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重新思考义务教育我们需要回归初心,就是回到教育价值和教育理想的层面,重新认识义务教育的价值、功能。是制造学校竞争吗?是打造名牌学校吗?还是其他什么?今天,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使命,就是从应试教育突围,真正建立以儿童为中心,以学生的健康发展和终身幸福为本的价值,实行善待儿童的教育,使儿童免于恐惧的教  相似文献   

2.
对学生而言,数学课堂的价值究竟意味着什么?新的课程标准前言部分有这样一段精彩的描述:"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这就是说,从人文的层面上,数学教育留给学生的,除了知识的传授和智慧的开启,  相似文献   

3.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发展性、全面性,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倡导建构的学习,倡导培养学生具有适应未来社会变化的能力。要求"人人都能受到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和今后进一步发展必须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和基本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发现  相似文献   

4.
<正>马克思曾说:"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良好的班集体是锻炼小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熔炉,很多人认为班级管理很容易,有什么可难的?只要多跟孩子学学、念念《班级守则》与《班级公约》不就行了吗?小学阶段的孩子年龄尚小,具体到班级管理应具有自己的特色,它不仅是我们教育教学工作的阵地,更是学生自我发展和逐步成长的摇篮。它不但有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学识水平的重要作用,更背负着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做  相似文献   

5.
《教育》2008,(18)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生活中什么最重要呢?我可以毫不犹豫地回答"爱孩子"。教育是爱的事业。爱学生是教师的神圣职责,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但我们爱了学生,学生感受到了吗?我们的爱对学生的健康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了吗?林崇德教授在《教育的智慧》一书中有这样的调查结果:问被调查的  相似文献   

6.
《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提出:"课程设置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遵循聋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为聋生的持续、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它明确了此次聋教育改革的目标和任务。"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这是聋教育永恒的课程价值观。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听障学生的作文教学也应渗透在学生的生活中。生活是他们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这样才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大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7.
班主任老师,您在班级工作中遇到过这样的事吗?上课铃声响了,一个在班里素称"霸王"的学生却站在座位边叫骂不休,原来是"做好事"的同学给教室地面洒水时将水溅在了他的椅子上……军训的时候您面对过这样的学生吗?没过一天他就想家了,无论别人怎样劝导,他就是哭喊着一句话"我要回家"……您要表扬某个学生吗?每表扬一次他就受到一次周围人的嘲讽和冷落……您接到过学生的"最后通牒"吗?限定您第二天早读课上向他赔礼道歉,为他"恢复名誉",否则将使您"抱憾终身"……您让学生给您写过评语吗?每人发一张纸,叮嘱他们消除顾虑,心里怎么想就怎么写……  相似文献   

8.
<正>原有数学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缺陷,使当前数学教育发展受到一定的阻碍。新课标明确规定:数学教育具有普及性、发展性以及基础性,这样才能保证每个孩子都能接受应有的义务教育。数学作为当代的主要科目,不但能够完成对数值的计算,还能拓展人类的思维,使其不断增加知识积累。一、教师用爱走向学生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在所有的东西中间,人最需要的东西是爱。"学生需要教师的爱,更需要得到教师的尊重和理解。教师  相似文献   

9.
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是涉及全社会的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在这次行动中要主动作为、勇于担当,从课堂教学、作业管理、考试改革等方面解决问题,做到应教尽教、及时反馈、以学定考,让上课"有用"、作业"有效"、考试"有谱",让学生和家长相信,在校学习完全可以全面圆满完成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任务。同时,也只有坚持在校学习,才能保证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0.
流动人口子女的就学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所关注的.原国家教委和公安部1998年下发的<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中提出:"流动儿童少年就学以流入地管理为主".2001年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上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中更是明确规定:"要重视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以流入地区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采取多种形式","依法保障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流动人口子女进入流入地学校,与流入地孩子享受同等的教育已是不争的事实.教育好这批流动的学生,使他们真正享受公平教育的权利,得到全面的发展,成为了我们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面对这样一个事实,我们又该采取怎样的应对措施呢?如何让每一位进入我们学校的流动外来民工子女受到良好的教育,得到真正的发展呢?这些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  相似文献   

