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生师互动对学习结果具有正向的预测效应,为此,需要建构全方位的生师互动系统。第一,根据学生能力表现适度提高课程内容的难度水平,布置一些需要讨论交流的高挑战性作业,防止学生通过"考试背笔记"顺利过关,刺激学生主动与教师互动的需求。第二,将生师互动纳入课表,使学生能够在规定场所、时间与教师"相约",保障生师互动的时空条件。第三,改进教师评价与职称晋升模  相似文献   

2.
在小学数学课堂的交流中,容易形成这样的定势:先由学生说给教师听,再由教师把说的内容抛给其他学生,让大家思考其正确性,教师成了信息交流的“中介”,信息交流总是以“生——师——生”的固定模式进行着。这种现状是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的。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中多向型交流是力求用最少时间,去争取最佳效果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信息的思想感情的交流传递,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很重要的一环。而多向型交流的教学方法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对于在教学中的问题一起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讨论、交流和切磋,相互启迪相互提高,加强师生之间的信息和感情的传递,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能力。一、教师指导,学生小组讨论。它的教学过程是:教师指导→学生自学→小组讨  相似文献   

4.
研讨是课堂教学中生与生、师与生之间一种重要的语言交流形式。一般情况下,它通过课堂讨论、小组交流、个人发言把学生自己的发现用语言表达出来,使学生对一般事物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一种集体思维过程;也是教师从学生反馈的信息中了解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的重要一环;还是推动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东西用于实践探索的进一步准备。  相似文献   

5.
陈风雨 《成才之路》2013,(34):71-72
讨论法是一种启发式的教学方法。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对话与交流,历史信息相互传递与碰撞,能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一节好的讨论课,往往气氛热烈,高中生的自主学习性得到充分发挥,对学生提高历史分析能力以及合作交往能力大有裨益。但历史课的讨论,不是课堂的作秀,需要教师把握教学要领。  相似文献   

6.
<正>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激励者、促进者.教师的角色扮演直接反映在教师的课堂语言上,所谓口为心声,语言是思维的外在形式,是课堂教学艺术的核心.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的课堂语言魅力体现在下述几个方面:一、教学语言的亲和力能促进与学生的合作交流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是师与生、生与生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  相似文献   

7.
"互教互学"模式下的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是教师引导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从而有效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它构建了新型的师生关系,师生平等地互动和交流,是"教学相长"理念的具体应用。每个学生身兼"亦师亦生"的双重身份,在生生之间"教"与"学"的合作与互动中达到知识建构、提升认知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小学生天性爱说爱动,可是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敢于大胆发言的并不多。究其原因,是因为传统的教学交流形式单一,表现为以教为中心,以教案为本位,学生围绕着教师转,我讲你听,我讲你答,我写你抄,课堂气氛沉闷,给学生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互动合作学习克服了这些缺点,营造了自由宽松的课堂氛围,创造了一个有利于学生主动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合作讨论,促使学生学会参与。当前,课堂信息交流已经由单向交流扩大到生与师、生与生、生与社会的多向交流形式。但是,面还不够广,一般只局限于回答问题、板演、习题等形式。我认为,可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相似文献   

9.
正教学过程是师与生,生与生信息交往的互动过程,也是师与生,生与生情感交流的人际交往过程。目前的课堂教学,还普遍存在教师用独白言语向全班学生进行讲授或是与单个学生互动中的训导,并没有真正意义的平等交流。这种互动形式单一,简单枯燥,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状态。因此,我们应在教学中应用多种交往方式加强师生互动关系,并根据不同的互动方式来探索新的教学形式。  相似文献   

10.
教学过程是师与生,生与生信息交往的互动过程,也是师与生,生与生情感交流的人际交往过程。目前的课堂教学,还普遍存在教师用独自言语向全班学生进行讲授或是与单个学生互动中的训导,并没有真正意义的平等交流。这种互动形式单一,简单枯燥,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状态。因此,我们应在教学中应用多种交往方式加强师生互动关系,并根据不同的互动方式来探索新的教学形式。  相似文献   

11.
学习共同体的学习方式有别于传统的教师主讲式的课堂授课形式。学习共同体特别强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缔结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彼此促进的共同体来完成学生的学习活动。基于学习共同体的中小学生学习心理机制是一种主动建构、信息加工的过程,即:"1.输入信息、注意保持、认知观念;2.加工信息、内化知识、建构系统;3.改组经验、解决问题、生成能力"。学习共同体旨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合作分享、获得知识、生成能力。教师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充分发挥学习共同体的功能,会促进培养中小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相似文献   

