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丽水廊桥的保护与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鲍倩倩 《丽水学院学报》2005,27(3):18-20,25
丽水的廊桥目前还鲜为人知,需要各方面的保护和关注。通过对丽水廊桥的历史、现状、旅游资源开发以及在当前保护与开发中所存在问题的讨论,呼吁社会各界更加关注廊桥这一历史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2.
泰顺古廊桥"世界遗产"价值分析与保护开发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泰顺遗存有数量众多的古廊桥,被世界桥梁专家们誉为“世界廊桥之乡”。本文对泰顺古廊桥遗存现状、保护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并对泰顺古廊桥特别是木拱廊桥“世界遗产”价值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泰顺古廊桥保护开发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宁化廊桥文旅资源保护与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是廊桥文保宣传力度偏小,廊桥周边群众的文保意识较差;二是廊桥文旅资源的管理制度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有待加强;三是用于宁化廊桥文旅资源保护的资金短缺;四是宁化廊桥文旅缺乏创新。为此,提出闽西廊桥文旅资源的保护与开发要加大文保宣传力度,强化廊桥周边居民的文保观念,改良廊桥管理制度及其传承技术体制,大力培养廊桥管理人才。要实行廊桥与其他文旅资源的融合开发,推动廊桥文旅资源的数字化建设。  相似文献   

4.
世界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也是最具吸引力的旅游资源。但如果不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世界遗产将成为世界的遗憾。本文从我国世界遗产保护与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一些建设性的设想与建议,以期对世界遗产的保护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福建省寿宁古廊桥是中国古代木拱桥梁建筑在东南沿海的遗存,是区域文化的重要代表。本文梳理了近年来学术界对寿宁古廊桥资源的研究方向和研究进展情况,研究认为基于海峡西岸旅游大开发的背景,寿宁古廊桥旅游资源应协调好保护和开发的关系,发挥其不可再生的资源优势。  相似文献   

6.
从保护历史文化资源完整性的角度分析相关立法,并从中央立法要明确阐释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整体性、地方性法规要本土化、立法保护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真实性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地方文化作为一种资源,在经济全球化影响下面临强大冲击和破坏,必须采取强有力措施进行保护,只有通过保护、利用、开发地方文化资源,才能实现地方文化的价值。保护地方文化资源要有科学理念和有效保护模式,立法具有普遍拘束力,承担着教育、指向、警示和惩罚功能,是保护地方文化资源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修学旅游市场开发与世界遗产保护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青少年修学旅游正在国内外迅速地发展。本分析了青少年修学旅游与世界遗产保护的关系,指出世界遗产是修学旅游最好的学习内容和游览景观,修学旅游能激发自觉的保护行为,传播世界遗产化,培养未来的世界遗产保护,开展青少年世界遗产修学旅游是保护世界遗产、传承世界遗产化最佳的旅游方式。提出了开发青少年世界遗产修学旅游市场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旅游资源的保护要以法律为依据。本文从旅游资源保护立法的系统性、旅游行业管理的有效性、景区属地管理的可操作性论述了地方制定旅游资源保护法规的必要性。从实践看,地方旅游资源保护法规填补了国家立法的空白,提高了旅游资源保护的针对性、强度、执法力度,其贡献值得充分肯定。但也需要在以下方面进一步完善:针对本地情况大胆创新,设置公众评论程序,明确法律责任,规定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规范旅游资源保护机构与经费的安排。  相似文献   

10.
木拱廊桥主要分布在闽浙两地,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内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区域人民特殊的历史情感。本文针对福建浙江两省木拱廊桥的现状,从廊桥营造体系保护到廊桥实体保护两个方面出发,论述了木拱廊桥保护研究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大别山作为红色革命的老区,有着发展红色旅游得天独厚的条件。相对于传统的名山大川的旅游形式而言,红色旅游发展年份不长,更多的是依托当地的红色革命历史文化创立、发展起来的。在中国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扬革命传统教育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举措。一个好的红色旅游项目需要对红色资源进行整合,再加以科学的包装,用朴实、平和的语言,来讲述高尚但又纯粹的政治内涵,要将革命历史材料演化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事物。加强和完善大别山红色旅游文化资源的整理与保护,努力实现大别山红色旅游文化资源的应用性。  相似文献   

