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最近,和几位同行闲聊,谈到评选好新闻问题,一位同志直言不讳地说:新闻评奖本来是件好事。可是,近几年来新闻界重复评奖太多,一稿多奖,产生了很多副作用。闻之,笔者颇有同感。  相似文献   

2.
如今,新闻传播已经到了读图时代,平面媒体,特别是都市类报纸,在大力借助新闻照片进行传播的同时,都不同程度加大了新闻漫画的应用,借此来增强新闻传播效果,同时也大大增强了阅读趣味.  相似文献   

3.
改革的背景及误区1.背景:被边缘化的现实从1895年天津北洋大学的《北洋大学校刊》创刊算起,中国高校校报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①1998年被纳入正式报纸的专门管理类别,2005教育部13号文件加强了校报的管理和指导。据2004  相似文献   

4.
最近,《新闻出版报》发表了杨文元同志的署名文章《适读性——衡量报纸质量的尺度》.文章中提出,国际质量管理专家用“适用性”来作为物质产品质量的全部内涵,而我们则可以用“适读性”作为衡量物化精神产品——报纸质量的尺度.“适”乃适合、适度、适时之意,即报纸要适于社会的需要;适于本报读者群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去年11月18日的《扬州日报》有两条新闻引起了我们的注意。一条是,该报副总编辑严丽芳带领5名记者骑自行车分两路采访运河两岸五个县的有关乡镇(村);另一条是,江苏省新闻系统“永久杯”乒乓球邀请赛结束,南通日报队获得团体冠军。读了这两条新闻,我们很有感触。新闻单位的新闻见报,使人耳目一新。长期以来,各级新闻单位报道的新闻内容几乎无所不包,  相似文献   

6.
这些年来,我们在新闻改革中一直强调“三贴近”,根本目的是为了不断提高宣传的实效,真正发挥出新闻的作用,更好地完成新闻事业的使命。对此,新闻界作了大量富有成效的探索与实践,取得许多成功的经验,这是可喜可贺的。不过,我们还必须清醒地看到,到现在为止,大多数人只注重了内容上的“三贴近”,并未对形式上的“三贴近”引起足够的重视。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如果新闻内容做到了“三贴近”,但语言死板枯燥、可读性差,写作手法单一、陈旧、老套,新闻的感染力、影  相似文献   

7.
8.
大川 《今传媒》2006,(7):54
被称为“豆腐干”、“火柴盒”的短新闻,因其篇幅短小,言之有物,历来受到受众欢迎。然而,短而不精的短新闻,亦时有所见。较为普遍的,是导语和正文的重复,结果把同样的话说了又说,反倒使人感到冗长、嗦。试举两例:例一:某报一则《农用三轮汽车免收养路费》的短新闻,导语写到:“针对部分地区对三轮车收费政策界定不清的问题,省物价局、省财政厅日前发文明确规定,我省对三轮汽车免予收取公路客货运附加费、公路运输管理费。”接着又在正文中陈述:“物价、财政部门明确规定,对三轮汽车免予收取公路客货运附加费、公路运输管理费,对从事田间作业…  相似文献   

9.
《新闻世界》2009,(5):1-1
国务院于去年10月就已经正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常驻新闻机构和外国记者采访条例》。但是,笔者以为在以下几个方面仍然存在问题:首先.中国政府在规定中明确要求外国记者必须隶属于新闻机构,而新闻机构必须在所在国办理登记注册手续。这项规定明显忽略了当下网络时代的大背景,未顾及普通外国公民在中国境内临时拍摄新闻作品、“客串”新闻记者的行为。  相似文献   

10.
专栏的地位和作用,在公开出版发行的大报中大概已不是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了。但在一些企业报特别是校报中,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以至有的报纸专栏极少,甚至从头至尾,没有设置一个栏目,稿件安排显得杂乱无章,这就必然影响报纸的质量。因之,校报也应设专栏。 专栏,是报纸上专门辟出用以刊载有某种共同性稿件,比  相似文献   

11.
高校校报属于新闻业务范围,但是,校报又和社会上的一般日报不同。日报天天出版,大量刊登“今日讯”,给人以新鲜之感。校报短则一周出一期长则半月出一期,有的甚至是月报。所刊登的新闻,不论对读或编,可以说都是“过时的新闻”。  相似文献   

12.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是当前包括新闻战线在内的政治思想领域的中心任务。但是,决不能因为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而放松新闻改革。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和坚持新闻改革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和相互渗透的。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宣传教育,是贯穿于新闻工作各个方面的根本指导思想和长期任务。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正是为了提高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自觉性,更全面、正确地宣传贯彻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保证新闻改革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健康发展。如果说,前一个时期我们的头脑不太清醒,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抵制、斗争不力,影响新  相似文献   

13.
陆莹 《新闻界》2001,(5):72
近日读报,得见媒体对街头上演行为艺术的报道,有的是绘声绘色地描写某行为艺术家当众全身赤裸在一口盛满蓝墨水的缸内反复溺水并尖叫,最后破缸而出,站在众人面前,其标题为《溺水者的N次尖叫》;有的则淋漓尽致地叙述某行为艺术家将一头活猪麻醉后,剖开猪肚露出猪心,让观众目睹猪心的跳动,之后再将猪肚缝上;更有甚者是图文并重地介绍表演者把全身装束分成左边着男式西装革履,右边则是女性身披婚纱的所谓阴阳人等行为艺术。以上作品不仅格调低俗,而且还显现令人心惊胆颤的血腥场面,当场即遭到一些行为艺术家的强烈反对,并呼吁此…  相似文献   

14.
15.
16.
写文章不仅应做到“言之有物”与“言之有理”,还应做到“言之有序”。这也就是说文章应该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及其内在联系。我以为即使是短小的新闻稿也无例外。然而在报刊上却常见一些“言之无序”的新闻。请看下面这则题目为《海豚叮叮在沈阳去世》新闻中的一段: 8月6日晚,“叮叮”还在辽宁体育馆为观众表演。经解剖查明,“叮叮”左右肺叶上布满了大小不一的硬性包块……(1986年8月22日《北京晚报》) 导语中虽已交代“叮叮”死去,但下边正文中也应提及,否则“解剖”了正在“为观众表演”的海豚,叫读者怎么理解呢?  相似文献   

17.
18.
新闻摄影是通过静止画面凝固新闻事件的一个片断,具有明显的瞬间性,而这个瞬间是客观事物符合自身逻辑发展过程中的有代表性的“定格”,应当是最具典型性的那一“瞬间”,这也正是新闻摄影的魅力所在。 随着专题摄影和图片故事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摄影者把注意力投向了这里。在处理来稿中我们发现,每天大量的稿件中,专题和组照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而这其中,绝大多数的题材根本不适合用专题的形式去表现,甚至适得其反。照片缺乏对于典型瞬间的发掘和提取,致使一个很好的新闻题材在作者贪多求大中白白浪费了,变成了对一个事件简单的客观记录,使新闻价值大打折扣。我曾看过一组来稿,反映一群建筑工人到郊区种菜,为单位建立副食基地的事。本来,这是一个比较好的题材,但作者非要照专题的路  相似文献   

19.
新闻语言也应活起来国萍许多新闻稿件,特别是有关正面人物典型的报道,几乎一个模式下来,空话、套话太多,语言干干巴巴,别说读者,就是编者也是硬着头皮往下看。如写企业家,除了冠以“大胆改革”“锐意进取”等赞誉之词外,不是抡上几板斧,就是烧上几把火,’满纸“...  相似文献   

20.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教育管理部门还要组织教育界、知识界和用人部门定期对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进行评估,对成绩卓著的学校,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