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社会学角度谈谈“职业”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什么是职业?职业是劳动者能足够稳定从事的并赖以生活的工作。在此意义上,“职业”与“工作”、“岗位”和“工种”等概念近乎同义。人们把工种统计称之为职业统计,工作介绍所,也称为职业介绍所。与此相应,社会学有“职业声望”概念,即指某项“职业”或“工作”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或这项“工作”所享有的社会评价。 谈起职业,人们又自  相似文献   

2.
职业认知教育应该成为高职教育教学的重要课题。秘书岗位要求秘书人员具备“有形”的硬技能和更多“无形”的软技能,其中职业意识是软技能的灵魂所在。在高职秘书专业教育教学中,要“树心”与“树技”并重而甚于“树心”,让学生学会做人、做事是秘书职业对于秘书人才培养的特殊要求,也是对秘书教育的强烈提醒。独立开设以职业认知为主旨的职业基础课——秘书职业概论,让学生在正确的职业认知的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职业意识、职业精神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3.
从“语言是介质”的本体论角度出发,从语用实践方面考量,语言能力的核心在文质相称的“言意体”的生成能力,因此,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的着力点应在于文质相称的职业“言意体”的生成能力。职业“言意体”的生成不仅关乎语言“形式”,而且关乎语言“内容”,关乎职业知识。职业“言意体”的优劣不仅表现在是否“文从字顺,条理清楚”,也表现在“立意构思”的高下方面。国家职业汉语能力不应只考语言的“形式”而不考“内容”,只考“文从字顺,条理清楚”而不考“立意构思”。科学的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应紧密联系职业知识,构建模块组合体系,创设职业工作语境,以主观题为主,客观题为辅。  相似文献   

4.
“职业技术学院”是社会经济发展与高教改革的产物,但“职业技术学院”这一名称,特别是“职业”二字因其种种弊端在相当程度上不为人们所接受。为切实促进高职教育顺利发展,有效服务经济建设,必须在贯彻国家关于改革和发展高职教育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的前提下,对“职业技术学院”这一名称予以更改,其更改的重点是去掉“职业”二字。  相似文献   

5.
首先简述了美国职业兴趣测评工具的早期开发,如“瑟斯顿职业兴趣调查表”,“卡内基兴趣量表”,“斯特朗职业兴趣量表”,“库德个人爱好记录表”等。其次论述了美国职业兴趣测评工具编制的繁荣发展时期,介绍了“职业偏好量表”,“自我导向探查量表”,“明尼苏达职业兴趣测评量表”和“斯朗特-坎贝尔职业兴趣测评量表”等一批量表。最后是不同量表的验证与应用时期,包括“加州职业偏好系统”,“杰克逊职业兴趣量表”和“俄勒冈职业兴趣量表”等。  相似文献   

6.
高职教育应注重职业化人格的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鸣 《教育探索》2000,(11):78-79
一、职业化人格的界定  所谓职业化人格,是指个体在适应与发展社会职业肯定的过程中,由于将职业规范加以自我内化,所逐步形成的一定的人格模式。高职教育中的职业化人格是一种准职业人格。因为,在校受教育者还没有完全彻底地进入社会职业的生存状态,仍处于“书生意气”向“社会职业人”的过渡时期,他们担当的社会角色,仍保持着一种社会职业的“预演进行状”,实质上是由一种“非独立人 (学生 )”向“独立人 (社会工作者 )”不断转化与发展的过程。在这个“化”的过程中,重在其人格之中熔铸更多的职业意识、职业知识技能、职业规范…  相似文献   

7.
高职英语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职英语专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但目前高职英语专业教学忽视了学生职业生活的需要。本文在对目前我国高职英语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实施途径:从职业生活的整体要求出发,努力构建英语专业学生“职业能力”体系结构;改革英语教学模式;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开展校内模拟实训和校外参与实训;建立与“职业能力”培养相衔接的教学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8.
职业本科是培养高层次、高技能职业技术人才的新领域,专业教育与职业发展教育融合是培养职业本科“高”定位人才的重要途径。然而,目前在职业院校的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中存在专业教育重技能、缺职业,职业发展教育中简单重复专业知识、缺乏专业技能的系统培训,缺乏能够为学生提供有效的专业与职业系统融合的教育教学途径等问题。目前,职业本科教育尚处于“幼年期”,为了完成“专职融合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需要具有事业导向、问题导向和柔性技能的人才培养思路,并通过“研产学”模式的人才培养方案、“问题型”的课程体系、“边缘型”的教学资源和“聚变型”的师资团队建设,实现高层次、高技能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9.
高职院校是国民教育角色,国民教育不仅仅是学历教育,学历与职业经历在职业活动中同样重要。中国现有条件下的“校企合作”应该是“校企商业合作”,在商业合作条件下,实现互利共赢,才可能实现“校企合作”共同培养高素质职业人才。  相似文献   

