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纪录片路在何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嘉  海燕 《传媒》2005,(1):34-35
纪录片在中国人的心中并不陌生,它以其纪实本性所固有的穿透力、震撼力,日渐赢得越来越多观众的心.然而,随着上个世纪<丝绸之路>、<话说长江>、<龙脊>等一批优秀纪录片创下的收视狂潮,随着中国越来越多纪录片栏目的昙花一现和前仆后继,中国的纪录片成长之路也越来越迷茫.在中国纪录片不断普及不断获奖的时候,中国电视纪录片收视率的低下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本文就以探讨中国纪录片的发展之路为线索,结合中国市场化实际对中国纪录片走出困境、走向市场、走向世界做以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舌尖上的中国》的迅速走红带动了中国纪录片热,《在爱中告别》在众多的国产纪录片中脱颖而出,这是一部反映临终关怀的纪录片,其成功有自身独特之处。文章以该部纪录片为例探讨中国国产纪录片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3.
仝晓明 《传媒》2015,(17):42-43
2014年, "中国梦"纪录片阵容强大,《中国梦·中国路》《追梦在路上》和《百年潮·中国梦》等许多优秀作品面世,真人秀元素的融入,全媒体平台的传播,拉开了"中国梦"纪录片的发展大幕.2015年, "中国梦"纪录片继续发力,《1937南京记忆》、微纪录片《中国梦365个故事》《筑梦中国——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等主题鲜明、内涵丰富的作品相继面世,为"中国梦"的实现助添能量.  相似文献   

4.
读数     
《新闻前哨》2014,(1):5-5
随着《故宫》、《舌尖上的中国》等一批精品纪录片热销海外,在低调了多年之后,国产纪录片终于迎朱了发展的春天.日前.2013中国(广州)闻际纪录片节促成纪录片交易合约价值总额1.5亿元人民币.创造历年最高纪录。  相似文献   

5.
王健 《传媒》2021,(19):59-61
2020年6月23日,人民日报社推出扶贫纪录片《中国扶贫在路上》.纪录片摄制历时3年,从全国1326个扶贫故事中筛选出21个典型案例,分为《减贫之路》《扶贫智慧》《志启未来》3个篇章.纪录片以权威史料文献、典型扶贫案例、独特叙事方式,系统展示了中国扶贫成就和世界贡献,勾绘了中国扶贫开发30余年来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充分彰显了党带领广大人民脱贫致富的历史担当和为民情怀,引发了海内外强烈反响.  相似文献   

6.
弭璐 《中国传媒科技》2013,(14):150-152
中国电视纪录片在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的辉煌之后,逐渐走向下坡路,纪录片栏目相继被撤销。但是随着中国电视纪录片产业的发展,《舌尖上的中国》《超级工程》《China瓷》等一大批优秀的电视纪录大片相继涌现,打开了海内外市场。这标志着中国电视纪录片已然进入了大片时代。  相似文献   

7.
唐贵宏 《传媒》2018,(15):47-48
2018年5月,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发布了《中国纪录片发展报告(2018)》,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研究中心发布了《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2018》.两份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纪录片发展欣欣向荣,尤其主旋律电视纪录片开创了一番新天地.其中,以"青春系"为代表的一大批新兴主旋律纪录片开始走进观众视野,其创作理念和表现手法也与众不同.2018年3月,作为献礼2018全国两会的特别节目,芒果TV联合湖南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推出了自制纪录片《我的青春在丝路》.该片共有5集,每集都聚焦响应国家"一带一路"的号召,在沿途挥洒汗水、追梦筑梦的年轻人,他们的青春不是在优越的温室中享受最惬意的绽放,而是在陌生的异国他乡中挥洒汗水、不负韶华.该片的主创团队用独特的视角、优质的内容,向广大观众呈现了主旋律纪录片的创新之路,也为"青春系"主旋律纪录片的发展提供了有力借鉴.  相似文献   

8.
何加晋 《新闻世界》2013,(8):265-266
中国纪录片在5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道路曲折。但是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中国纪录片产业开始发力。在与新媒体的联姻中,纪录片的网络化生存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之景。本文通过梳理新媒体时代中国纪录片的网络崛起之路,阐述了新媒体如何为纪录片开辟了新的生存空间,并对如何促进纪录片在新媒体时代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纪录片运动”和“电视纪录片运动”在我国的兴起,涌现了很多优秀的纪录片。《望长城》、《沙与海》、《藏北人家》、《壁画后面的故事》、《龙脊》、《流浪北京》、《江湖》等等问世之后,中国曾经一度掀起了一股纪录片热,不少频道设了纪录片栏目,不少台设了纪录片工作室。然而,好景不长,在进入新世纪以后,纪录片失去了昔日的辉煌。问题出在哪里呢?Discovery亚洲电视网制作总监维克兰·夏纳(BIKRAMCHANNA)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认为中国纪录片在拍摄的角度、描写人物感情和细节表达上都有独到之处,但往往是思想性强,故事性弱,节奏缓慢,因而观赏性比较差,很难迅速吸引观众,也就难以进入世界市场。  相似文献   

10.
从电影诞生到电视的发明,从默片时代到今天的3D影视时代,从来没有一类节目能够像纪录片那样具有无穷的魅力。上个世纪末,随着《沙与海》、《龙脊》等一批优秀纪录片的出现,国内电视界掀起了一次纪录片创作的高潮。在那个时代,跟拍再跟拍、长镜头接长镜头已经成为了纪录片拍摄的一种潮流,甚至是一种"定势"。今天,一批电视人摸索前进,借鉴国内外优秀纪录片的拍摄技术和镜头风格,又推出了一大批以《新丝绸之路》、《舌尖上的中国》、《茶,一片树叶的故事》等为代表  相似文献   