12.
小学语文课堂采用互动交流式教学,是把课堂还给学生,实现生生交流、师生交流的智慧课堂模式,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实现智慧与思想的碰撞和交流,相互取长补短,对学生的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与学生在公众场合的心理素质等产生有利影响,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交流式的课堂教学需要课前打好生本、师本的对话交流基础,形成开放式的语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和确定其主体地位,促进教师对教材课程资源的挖掘与驾驭能力。交流式的课堂教学,能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培养探究与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合作与交流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最终实现构建"师本、生本交流为基础,生生、师生交流为平台"的交流式语文课堂四维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3.
一、导入 (略 )二、复习梳理1.复习巩固师 :(出示这次“听课教师人数”的信息 )请同学们根据这些信息 ,自己提出问题 ,自己解决问题 ,再相互说说解题思路。①男教师有120人 ;②女教师有160人 ;③男教师是女教师的……④男教师比女教师少25% ;(生独立或分组活动 )2.集体梳理师 :请同学们汇报学习成果 (学生边汇报 ,教师边在电脑上整理成下表 )师 :同学们已经讲了各题的解题思路和解答方法 ,那么解答这些问题用了那个基本数量关系式 ?生 :我认为要用到“女教师人数× ()=男教师人数”这个数量关系式。师 :请你们比较一下 ,在解决…  相似文献   

14.
构建“先学后导”的创新性阅读:教学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建模目的:“先学后导”阅读教学模式主要是针对“先教后学”讲解接受式的弊端而提的。这种模式试图改变过去教师是主角,学生是配角,教师是“讲师”,学生是听众的局面,变单向被动低效为多维互动高效,个人自觉,班组协作,教师引导,精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生→师、生→生、师→生”多向交流,听说读写评议练,多方进行,做到了“3H”,心(heart)、脑(head)、手(hand)并用。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器,把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变成了自主探索和相互交流的过程,落实了学生的主…  相似文献   

15.
合作交流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师生与文本之间的一种多向的信息交流的动态发展过程,也是一种群体之间的情感相互活动的过程。它能吸引学生参与,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和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体现,也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合作能力,促使学生主动开放性学习的重要手段。掌握策略,学会有效的方法和技巧,创设有价值的交流内容,艺术性地总结点评,是提升小学数学教学合作交流能力的基本实践经验与策略。一、教师要全面掌握合作交流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6.
合作学习是指师与师、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促进,在和谐的教学氛围中互相帮助,互相探究,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17.
在学校组织的一次教研活动中,我有幸聆听了五年级两位数学教师教学同一节课"数字与信息"。这是一节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课,课前需要学生收集相关的数字与信息,然后组织学生开展探究、交流等活动。而这两位教师在处理"公民身份证"这一知识点时,由于采用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以取得的教学效果截然不同。案例一:师:请各小组的同学相互交流一下,老师课前布置了调  相似文献   

18.
<正>课堂讨论,是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一种主要形式。在成功的课堂讨论中,学生应该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相互交流启发,及时反馈信息,从而振奋精神,锻炼思维,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初中英语教师要在全面提高听、说、读、写能力的前提下,着重培养学生的理解能  相似文献   

19.
课堂讨论是学生个体在学习过程中与其他个体相互交流、促进学习的必要手段,也是教师回收学生的反馈信息、作出教学调整的有效形式,是研究性学习中不可缺少的环节。通过讨论中的竞争、辩论、合作和问题解决,可以相互交流、相互启发,集思广益、取长补短,从而达到从不同的角度理解  相似文献   

20.
一.讨论法的意义和条件课堂讨论是一种重要的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师生们就某一问题各自发表意见,相互切磋,充分酝酿,这样能使多种意见和信息相互交流,可以达到:充分发挥民主,克服教师唱独角戏的毛病,又能提高学生听说能力及综合水平,也能大大提高学生的求知兴趣。要真正达到卓有成效地讨论,需要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预习,二是引导。(一)预习:叶圣陶先生说:"预习的事项,无非调查、分析、综合、审度之类。应取什么方法认定哪些着眼点,教师自当测知他们所不及,给他们指点。"课堂讨论时,"教师犹如集合中的主席,排列讨论程序的是他,归纳讨论结果的是他,不过,他比主席还多一点责任。学生预习有错误,他得纠正,如有缺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