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春雷  肖娟 《当代传播》2011,(6):96-97,104
从“3·23”福建南平惨案到“4·29”江苏泰兴惨案,系列校园杀童事件引起舆论的强烈关注.大众“犯罪心理”、媒体报道等自此成为公众热议的话题.本文基于“江苏泰兴校园事件”的调查分析,通过个案实证研究与理论阐释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媒体报道与大众“犯罪心理”的关联,并试图从发挥地方媒体优势、尊重大众接受心理和保障弱势群体权...  相似文献   

2.
王旭  王松 《新闻世界》2011,(8):324-325
在新闻报道领域,对于中国所发生的诸如藏独闹分裂、东突暴动等敏感性事件,西方媒体在报道中存在有失客观的现象。虽然国际媒介话语权的天平偏向于西方媒体,但中国媒体一直没有放弃对话语权的争夺。本文以"3·14"、"5·12"、"7·5"事件为例进行文本分析,透视中西方媒体在中国新闻事件中的话语权争夺。  相似文献   

3.
龚德华  林莉 《东南传播》2010,(1):146-147
2009年6月,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的“高也事件”引起了舆论广泛争议和讨论。本文通过分析目前电视新闻采访存在的不平衡、过分注重名人等现状,思考面对网络时代电视媒体采访对象流失的问题,探讨电视新闻采访对象如何进行选择与使用。  相似文献   

4.
杨龙 《新闻实践》2008,(9):21-24
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在于新闻的真实。特别是在突发性事件报道中,任何关乎新闻真实的细节,都须有记者深入现场获取的第一手材料,还应在采访不同对象的过程中不断求证和互证。贵州日报记者杨龙应本刊之约,回顾贵州"瓮安事件"的采访亲历,使我们看到在纷繁复杂的舆论环境中,记者如何深入采访、去伪存真,使之真正把握突发性事件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5.
一场山洪引发的煤矿淹井事故,一场惊心动魄的与死神赛跑的大抢救,一次所有矿工都成功获救的近乎完美的救援,随之而伴生了一场可圈可点的媒体突发事件报道。从这个案例,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突发事件报道的“三大原则”:及时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和真实性原则。  相似文献   

6.
“3·14”事件报道:凸显国际话语权掌控任重道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今年3月14日发生的西藏骚乱事件中,部分一直以客观、公正自诩的西方媒体,在根深蒂固的偏见之下罔顾事实,炮制出一系列令人惊诧的扭曲失实报道,企图借助强势话语权,引导国际舆论走向,掀起  相似文献   

7.
采访对象不配合怎么办?调查类报道记者一般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特别是市场化媒体兴起后,上述情况更加突出。如今媒体的报道理念与以往那种“人家提供什么,我就报道什么”不同,而是“就要得到我想要的”。于是,“采访突破”便成为记者经常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王娟  李永红 《新闻世界》2008,(12):20-21
频频爆发的突发事件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恐慌,而媒体突发事件报道的功能发挥程度的好与坏对于整个社会的稳定和良性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在这方面,中国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本文试从“三鹿奶粉”事件谈起,对比我国突发事件报道的发展变迁,剖析我国突发事件报道进步的原因,并对我国大众媒介突发事件报道的未来发展提供一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王瑛 《新闻实践》2006,(7):53-54
注意时下的报纸和电视新闻,不少报道还是工作动态性新闻。这些新闻,报道程式化,语言抽象化,缺乏新闻性、可读性,让人看后转眼便忘,影响了传播效果。产生这些现象的症结之一,就在于报道忽视了受众能够认同的情节事实,使新闻报道成了纯而又纯的“非事件”。因此,在采访中,要注重挖掘那些隐藏在大量新闻事实之中的、鲜活的、有情节的事件,这就是记者的“事件意识”。通过对这些  相似文献   

10.
作好主旋律报道,是一份党报必须担负的媒体职责。不同时代、不同时期,主旋律内容指向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受限于报道政策性和报道精准度,稍有疏虞,主旋律报道就往往会呈现出过于理论化、单一化、扁平化倾向,选题面失之于窄,表现力失之于平,传播力失之于弱。  相似文献   

11.
2008年3月14日,拉萨发生了3·14打砸抢烧暴力事件,造成了当地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巨大损失。事件发生后,一些外国媒体在报道该事件时胡乱猜测并有意进行歪曲报道、误导国际舆论甚至恶意攻击北京奥运,严重损害了我国的国际声誉。在  相似文献   

12.
李娟 《新闻爱好者》2008,(10):59-59
2008年3月14日由藏独分子制造的拉萨暴乱和5月12日汶川大地震,震动中国,震惊世界。新闻媒体在这两次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的不同表现和不同效果,发人深思,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13.
在信息纷繁复杂、真假难辨的网络时代,面对极容易被过激情绪带动而不够理性的网友,我们应该保持清醒头脑,坚持用事实说话.  相似文献   

14.
从绝望中寻找希望——“采访突破”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访对象不配合怎么办?调查类报道记者一般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特别是市场化媒体兴起后,上述情况更加突出.如今媒体的报道理念与以往那种"人家提供什么,我就报道什么"不同,而是"就要得到我想要的".于是,"采访突破"便成为记者经常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中共黑龙江省委书记吉炳轩目前在同新闻单位举行的座谈会上说,在处理突发事件时,要把话语权、报道权交给媒体来把握,相信他们会做得很好。(据2009年11月16日《人民日报》10版)  相似文献   

16.
我国早在2006年出台了《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对突发事件的信息发布作了规定,媒体作为影响大众的工具,肩负着引导舆论的社会责任,如何做好重大灾害性突发事件的媒体应急报道,是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特别是作为离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地最近或与发生事件有关联的地方媒体,既要把握好报道时机,追求报道的真实性和认同感,又要注意舆论引导、把握传播方向,与各个方面协同作战、密切沟通,还要坚持以人为本,把握报道尺度。更好地报道突发事件,是摆在地市报人面前的一道生动课题。  相似文献   

17.
灾难事件是突然发生的.由于无法预料或难以预料。造成人畜重大伤亡和物质财产巨大损失的突发事件。不论是自然灾害。还是人为灾难.灾难事件的发生都会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18.
杨庆  任安 《青年记者》2008,(14):44-45
从"西藏3·14事件"看西方媒体的"新闻帝国主义" 连日来,西方媒体对"西藏3·14事件"的报道中,出现了许多违背新闻客观性、真实性原理的错误,这些错误带有明显的倾向性和偏见,是西方媒体带着"有色眼镜"看中国的典型表现.大致而言,国外媒体关于西藏事件报道的谬误可分为以下4类:  相似文献   

19.
“6·29”火车相撞事故发生后,《郴州日报》记者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分工配合,快写快发,向社会及时、透明、客观公布事故处置情况。整个报道过程中,《郴州日报》充分发扬敢于抓“头彩”的精神,抢先说、主动说、客观说,抢占了舆论制高点。如同我们曾经经历过的抗洪救灾、抗冰救灾报道一样,一篇篇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报道,内容涵盖方方面面,体现了地市党报在服务党委、  相似文献   

20.
冷凇 《声屏世界》2010,(1):21-22
“7·5”事件是新中国成立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爆发的最大规模的恶性事件,也是迄今为止国内外新闻媒体应对中国社会危机事件中反应速度最快、报道角度最为全面,最值得引起新闻传播学界重视的一次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