11.
纪录片的品牌化构建在当下中国并不被广大人群所熟知,随着《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纪录片的成功,纪录片的品牌化构建逐步成为纪录片宣传推广过程中的重要步骤。本文通过案例分析《舌尖》之所以成功的因素,结合品牌和营销的定义,从纪录片的品牌价值、营销学和纪录片品牌构建以及品牌的延伸三个方面对纪录片品牌构建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2.
通过10个月的准备拍摄,这次CCTV用镜头为观众重温了一遍1840年之后的中国历史教科书。这部纪录片的名字叫《复兴之路》.[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王亚迪 《传媒》2018,(13):54-56
"创新"这个词对于我们来说再熟悉不过,其重要性也不言而喻.在第三次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的几十年中,世界因为创新而日新月异.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两部大型纪录片《创新中国》和《创新之路》从不同视角全方位诠释了当代中国的科技创新之路.2016年,央视播出的《创新之路》以梳理几次重大的产业升级为着眼点,发掘其他国家和地区对于创新的方法和途径,为中国的创新之路提供了全方位、多领域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舌尖上的中国》《我在故宫修文物》等一批优秀国产纪录片作品的热映,纪录片这一看似不具备市场属性的艺术形式越来越多地走进大众视野、走向交易市场.一个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重视与支持,也离不开市场的推动与助力.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诞生于开放的广州,以其天生的市场属性助力我国纪录片行业的发展.2016年12月12日至15日,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办,广州市人民政府和广东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承办的2016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成功举办,共吸引了来自111个国家和地区的4059部/集作品参评参展,参会人数2376人,561家中外机构就联合制作、海外销售、版权交易等项目意向签约金额3.96亿元.  相似文献   

15.
随着传媒业竞争日益激烈,纪录片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格局,纪录片市场化现象也越来越明显。笔者以中山广播电视台大型纪录片《海外中山人》为例,分析了纪录片市场化面临的诸多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今传媒》2016,(7):167-168
2016年发布的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指出,2015年可称为中国新媒体纪录片的井喷年.随着我国网络视频用户突破5亿,纪录片在新媒体上的播放量实现高速增长,《我在故宫修文物》《鸟瞰中国》等多部纪录片在网上获得了过亿的播放量.  相似文献   

17.
纪录片是一个国家的历史档案,是一个民族的生存状态记录。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曾是国产电视纪录片鼎盛时期,以中央电视台《话说长江》为代表引发了一拨收视热潮。然而高投入低回报周期长的生产特点以及此后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的大行其道,使纪录片进入寒冬期。随着2005年中央电视台的《故宫》创下收视率纪录,《新丝绸之路》、《大国崛起》等陆续热播,国内首个专业纪录片频道上海纪实频道的脱困,以及从2009年开始的有关加快纪录片发展的信号频频出现在国字头文件中,“限娱令”下纪录片又获新的发展空间……种种现象让低迷的纪录片市场再度复苏并燃起希望。《档案》、《西湖》等一批优秀纪录片的问世,最近《舌尖上的中国》的火爆,也引发了我们的思考:纪录片的春天来了吗?什么样的纪录片才能牢牢掌控观众的遥控器?  相似文献   

18.
2012年5月,陈晓卿导演的《舌尖上的中国》问世,开启了中国美食节目的新篇章,成为了美食纪录片的标杆。随着时间的推演,他自己依旧在探寻美食纪录片的新高度,2018年《风味人间》一推出,也成为口碑之作。今年,由他和美食家沈宏非担任总顾问,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海峡卫视和腾讯视频联合制作的《早餐中国》,再度成为了"现象级"的作品。这几部美食纪录片,框架大体是相似的:美食、文化、人情,但具体如何拿捏,时长如何控制,拍摄技法不尽相同,也正代表着如今中国观众在这7年间审美的流变。本文将从《舌尖上的中国》(以下简称《舌尖》)谈起,分析它所开创的美食纪录片的新风潮,以及《早餐中国》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9.
孙浩  叶小源 《东南传播》2021,(11):136-138
近年来,国产美食题材纪录片在《舌尖上的中国》系列作品的影响下,已经寻找到了新的叙事方式与传播模式.《早餐中国》《寻味顺德》《新疆味道》《舌尖上的重庆》等美食题材纪录片开始从地域特色、餐饮类型等方面分散发力,开启了美食题材纪录片的新纪元.在当下"群雄割据"的美食题材纪录片中,一档呈现国人烧烤情结的纪录片《人生一串》从众多美食纪录片中脱颖而出,以小众化另类视角阐释了我国美食纪录片的多样性.本文以地域空间的建构、多重维度的用户参与、工匠精神的体现三个方面,从怀旧的视角对纪录片《人生一串》的艺术表达与叙事特征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20.
电视纪录片是对某一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生活或历史事件作长篇纪录的电视节目。它要求制作者直接拍摄真人真事,以采访摄影为基本手段。随着电视事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于电视特性认识的不断提高,必然带来对电视纪录片从内容到形式的不断创新。特别是对电视纪录片结构的处理,正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近年来拍摄的《北京运动服装一瞥》、《众手编织的花环》以及曾引起很大反响的大型电视连续片《话说长江》、《丝绸之路》,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