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程改革使县级教研员的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教研员应尊重教师,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教研员应做好新课程的指导和服务工作,促使基层产生"造血"机制,抓紧构建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教法改革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原则,要抓好配套考试改革,促进课改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2.
刘秋敏 《辽宁教育》2003,(11):24-25
实施新的课程改革以来,对教研员有两句话最引人注意:一是课程改革的全新观念使教研员和教师站在了同一条起跑线上;二是教研员队伍是课程改革中不可忽视的一支生力军。这两句话说明课程改革对教研员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表明教研员工作在新课程改革中责任重大。通过两年的课改实验,我认为教研员在课改中不但要转变教研观念,更要承担好各自角色,并创造性地完成自己的教研工作。 一、教研员要做课改的同行人 在实施课改的过程中,教研员已和教师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教研员如何在信息时代、科技迅猛发展的  相似文献   

3.
戴理生 《湖南教育》2005,(19):22-22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实施,本着教育部提出的“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的方针,广大中小学教师一边积极参加课改实验,一边不断总结调整。面对不断壮大的实验群体和层出不穷的课改新问题,作为一名学校教研员,应该如何应对呢?我认为新形势下,学校教研员应从以下几方面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归纳起来为“五忌”和“五要”。忌光说不练,要沉得下来。新的课程改革以其新的理念、新的内容、新的手段方法决定了它是一场深层次的教育教学革命,不论是学校领导、教研人员、实验教师还是普通教师,面对的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教学方…  相似文献   

4.
曾玲莉 《江西教育》2009,(12):11-11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全新教育理念,使教研员与广大教师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新课程要求教薪员不能以“权威”的角色自居,而要由居高临下的理论宣讲者转变为“教师平等中的首席”;要求教研员不能唱“独角戏”,不能以“任务驱动”的简单方式开展教研工作,而要将教研工作重心下移,多与教师沟通,多深入一线。而深入一线最直接的办法就是行走课堂。  相似文献   

5.
“导课”是教研员对教师上课所进行的具体指导。教研员为教师“导课”,有利于增强教师的业务素质,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提高教研员教研工作水平。下面,从四个方面谈谈自己对教研员“导课”的粗浅认识。一、“导课”应遵循的原则1科学性原则。教学?..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进修院校教研员的教研指导方式面临新的挑战,逐渐从“我(教研员)看你(教师)做”、“我说你听”、“我评你改”的单向传统教研方式,向“你说我听”、“我质疑你反思”、“你回答我追问”、“我建议你选择”的双向对话为主的新教研方式转变。并从深入基层听课、兼课,聚集课堂运用“实作指导”,倡导教研员与教师之间合作学习,强调开展教研活动的技巧等方面改进教研指导方式,提高工作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在学区教研室工作已六年有余.我经常一次又一次地想:“作为一名教研员,其真正的职责和价值到底是什么?应该体现在哪里?教研员怎样适应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职责、功能?怎样要让一线教师在内心深处认同你是教研员而不是教研官?”所以,我们要先给教研员定位,这个定位的中心是“研究、  相似文献   

8.
笔者曾对某县区38名教研员做过粗略了解,78%的同志在如何使教研工作求新求实的问题上含糊其辞,大部分也仅仅是能够按照传统作法去听听课评评课而已。笔者认为,面对新一轮课程改革,教研员必须做到“三个到位”:思想认识到位、工作职责到位、教研方法到位。思想认识到位教研员首先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在课程改革中,教研的主体是教研员和教师,而不是教研部门单方面的人员;教研的过程是教研员与教师、教研员与新课程共育共进的过程,而不是教研人员的“单兵独战”和“闭门造车”;教研工作是一种通过教研员与教师互动、合作、对话与探究共同构建的教…  相似文献   

9.
武昌和同志对教研室的工作,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可供各地参考。学校是教研室的“土壤”,教研员应当参加一定的教学活动。关于教研员的待遇问题,应与教师相同,如有违背的,要迅速纠正。  相似文献   

10.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研员的角色有了新的定位:由原来的研究者、指导者、管理者转变为现在的学习者、实践者、服务者、引领者,为此,教研员的工作重心就要下移,要深入到教师中间,在与教师的交流、研讨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课程目标的实现。教研员是学习者“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校本教研需要俯下身子实践,但实践的前提是不能盲目,而要有充分的理论作基础,也就是说教研员要参与实践更需要不断丰富理论学习,尤其是本学科先进的教学思想及教育理念。由于长时期脱离课堂,教研员的有些想法并不一定能适合于新课改下的…  相似文献   

