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明静 《教师》2015,(6):10
对于行为评价模式的建构研究,重庆市巴蜀小学(以下简称“我校”)是从低中高不同学段学生的行为评价人手,将评价过程融人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堂中,建立特色的评价体系,探索出了一套学生行为评价的新机制,创出了特色,取得了实效. 1.实施的策略 (1)突出各年段学生行为评价活动的特点.低段行为评价课,评价内容以良好行为习惯养成为重点,在评价方法上突出以学习评价为主要特点;中段行为评价课,评价内容以良好品德形成为重点,在评价方法上突出以引导评价为主要特点;高段行为评价课以学生社会性发展为重点,在评价方法上突出以自主评价为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2.
小学生品德评价量表的设计与分析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胡咏梅小学生的品德行为是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中随时随地都能表现出来的。收集小学生的品德行为评价信息并进行测定,可以使用小学生品德评价量表进行。量表的评价方法在对学生的品德评价中比教师通常采用的观...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茶文化具有5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茶为载体,整合教学资源,开发校本教材;创设生活情境,开展活动教学;创新课程评价,提倡多主体、开放性、多元化的课程评价;拓展教学时空,开展实践活动,让茶文化走进品德与社会课堂,让茶文化与品德与社会课程相结合,实现品德与社会课程校本化,开辟了德育工作的新途径,凸现了学校德育工作的特色。  相似文献   

4.
在新课程理念下,怎样评价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是广大教师和教研人员十分关注的问题。近几年,我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初步构建起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即从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状态、活动的有效性三个方面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教育者十分注重道德评价,强调通过对受教育者的正确评价来激发学生上进的心理状态,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深化,同时抑制不良品德的滋生和蔓延。我们不能完全否定评价的外在激励作用,但我们应思考的问题是,当前的品德评价能正确衡量学生的品德和行为吗?这种评价是否真正促进了学生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真正能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的内部激励手段是什么?一一直以来,教育者非常重视道德评价,认为评价是重要的激励手段。在德育过程中,为了克服评价的主观随意性,当前,品德量化成了德育研究和实践领域的一个时尚。通过评价,尤其是量化评价,一…  相似文献   

6.
在新课程理念下,怎样评价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是广大教师和教研人员十分关注的问题。近几年,我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初步构建起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即从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状态、活动的有效性三个方面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 自我道德评价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中,依据一定社会的道德准则,对自己的行为所作的是非、善恶的道德判断。自我道德评价是自我意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学生的品德发展具有特殊意义。从学生品德发展来看,对行为实行自我调节是关键,而深刻的自我认识和适当的自我道德评价,则是行为自我调节的重要前提。研究表明,自我道德评价是自我调节机制的主要成分。人们在相互交往中,行为的协调性、稳定性和一  相似文献   

8.
如果我们评价王夫之品德心理思想颇具本土特色的话,那么这种“特色”将被集中地反映在他有关品德心理发展规律的一系列阐述之中。具体地说,就是自律情感性思想和自律内在性思想。一、品德心理发展规律之一:自律情感“自律情感性”概括地表达了王夫之关于品德心理发展“水平标准”的思想,其中的“自  相似文献   

9.
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学生受益终生,全面持续性的学生评价积极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珠海市金海岸海华小学的校本德育特色活动一直在积极探索学生习惯养成的途径,文章阐述了该学校从2019年8月开始全覆盖使用珠海市金湾区中小学校智慧校园系统,并且结合校本特色探索出个性化定制的美乐币评价卡评价体系,为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搭建了一个全方位的框架,全面多元地对学生在校的各类行为进行评价,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品德习惯和学习习惯,为其他学校养成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品德与社会是学生思想品德修养的重要课堂,品德与社会是学生人际沟通能力培养的重要场所。然而,由于师生对品德与社会课程重要性的认识不够,导致在品德与社会课堂中学生表现不够积极,教师评价不够及时。品德与社会课堂效率持续低迷,课堂评价长期低效。面对如此窘境,提高品德与社会课堂效率迫在眉睫,在品德与社会课堂中实施有效评价刻不容缓。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简单论述了品德与社会课堂中的评价策略。  相似文献   

11.
《品德与行为》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具有生活性、开放性和活动性三个基本特征。通过教学实践,我深切体会到教学开放性能提高德育的实效,有效地引导儿童感受生活、亲自体验、主动探究,在学习活动中发展,在发展中学习。《品德与行为》课程实施开放式教学,我的具体做法为:开放课程资源,让学生感受生活;开放教学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开放教学时空,让学生主动探究;开放评价方法,让学生乐于践行。一、开放课程资源,让学生感受生活《品德与行为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课…  相似文献   

12.
加拿大安大略省政府一贯重视中小学社会课程教育,并于近期完成了安大略省1~8年级社会课程标准(2013修订版)的修订工作.本文介绍了修订后的社会课程标准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内容组成和评价方式等方面的特色,以期为我国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评价是推进品德与社会教学进程的"助推器",提高教学效果的"催化剂"。在小学品德课堂中,利用"集福卡""星级评价卡"能积极促进学生发展,了解和掌握学生的道德和社会认知、判断、行为,以及发现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还能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幼儿品德是在培养品德认识、品德情感、品德意志、品德行为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而品德认识、品德情感、品德意志、品德行为的培养离不开幼儿的生活。我坚持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  相似文献   

15.
1.问题     
《上海教育科研》2001,(Z1):89-96
现代教学手段负面作用的种种表现 1.疏于品德的教育.在品德教育活动中,教师品德的榜样示范作用对学生品德成长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师生面授教学中教师品德以人格化、具体化的特点直接地影响着学生品德的形成.而由教师、教学机器、学生构成的"人--机"教学系统中,如果教师把预先设置的教学程序让教学机器来执行,形成"学生--教学机器"系统,那么,由于教学机器是物而不是人,是自然机体,而不是生命机体,缺少人所特有的品德,无法给学生树立品德榜样,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学生,对于品德涵义的理解与评价、品德行为的发生存在障碍,这与我们要求学生品德的自转完善是相背离的.  相似文献   

16.
作为学校德育评价机制的一部分,学生品德评价是学校德育评价的核心,全体中小学教师都肩负着育人的使命,肩负着品德评价的责任。确立评价尺度多元的理念,掌握多元品德评价尺度,提高教师的品德评价素养已经成为新时期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教师要研读相关标准,明确基本依据,以合格性评价为基础;立足学校特色,彰显学校个性,把握多元校本化评价尺度;包容个体起点,尊重学生差异,掌握多元生本化评价尺度。  相似文献   

17.
解放以来我国小学生品德评价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有长足的发展,可以从四个方面了解我国小学生品德评价实施情况:品德评价目的与模式、品德评价内容依据和标准、品德评价的方法、品德评价的形式。  相似文献   

18.
王洁琼 《考试周刊》2011,(2):182-182
本文从教师评价、自我反思评价、伙伴评价、家长评价等四个方面全面阐述了品德教学中的评价.并提出了在品德教学中应将教师的评价与学生自评与他评相结合.以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19.
品德行为是一种符合道德规范的个人行为,是道德风貌在个体行为中的表现,是受品德认识、品德情感和品德意志支配的个体现象,是一个人的道德品质的外在表现。它与品德意识的关系十分密切,在它的形成与调节过程中,自始至终受到品德意识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0.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提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性课程。"小学品德课程倡导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注重评价方法的多元化、评价形式的多元化。著名的教育评价专家斯塔佛尔姆提出:"评价不在于证明,而在于改进。"通过评价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促进学生以良好品德为核心的社会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