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刚刚在瑞士结束的第7届英格贝尔论坛年会将年度奖奖给了蜚声海内外的美籍华人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以表彰他对世界科学发展所取得的突出成就和为国际间科技交流所作的杰出贡献。在颁奖仪式后,我们采访了丁肇中教授。丁教授已是花甲之年,去年在北京还动过一次大的胃部手术,但依然精神矍铄,思维敏锐,经常穿梭于世界各地。丁教授首先谈到,他目前为在太空做一项科学实验做准备。这项实验有两个目的,一是寻找“反物质”,二是寻找“暗物质”,以探究宇宙的起源。他说,几十年来,很多科学家都想做这个实验,但一直没有可能,因为寻找“…  相似文献   

2.
3.
田建国 《成才之路》2010,(8):I0002-I0002
对“80后”青年一代,一些社会舆论评价为“叛逆的一代”“迷茫的一代”“垮掉的一代“政治冷漠的一代”等。然而.通过2008年的汶川地震、奥运志愿,我们深深感到他们是有担当的一代。值得信赖的一代,大有希望的一代。这些年高校青年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持续发生可喜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小读者》2003,(7)
被国外科学家誉为“中国理论物理学界的代表人物”的周光召,曾先后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中国科协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学部委员会执行主席和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等职。周光召1929年5月出生于湖南长沙市,从北京大学研究生院物理专业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是他首先提出了著名的“粒子自旋的螺旋态”理论,并建立  相似文献   

5.
他融西方科学精神与东方哲学于一体,坚持把世界看作一个整体。他的理论已经超越了传统科学与传统哲学的疆域,对于科学和人类文明的未来或许将具有潜在的深远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关耳 《教育艺术》2009,(11):66-66
一个人一生要始终对自己有信心.只有踏踏实实,勤勤恳恳.认真做人,才能在世上真正干好一、二件事。  相似文献   

7.
我是一名初二的学生,随着年级的上升,我变得越来越烦躁。现在老师只重视成绩,成绩好了,他们就对你好一点;一旦考差了,他们就冷眼相看。我原本成绩还可以,但最近几次考试失利,我越来越感到自己被忽略。我也想考好,但总是……唉,我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8.
王晶 《老年教育》2011,(12):4-5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蒋开儒”这个名字可能稍显陌生,但说起歌曲《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则耳熟能详。歌曲内涵丰富、琅琅上口,唱红了大江南北,而它们的词作者,就是蒋开儒。  相似文献   

9.
丁肇中是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是继李正道、杨振宁后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第三位华人学者。但是,这位顶级大师有时却“一问三不知”。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相似文献   

10.
前不久央视的《东方之子》栏目对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进行了一次专访,丁教授面对记者紧追不舍的一个简单问题,连续几个“不知道”,令人感慨。  相似文献   

11.
王渝生 《科技文萃》2000,(11):30-33
1998年12月10日,瑞典发明家诺贝尔(1833?896)逝世102周年纪念日,当地时间下午4时许,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华裔学者崔琦健步走进斯德哥尔摩诺贝尔奖颁奖大厅,接受瑞典国王颁发的奖章、奖状和奖金.  相似文献   

12.
我曾收到一封名叫小亮的高三学生的来信。信中表达了他对学习的厌倦和对高考的绝望。多年的研究结果表明,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越好的学生其学习成绩也更加  相似文献   

13.
14.
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在中国科协年会期间对媒体表示,自己做实验时最大的想法是尽力做好,而不管结果;在他所认识的诺贝尔奖物理学家中,很少有考试第一名的,“考试第一也是重复别人,而科学需要创新”。“考试第一也是重复别人,而科学需要创新”,不能不说,丁肇中的“考试观”闪烁着真知灼见;也不能不说,我们的大多数学生,名为“学”生实为“考”生——忙忙碌碌只为考试,千方百计只为寻找考试的捷径。在考试指挥棒下,只见亦步亦趋,不见兴趣爱好。  相似文献   

15.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日前在中山大学发表演讲,主题是自己对于宇宙起源的研究。在随后20分钟的问答环节里,有心人发现,丁先生一共回答了五个"我不知道"。都是些什么问题呢?"您的研究对现实生活有何意义""您怎么看待一些认为意识对物质有影响的说法""您怎么看弦  相似文献   

16.
吃过晚饭,出去散一会儿步,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借着清清的月色或淡淡的星光,在幽静的公园,漫漫地走、漫漫地走,可以把一天的事儿回个遍,也可以把明天儿的事安个排,更多的时候是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说,就是走走,漫漫地,任凭晚风轻拂、任凭夜色涂抹,渐  相似文献   

17.
一 在雨季的时候.一个像波士顿这样的城市.在一秒钟之内要落下千千万万的雨滴。如果其中的一滴雨有着不同的颜色,我们怎么找出那一滴雨?这似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那“一滴雨”.最后被物理学家丁肇中找到了.他发现了构成物质的第四种粒子——J离子!  相似文献   

18.
人物简介:丁肇中,世界著名实验物理学家,1936年1月27日生于美国密歇根州,3个月后随父母回到中国,中学时代在台湾度过。1956年到美国密歇根大学物理系与数学系学习,1962年获博士学位。1963—1964年在欧洲核研究中心工作,1967年起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教授。1976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相似文献   

19.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许多物理学家和物理学工作者为科学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他们研究和探索的一生中.由于某种原因,给他们自己、也给人类社会留下一些“遗憾”.现今我们来重温这些“遗憾”,可以从中获得教益,对我们的教学和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工作起到“借鉴”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我希望无论周围环境如何变化,年轻人都不要放弃自己的道路。我曾作为美国康奈尔大学康奈尔低温小组的一员,和同伴们一起研究有关同位素3He的超流动性。当一次次的重复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