11.
无锡市锡山区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国家级实验区。区语文教学工作从 2 0 0 2年 9月以来 ,按照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在课堂教学、课程建设和队伍管理等方面都进行了全面的改革 ,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面貌。一、局长和教研员上“下水课”———是语文课改一项常规性的工作制度。区教育局局长丁伯荣和分管教科研工作的副局长孟晓东都是语文教师 ,他们每年都要登上讲台上课。教科室主任兼高中语文教研员赵宪宇和初中语文教研员每学期也都要上“下水课”。这是锡山区语文教改的一项工作制度 ,实践证明 ,这是一项很有效果的课改方法。他们上“下水课”时…  相似文献   

12.
“新课改”引动着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角色的转变又必然会引动着县乡教研员角色与工作行为的转变。这就要求基层教研员在对自身工作进行重新定位的同时,应主动从工作数量到质量的结合上做到“六勤”。  相似文献   

13.
课改使课堂的“教”“学”方式发生了全新的变化,同时给教研工作方式的创新也带来了生机与活力。过去,教研员开展教研工作,“一言堂”的倾向较为严重,在多数教师的眼里,教研员是权威,是专家, 说话有相当的分量,甚至有的教师习惯了被动地听教研员的。因此,现在有人担心教研员做不好,就会成为改革的绊脚石。这种担心不是没道理。因为,在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稳步推进,教研员和教师站在了同一条起跑线上。为更好地发挥教研员工作“研究、指导和服务”三大职能,要求教研员不断实现教研创新,做到变、促、磨、议、研、查,最终实现教研员与教师的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15.
论教研员的生涯规划与专业成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曦 《广西教育》2006,(1A):43-44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对教研员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在新课程改革中,教研员应扮演怎样的角色,应如何转变工作方式,应如何提高专业素质?对此,广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重点课题、广西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资助经费重点课题“新课程中教研员专业成长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进行了探索。本刊选载了课题组的一些研究文章.以飨读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邓光明 《今日教育》2008,(11):28-29
传统的教研工作注重“自上而下”开展教研活动,教研员往往扮演的是“检查者”角色。新课程实施后,广大一线教师希望,教学研究要立足于身边的课堂实践,有针对意义;学术活动要达到一定的交流深度,有启迪功能;理论阐述要紧密联系具体的案例,有支撑力度;课题研究指导要便于操作,有实质内容。这些教研工作的新要求,呼唤着教研员角色与职责的转变,呼唤重新构建教研模式。对此,重庆市渝中区教师进修学校探索出“3+2”教研员工作的新模式,其中的“3”,指每周用三个工作日分别开展“下校蹲点”“集体视导”和“区级教研”工作;“2”指每周的另外两个工作日由教研员灵活安排,主要用于学习进修和试题命制。  相似文献   

17.
教研员是一个地区课程改革的舵手,实践证明,教研员的优劣直接或间接影响一个地区的教育教学、乃至课程改革。教研员不仅仅承担一个地区教研重任,更是担负着引领当地教师专业发展方向的重责。因此,教研员要摆脱"高高在上"的形象,走近教师,走进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以"服务者"的角色与教师零距离接触。  相似文献   

18.
教研室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学研究组织,在新中国教育教学发展的不同时期曾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历次课程改革中,课程理念和新的教学方法都是通过基层教研室和教研员推进到每所学校、每位老师的每一堂课的。由于教研室的教研员是离广大一线教师最近的“专家”和“权威”,所以一线教师对教研室和教研员“情”有独钟,这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一支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实施是一个科学民主共建的过程,作为这一进程中的一员,教研员的角色不是无足轻重的,他是应该并且能够有所作为的.在以前的工作实践中,学校、领导、教师常把教研员称作“专家”,把业务交流、教学研讨名日“指导”,教研员命题考查学生、评价教师.“我要你做什么”,“你应该怎么样”,“我如何评价你”……教研员高高在上地“指导”着教学.  相似文献   

20.
转变“导演”与“演员”的角色在长期的教研活动中,我有一个感觉,就是教师们已经习惯于崇拜教研员的“权威”。“请帮我们指导指导”、“请多提宝贵意见”等话语常常出自于教师之口。在新课程理念下,教研员和教师的角色都在发生变化:在教研活动中,教师不再是“演员”,教研员也不再是“导演”,教研员应转变传统的“导演”角色,并帮助教师逐步转变“演员”角色,与教师建立平等的互动关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我想,教研员也应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