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浪漫主义文学创作一般出于两种心理机制:一是昂扬,一是感伤。前者是在国力强盛、繁荣昌盛的社会条件下或个体情感追求得到满足的饱涨情绪状态下形成的。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下,作者对前途充满了美好的憧憬,产生了愉悦的审美心态,当他(她)以这种审美心理机  相似文献   

2.
实践自由与审美自由是两个不同层次的范畴,实践自由是产生形成审美自由的前提和基础,审美自由是在实践自由上的延伸和放大。美感不同于生理快感是超越生理快感的精神升华。以制造工具为前提的劳动实践是产生、形成、创造美和美感的物质基础,人由动物的心理心态结构转化为人的生理心态结构是产生、形成、创造美和美感的生理心理基础,而不断增长的物质化需求则是产生、形成、创造美和美感的源源不竭的动力。美是显现契合人的理想或本质力量并给人以精神愉悦的对象。  相似文献   

3.
论感伤美     
感伤美是中国文学最基本的审美情调之一。感伤美涉及到中国人美感心态的深层结构,它体现了文学主体的审美理想和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4.
"民族心理"则是在特定条件下某一民族心理活动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总称,是各民族在一系列共同历史条件影响下形成的共同性格、情感、爱好、习俗、成见、信念、心理状态等等精神素质的总和,其内部结构是多侧面、多层次的,因此,人们对任何事物产生的审美追求中不同程度会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带有不同的民族心理。笔者以音乐中的审美追求为例,阐述审美追求与民族心理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与盛唐诗人明朗昂奋的精神共性、中唐诗人信心不降又期望中兴的心理趋向比较,晚唐诗人明显地表现出由执着激愤到感伤忘世的心态走向。这种心态作用于诗,便使他们的诗歌创作从广阔的社会现实收敛到个人情感的抒发和日常生活情趣的抒写。无论咏史或抒怀,都表现出明显的感伤心态。  相似文献   

6.
教育过程中的“社会效标效应”就是指学生及家长对于知名教师或学校所产生的敬佩、信任和崇拜的心态。它使得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从而产生较好的教育效能。这种效应的特点主要有:预期性、暗示性和长效性。“崇名”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其产生的心理机制主要是人们的赞誉心理,安全心理和自居心理。在现实社会中,“名师”的产生一是个人要有良好的条件,再者学校要给予大力支持,另外社会必须形成“尊师重教”的风气。  相似文献   

7.
陶渊明的诗歌大多渗透着或明或暗的感伤情依,或感伤生不逢时、志不获聘,或感伤盛年难再、白首无成,或感伤知音难遇、欲言无和。这些感伤皆基于深重的民族忧患意识和沉重的历史责任感,乃积极之感伤。陶诗的感伤是社会的大动乱和诗人执著理想的崇高精神境界及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的产物,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8.
《三国演义》的作者在历史人物诸葛亮的基础上,从自己的审美角度出发,塑造了一个理想的典型形象,而这正展示了作者及知识分子的人格理想与心理追求。同时,这个形象不仅凸现了儒家文化中知命、尽命的自觉精神,也显示了自身不可逾越的精神误区。  相似文献   

9.
羞耻感的"罗盘应对理论"及其德育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羞耻感是个体认为自己的行为或自己在某件事上的失败,有违或有损自己的理想自我时所产生的一种带有不光彩、不体面体验的情感。在个体社会化和道德教育过程中,羞耻感是一种有益的道德情感。一方面,羞耻感通常产生于集体性情境中的社会互动,这种社会互动有形无形地促使个体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形象,并据此不断地评价自己的行为,当个体因不理想行为"出了丑"、"丢了脸",自然导  相似文献   

10.
论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感伤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哲学美学和心理美学为理论依据,研究评析了中国古典学中所表现出来的感伤主义情感,着重分析了感伤主义学所蕴含的广泛的社会生活内容、所具有的基本特征的审美特点,指出了感伤情感与“哀”、“怨”、“忧患意识”和“悲剧意识”的区别与联系,总结了感伤主义学产生和形成的主要原因。全篇立论对学创作的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皆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文章说明道家哲学人生观主要特征是现实社会人的异化、追求个体生命的价值和自然超越的人生理想,在这个哲学基础上指出了道家美学思想的主要特点是崇尚“道法自然”的审美理想,追求的是一种与不脱离现实而超越现实功利世界的精神的自由、美的人生。  相似文献   

