分子”多元的阐释研究,希望能对“知识分子”的进一步研究有启示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文章讨论了巴赫金文论中的“艺术中的技术”概念。从巴赫金文论整体的角度出发,论文首先对其文论的“三个层面”和“两种倾向”进行了分析,从而给“艺术中的技术”概念在巴赫金文论中的地位进行了定位;着重分析了“艺术中的技术”概念是如何提出并如何发展成“超语言学”理论和“超技术(语言)”批评的。  相似文献   

10.
从今年三月一日到五月二十四日,《光明日报》的《经济学》专刊就《资本家如何发家?资本家的监督与指挥生产算不算劳动?》等问题开展了十次讨论,共发表了二十八篇文章.现将讨论的主要内容简介如下.一资本家"劳动起家"论的反动本质这次讨论是从刊登武汉大学经济系一年级学生对这个问题的课堂讨论才开始的.在讨论中,有人提出了资本家"劳动起家"或"勤俭起家"的主张,认为:(一)"起家"是发家的基础,资本家起家是靠劳动、靠勤俭为办工厂准备了垫支资本;  相似文献   

11.
在学理上,传统学者认为“道义论”和“功利论”相互对立,这是西方近代以来伦理学思想的两条主线。然而,“道义论”和“功利论”是一个问题的两个层面,它们统一于人的价值,二者的统一是社会和谐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12.
关于“言”、“意”关系问题的论争不外乎两种意见,即“言不尽意”论和“言尽意”论。其中“言不尽意”论对文艺理论产生的影响一直在文艺理论界和美学界受到重视。而从逻辑思辨角度来考察“,言尽意”论对文学理论的发展同样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文赋》的理论思想不仅受到“言不尽意”论的影响,在本质上还受到了“言尽意”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旧有的研究方法总是把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这两个方面割裂开来,片面强调“以教为主”或“以学为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我们便可以站在一个新的角度,以“三论”的观点和方法来剖析教学。一、建立成人教学系统模型什么是系统?“系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可以互相区别的  相似文献   

14.
“工“工具论”错在哪里———世纪之交话“语文”之二李维鼎具论”主宰了我国大陆语文教育界半个世纪,现在笔者说它错了,理由是什么呢?让我们从“论”与“史”两个方面作一点考察。“工具论”的推断十分简捷明白:“语言”是工具,而“语文”就是“语言”,所以“语文...  相似文献   

15.
关于左宗棠的评价问题,近年来仍见仁见智,说法不一。为“笔谈”所刊“阶段功过论”、“方面功过论”则尤为轩轾。笔者不揣浅薄,拟就“阶段功过论”和“方面功过论”这两种评论方法提出自己的意见。持“阶段功过论”者认为,对左宗棠应当根据其“实际事功”,以1873年为界划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是一个“杀人盈野”血债累累的“刽子手”,“重要的反动人物”;后期是一个“顺乎人心、功在民族的爱国者”,“进步人物”。  相似文献   

16.
辛菊珍 《湖南教育》2000,(15):24-25
长期以来 ,人们对教育功能的认识常常失之偏颇 ,出现了以图尔干和帕森斯为代表的“唯正向功能说” ,自觉不自觉地将教育“功能”等同于“目的、期望” ;本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 ,人们对“准正向功能论”进行了反思 ,形成了以默顿和伊里奇为代表的“唯负向功能论”派。显然 ,“唯正向论”和“唯负向论”皆有其失之偏颇之处 ,但两者分别看到了两种相反功能的客观存在。既如此 ,我们就可以依据教育作用方向 ,将学校教育功能分成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判别正负向功能的标准是看教育的功能对其所在的社会存在或个体的发展是贡献性的还是损害…  相似文献   

17.
许多学者关注刘勰《文心雕龙·隐秀》篇,提出了各自不同的看法。在理解方面,以作品论、风格论和鉴赏论的角度对隐秀进行理解居多。大略而论,修辞说认为隐就是含蓄,秀就是警句;风格说如刘师培认为“有警策而文采杰出,即《隐秀》之所谓秀”,又说“刚者以风格劲气为上,柔以隐秀为胜”。P1485艺术表现说把“隐秀”看作是两种表现方式;意象说认为“隐秀”是意境论的雏形。  相似文献   

18.
“学会关心”——一种重在道德学习的德育模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学会关心”,是21世纪的教育哲学,也是实践性的教育模式。“学会关心”在我国学校近十余年的教育实践过程,也是道德教育从“培养论”逐步转向“学习论”的过程。通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将对“学会关心”的教育指导概括为两个方面:营造关心性体系和进行道德学习的具体方式。  相似文献   

19.
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对象再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学术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研完对象的讨论主要有“一个规律论”和“两个规律论”之争。“一个规律论”主要有思想与行为规律论、思想关系规律论、思想价值观念规律论、思想政治教育规律论四种观点;“两个规律论”主要有思想意识变化发展规律以及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规律论、政治思想和行为规律以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论、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教育规律以及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变化发展规律论、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以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论四种观点。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与发展规律。这样界定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完对象,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需要,同时也是科学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学内容体系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建国五十年的实践探索,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主要体现在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本质论;经济建设中心论;全方位开放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必有制主体论;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论;改革动力论;“两个文明并重论”;“一国两制”论等十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