10.
职业理性有三个层次:即律令性层次(工具理性)、契约性层次(社会理性)和人文层次(人文理性)。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文教育应是围绕“职业理性”的培养来创制的“职业人文”教育,其核心理念应是“‘职业’的人”。“职业人文”的具体“立人”方案应是:规之于律令,谨之以契约,敬之以人文。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将致力于“职业人文”的学术研究与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11.
林佩云 《文教资料》2009,(32):203-205
大学生正处于职业发展的“探索阶段”,他们力争实现自己的职业偏好.而由职业选择所带来的职业困惑问题是相当普遍的。本文就来询者小明(化名)在“攻读研究生”和“就业”两难选择的咨询案例作分析,旨在揭示职业规划师在大学生生涯辅导工作当中有重要意义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2.
职业与职业道德李德顺“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马克思职业道德,是与人的职业角色和职业行为相联系的道德。就是俗话所说:做官有“官德”,治学有“学德”,执教有“师德”,行医有“医德”,从艺有“艺德”,经商...  相似文献   

13.
试论以人为本与职业教育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作为社会分工和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之一,职业教育具有天然的社会属性和工具价值。也正因为如此,职业教育往往以“职业”为基点展开教育设计和组织教育活动,这似乎无可非议。但由于我们在理论上缺乏对“人与职业”内在关系的科学把握,忽视“职业是人的社会属性与自然属性的统一”的基本属性,从而导致职业教育实践中时常出现“只见职业不见人”、人被职业所异化”、“人被职业技能所淹没”的现象,进而陷入杜威所提及的“狭隘的”职业主义教育”的泥潭之中”①。在教育领域弘扬科学发展观、倡导“教育以人为本”的时代背景下,厘清“人”在职业…  相似文献   

14.
职业学校是以就业为导向的,要让学生成功就业,在学校就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其内容包括三个方面:指向岗位的专业技能、指向行业的通用技能和指向各职业岗位的职业核心技能。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就如一棵大树,职业核心竞争能力是大树的主干,通用技能是主干上的分支,专业技能是分支上的树《。显然,其中职业核心能力是所有就业者都必须具备的最根本、最关键的能力,是适用于各种职业、适应岗位不断变换、伴随人终身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职业核心能力可分为职业方法能力和职业社会能力两大类:职业方法能力主要指独立学习、获取新知识技能、处理信息的能力,包括“自我学习”“信息处理”“数字应用”等能力;职业社会能力是指与他人交往、合作、共同生活和工作的能力,包括“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解决问题”“革新创新”“外语应用”等能力。  相似文献   

15.
国际学生“中文+职业”人才培养是高职院校国际化办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中文+职业”国际学生人才培养模式是开展国际化办学的重要途径。文章以铜仁职业技术学院临床医学专业为例,深入探讨高职院校国际学生“中文+职业”专业班级个案人才培养模式,在“中文+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开展“平台式+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建设,组建多元化的师资队伍,在管理机制、实习实践和国际学生考核方面进行相应的改革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旨在为“中文+职业”教育研究提供个案参考。  相似文献   

16.
基于中国知网检索的“职业本科教育”相关文献,围绕什么是职业本科教育,为什么要举办职业本科教育,谁来办职业本科教育,怎么办职业本科教育,如何评价职业本科教育等热点问题展开研究,提出立足“政策理论”解读职业本科教育内涵特征,立足“发展逻辑”明确职业本科教育价值意蕴,立足“地方试点”探索职业本科教育实施主体,立足“问题导向”厘清职业本科教育路径策略,立足“诊断改进”构建职业本科教育评价标准等主要观点,以回应职业本科教育是什么、为什么、谁来办、怎么办、如何评等困惑,为职业本科教育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择业就业是在当代大学生面临的重大问题.职业性向是个体各种品质特征要素与职业活动类型相适合的倾向性表现.分析职业与职业性向的内涵的基础上,简述了国内外学者对职业性向理论的研究状况,并基于职业性向要素测评与分析,一些有关职业性向要素测评分析在大学生择业就业过程中的启示,如测评“想干什么”的职业价值观, “喜欢干什么”的职业兴趣, “可以干什么”的职业人格,以及“擅长干什么”的职业能力着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李阎 《文教资料》2013,(28):109-110
提升职业素养是中学政治骨干教师培训工作的核心目的。在了解培训对象的前提下,以提升职业素养为目标进行培训课程设置是做好培训的基础性工作。在培训工作中,“专家引领和名师示范相结合”、“激发职业热情”、“坚定和重塑政治信仰”是关键点。  相似文献   

19.
一、怎样确定自己的技能职业。 技能职业的确定,是整个申请的基础。在选择职业时,不能生搬硬套地按照职业表来确定。澳大利亚政府设立技能评估制度的目的,在于审核并评估申请者作为移民进入澳大利亚后的“人才素质性”、“就业的适应性”、“潜在的社会贡献性”。对在中国毕业的许多大学毕业生、研究生来说,他们的上述“三性”可能很强,但在职业表中却找不到  相似文献   

20.
职业核心能力的内涵和外延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职业能力是通过知识技术学习、社会学习和应用实践而形成的人所具有的适应工作和变革工作的、介于“认知和理性能力”与“直觉和情境性能力”之间的一种胜任力。职业核心能力是专业能力的“共同基础质”和“系统质”,因此实质上它是职业能力与职业能力核心的统一体。在职业能力结构图中,职业核心能力表达“共同基础质”的那一部分,居于职业能力结构的底层,而表达“系统质”的那一部分则是居于职业能力的最高层。根据人与工作的关系的五维度分析框架,文章提出了10种能力2个意识的职业核心能力外延界定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