11.
<正>语文与思维,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它们互相依存,互相促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发展学生语言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在语文教学中要加强思维训练,使学生的思维与语言发展同步,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可以这样说,思维有多远,语文教学就有多深;思维有多宽,语文教学就有多厚。在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广阔性、周密性和创造性,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2.
张喜荣 《小学生》2012,(12):36-36
数学是一门抽象,单调,缺乏乐趣的学科。《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设置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在教学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数学,才能实现其目标。我认为:兴趣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决定因素。那么,怎样利用兴趣使学生学好数学呢?一、培养兴趣,使学生爱学数学  相似文献   

13.
<正>作为一名从教20多年的"老教师",我挚爱孩子,热爱班主任、中队辅导员的岗位,但在教育实践中我经常在思考:怎样面对现在思维活跃、眼界开阔的学生?怎样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准确、有效的评价?如何通过综合素质评价使得学生的智慧得以闪耀,灵气得以彰显?带着一系列追问,我在教育实践中感悟到,教育不仅要凭教师的经验,更要采取有效的措施、系统科学的评价方式,这样才能使每个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够得到全面、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梦,即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民族复兴、国家强盛,靠什么?靠人才的培养,"少年强则中国强"。在这方面,教育无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只有真正以人为本,坚持让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真正的发展,摒弃只重智育忽视其他方面,尤其是体育的片面办学理念,才能使学生受到更好的教育,使辉煌的中国梦得以早日成真。  相似文献   

15.
名家谈教育艺术教育在培养健康全面人才的教育体系中扮演重要角色。它的价值在于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使他们通过审美感受获得审美体验,从而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艺术学科是轻松的、充满美感与激情的,它更强调以学生为本,更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实践性,它应该融人文、情感、思想、意志、理想、道德、个性与关爱等为一体。艺术教育的重要性无需赘言,在这里,我要说的是艺术教育到底应该教给学生什么,是教给学生如何识谱唱歌吗?是教给学生如何调色画画吗?还是教给学生如何跳舞、如何表演呢?都不是。艺术教育使学生掌握艺术方法当然重要,但那只…  相似文献   

16.
时代在前进,科学在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正如火如荼、与时俱进.作为非义务教育阶段的高中教学更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课堂教学是高中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的优劣直接影响到高中教育的成败。为此创建新的、具有可持续发展性的课堂教学新模式意义重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高质、高效,才能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使他们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7.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指出: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要发挥出数学在培养人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该如何开展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真正落实课程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数学思维,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呢?笔者认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当立足于深度学习,引导学生深入开展自主研学活动,这样才能切实有效地促进学生素养的全面提高。北师大郭华教授曾对深度学习理念进行过深刻阐释,她认为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深度学习,是指教学中教师积极营造民主和谐的学  相似文献   

18.
<正>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就是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归根结底是思想观念的转变。首先,教育工作者必须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是国民教育、普及教育和平等教育。它既是高级专门人才成长的根基,更是为广大劳动者奠定基本素质的关键环节。因此,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以育人为根本,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和学会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只有这样,素质教育才能真正得以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存在"扬善弃真"的现象,教材编写者和教师强调对学生进行价值引导,使之接受"善"的教育。在这样的强调下,有许多的"真"被迫流失了。这就造成了两种危害:其一是伤害了学生的感情,影响教育意义的建构;其二是使学生的观点片面化,使之形成二元化的思维,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以和谐思维取代斗争思维,语文只有使"真"与"善"和谐相处,才能发展学生的可发展性,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语文的思想感情",特别强调要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重视对学生人文意识的培养,"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这就要求语文教育应该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人文素养,打好语文基础,重视文化传承,强化美育功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那么,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才能达成这样的教学目标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