12.
旅游地质问题是旅游学与地质学交叉渗透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是探讨地质资源旅游资源化、发掘旅游地质资源的价值,进而寻求利用与保护途径的重要学术问题与方法问题。地质环境是世界自然遗产存在与发展的重要基础,遗产旅游是当前自然遗产可持续利用的主要形式,旅游地质资源是全球绝大多数世界自然遗产地的主体旅游资源。从旅游学和地质学交叉的角度进行研究,有助于从根本上推动世界自然遗产的战略性保护,并为旅游地质学的建立及其在世界遗产保护中运用拓展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13.
文化遗产是区域社会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根植于历史土壤,展现了一个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内涵。面对数量众多的文化遗产需要保护,只有将文化资源转化成为文化生产力,才能更好地促进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旅游业是使城市的文化遗产得以最大化展现的一个窗口,笔者通过对吴地核心区域非遗项目的调查统计,着力分析吴地文化遗产旅游的开发情况,并提出形成以吴文化为内涵、江南水乡为特色、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吴地文化旅游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14.
构建世界遗产旅游教育体系保护世界遗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我国的世界遗产正面临着旅游业发展带来的巨大威胁,本文提出建立一套针对不同旅游利益主体,具有科学开发管理、传播和保护遗产文化、有效监督等功能的世界遗产旅游教育体系,发挥各方面力量保护我国的世界遗产。具体论述了世界遗产旅游教育体系中,教育对象的角色作用、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强调了旅游经营者素质的重要性,提出对旅游经营者教育应采取强制的方式。认为景区要设计旅游者引导系统,进行遗产文化的传播和保护。提出要让当地居民参与决策,发挥居民的监督作用,保护世界遗产。  相似文献   

15.
淮安市"里运河文化长廊"景观概念规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里运河文化长廊概念规划以对里运河流域的用地现状、自然号观、人文历史、沿河建筑及空间形态的研究为基础,将32公里长的里运河流域依照不同的功能划分为七个分区,重新构建“一水三线九片”的里运河空间形态。分别从用地调整,景观优化,游线组织等方面进行概念规划,并制定开发实施规划,使里运河文化长廊实现生态、经济、社会和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贵州省黔东南地区许多景点在充分展现地方特色自然风光的同时,还将当地的音乐文化以表演的形式展示给游客,将该地方民族的传统音乐文化资源加以传播和发展。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黔东南的原生态音乐文化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其中既有量变,也有质变,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基于旅游开发的文化遗产资源的市场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旅游开发中实现文化遗产资源的市场化是调解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矛盾的现实要求。在我国旅游发展和文化遗产资源开发的现状下,文化遗产资源的市场化有其特有的内涵特征,其市场化的监管体制安排应该基于透明性、平等性、竞争性和系统性等原则。  相似文献   

18.
世界自然遗产以其高品位的资源景观吸引着众多旅游者,但旅游的发展带来了一些如生态、环境等危害遗产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加大了遗产地的管理难度,同时也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研究主要集中在遗产地旅游规划与开发、遗产管理与可持续发展、遗产价值及功能、遗产保护与利用、遗产管理体制、遗产管理法律等方面。在分析现有文献的基础上,提出应加强遗产旅游与保护之间的互动发展模式研究,同时还需关注对世界自然遗产特殊地质地貌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研究。  相似文献   

19.
辽西走廊文化特质探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走廊文化是依托于一定特殊地理环境(空间)而生长、发育起来的文化。辽西走廊文化具有吸附融合性、民族地域性、以及先进和落后杂陈、封闭与开放交互等特质。综合把握这些特质是对辽西旅游进行一体开发,以免遗珠之憾的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