12.
“蒹葭情怀”就是“企慕情境”,它超出了原有的表现男女间钦慕之情的层面,而是用来表现人们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是理想的象征。李白的诗准确地描述了他的心路历程,展示出了对理想的执著追求。这种追求不果的复杂心态,正是人们追求真善美的象征。人类就是在不断追求理想的过程中,经受着各种苦难和欢乐,一步步向着理想的彼岸靠拢。这种审美心理所结晶而成的艺术作品和文化心理,具有特殊的魅力。  相似文献   

13.
陈森茂 《成才之路》2011,(13):28-28
在文学作品的欣赏中,通感会带给欣赏者具体画面、声响之外的意蕴产生的美感,使诗文意境深远,情感浓郁,意味悠长、丰富,形成美的感情、美的心态、美的体验、美的效果。通感加深了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可加强审美感情与审美理解,有助于文学作品欣赏时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和作品审美愉悦的体验,使心理和精神在艺术观照中得到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14.
作为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审美心理学主要研究人们在美的欣赏与美的创造中的心理运动规律。这种审美心理运动规律的中心内容是审美经验,同时也包括审美个体的审美心理结构、审美能力,以及在审美体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审美个性与共性、审美趣味、审美观念。审美理想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社会心理与精神文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神文明是社会精神生活的反映。是受低层次的社会心理制约的,社会心理在社会生活中的独特地位决定了其在精神生活的重要作用,因此,要加强理想和信仰教育,加强社会主义道德教育,优化社会导向和个体心理,建立一个良好的社会心理状态,以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6.
世纪末的自慰与赎救--论王朔小说的反讽与自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王朔登上文坛,便产生了极大的轰动,出现了一股持续不降温的“王朔热”。王朔小说的独特风格是反讽与自潮。这种审美追求迎合了世纪末人们的普遍心态;追求闲暇与超脱。王朔在小说中大肆运用反讽与自嘲实质上是作者本人寻求自我慰藉,进行自我赌救的手段。  相似文献   

17.
<正> 审美作为主体在对象化过程中对自身的一种观照,它表现为一种独特的个性复杂心理。美感作为人的大脑和感觉器官机能的产物这一事实,使得我们对审美主体的考察不得不遵从生命有机体生理和心理发生发展的规律。因为只有建立在对意识的机体根源和心理过程揭示的基础上,我们才能真正科学地解释为什么相同的审美客体对于不同的主体,或对于不同条件下的同一个主体会产生不同的审美感应。无须赘言,在社会心理学的范畴内,主体美感认识的发生,一方面依存于个体生理、心理器官生命运动的机制;另一方面又依存于主体日益完善的社会心理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首先需要强调的是,本文关注的中心不是路遥作为传统的现实主义作家在结构作品时采纳的创作方法及其得失所显示出的“挑战”性质和“守恒”心理,而是他作为个体的创作主体所具备的独特文化心态。至于在这种文化心态主导下其文学创作在微观方面所呈现的阶段性及系统流变过程,不属于本文讨论的范围。任何成熟的作家在表现生活时都会拥有特定的视角,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创作主体的特定审美文化心态,支配着作家的主要创作(当然,这种心态是稳定性和可塑性的统一)诉诸于具体创作这种独特心态便表现为能够充分体现创作主体独立思维艺术品格的多…  相似文献   

19.
当代人格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格困境是当今人类面临的严峻现实,主体失落、物欲膨胀、精神空虚、情感淡漠、心态浮躁、心理失衡等是其主要表现。摆脱人格困境的出路在于建构审美人格。审美人格是指人的精神面貌具有审美特征,达到了美的境界。这种人格既具有理想性,又具有现实性,因而成为当代人格建构的必然选择。教育在审美人格建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奠定审美人格发展的基础,确立审美人格发展最基本的规定性。  相似文献   

20.
"物哀"这种审美情趣深深的渗透在日本文学之中,这种审美情趣不仅仅只融入日本的文学而且与日本人的精神生活息息相关。"物哀"观念的形成主要源自日本这个国家本身的地理条件和长期以来自发形成的民族观念,并且时时刻刻反映着浓厚的宗教色彩。日本的民族审美心理中总是充满了对生命的珍视,当美好的东西转瞬即逝就会让民众内心充满无限的感伤,且这种心理已经根深蒂固,随即就成为了我们所要探讨的"物哀"等日本文学的审美范畴,为日本古典文学奠定了悲情的审美基调。本文先简单介绍了"物哀"的文学内涵再着重结合日本文学传统介绍了"物哀"的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