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阅读是写作的基础,知识积累离不开阅读 写文章是运用语言的艺术,文章好坏取决于头脑中语言的储存的多寡和语言驾驭能力的强弱,常言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语文课中对于一些好的词汇、优美的语句和篇章,要求学生为写作积累材料,即使不理解,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慢慢就会理解运用,为写出精彩的文章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
获得和积累了材料,又能在构思文章的过程中运用丰富的联想力和想象力,使积累的材料活跃于胸中,这就为写好文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里说的“米”就是写文章的材料。没有材料,搜枯肠也只能是望题兴叹。因此,我们应该象蜜蜂广采百花酿蜜那样,留心观察,勤于积累,尽可能多的占有材料,丰富自己的知识宝库。这是写好文章的前提。但是,材料多了,却又不能“放进篮子就是菜”,写进文章的材料并非多多益善,也不是所有材料都适合写入一篇文章中。要选择好材料,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3.
作文最大的困难是缺乏材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写作素材,文章的立意、构思、布局谋篇也就无从谈起。如何解决?惟一的办法就是积累。散文作家秦牧曾说:“生活有多种多样的生活,有心人必须多方面加以注意。对于一个写作者来说,他写东西必须运用各种材料,而平时有没有注意积累这些材料,对他关系重大,甚至影响到他有没有写作冲动。因为积累材料多了,他就有表达的愿望,他发现了新鲜的事情,觉得有告诉别人的必要,他就会去写。”这段话说明积累问题是写作的一项基本功。积累的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从书本积累;二是从生活中积累。先谈从书本中…  相似文献   

4.
高考作文对材料有明确的要求,材料必须典型、丰富、新鲜。写文章时,只有占有了大量的材料,才能写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说服力强的文章来。因此,平时我们在学习中,一定要重视材料,注意积累材料。那么作文的材料从何处来呢?  相似文献   

5.
写文章就像是盖房子。我们要先绘制设计图,也就是构思,想清楚要写什么、怎样去写、为什么要这样写。然后就要着手准备建筑材料了,我们的建筑材料便是平时积累下来的见闻、感受以及词藻。而这些材料,有些来自于我们的生活和个人经历,还有一些出自我们平时所阅读的书籍。  相似文献   

6.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文章也是如此,没有材料,写不出文章来,没有新鲜的材料,写不出有新意的文章来。可见,材料的创新是作文创新的重要一环。材料创新,就要大胆摒弃旧材料。歌德说过:"一个作家的才能不是看他写了什么,而要看他丢掉了什么。"作文材料的创新也要舍得丢弃那些陈旧的、老掉了牙的材料。如学生一写老师,不是写老师深夜埋头批改作业,就是冒雨为生病的同学补课。这些材料不可谓不典型,不可谓不准确,却难以让读者情动于衷,拍案叫绝。要打破材  相似文献   

7.
正写作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而写作素材的积累又是写好作文的前提和基础。学生只有在平时注意素材的积累,才能在写作时文思泉涌,写出一篇成功的作文。积累源于阅读、阅历;表达源于思考、感悟。缺少积累,写作就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会表达,写作只能是"满腹愁肠谁与诉"。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写文章不是生活上的一种点缀,一种装饰,而就是生活的本身。"写作就是要引领学生以敏锐的眼光和  相似文献   

8.
正有这样一则笑话:有一个秀才要写一篇文章,抓耳挠腮,就是写不出来。他老婆在一旁说:"难道你写文章比我生孩子还难吗?"秀才说:"你生孩子毕竟肚里有孩子,我肚里没有文章啊!"这则笑话形象地告诉我们,要写出文章,写出好文章,就必须"肚"中有文。这个"文"就是指写作素材。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首先要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必须指导学生深入生活、观察生活、积累素材,这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基本途径,也是最有效的途径。一、学生"肚"中无文的原因所谓导"肚",就是指导学生深入生活,积累写作素材,  相似文献   

9.
作文写不具体,是同学们十分头疼的问题。怎样才能把作文写具体呢?除了平时要注意仔细观察、积累词汇外,这里介绍几点具体方法,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10.
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最害怕的就是作文,一到写作文的时候,就像挤牙膏一样地写文章,纯粹是为了凑字数而写。究其原因,就是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无话可说,平时不注意留心身边的人和事,自己的脑海中没有积累作文素材,所以,在写作文的时候就有不知从何处写起的感觉。  相似文献   

11.
内容是文章的骨肉,要有具体丰富而深刻的内容,才能成为一篇好文章,要使学生写好作文,就必须引导他们学会从内容入手。首先,要教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周围的事物,留心一些有意义的人和事,多积累一些素材,这样,提起笔来就有内容可写了。有的同学很粗心,从河里趟过而说不出河水是清还是浑,从商店门口走过而不知店门是否开着,教室旁的小树被风吹倒而又扶正绑好了他丝毫没有留意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些“粗心”的同学平时不注意积累材料,当然也就写不出好作文了。所以在教学中必须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平时多积累一些材料,并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  相似文献   

12.
当代作家秦牧说:“一个作家应该有三个仓库:一个直接材料的仓库装从生活中得来的材料;一个间接材料的仓库装书籍和资料中得来的材料;另一个就是日常收集的人民语言的仓库。”写文章是用语言表达思想感情,反映客观事物,没有丰富的语言储备是很难写好文章的。很多著名作家都注意语言仓库的积累,他们的文章写  相似文献   

13.
1要积累作文材料 积累丰富的作文材料是写好作文的首要条件.许多文章高手文思敏捷,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脑子里有一个丰富的材料库,写起文章来就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要写好作文,也必须花大力气积累作文材料.作家秦牧说:"一个作家应该有三个仓库:一个直接材料的仓库装从生活中得来的材料;一个间接仓库装书籍和资料中得来的材料;另一个就是日常收集的人民语言的仓库.有了这三种,写起来就比较容易."这段话中说的前两个仓库正是学生写好作文得必备的.  相似文献   

14.
<正>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文章同样如此。一篇文章,即使有再好的立意和构思,如果没有典型而有力的材料作为支撑,也只是一个空架子而已。宋人朱熹曾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写好文章,材料积累必不可少。那么,怎样积累作文的素材呢?  相似文献   

15.
左平 《考试周刊》2011,(13):139-139
衣服用布料,房子用木料,说话、写文章也要有材料,即词汇。词汇是我们语言学习材料,是语言三大要素之一,犹如大厦之砖瓦,铺路之基石。语言没有它,就离岸缺水的鱼,没了屏障,也失去了意义。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首要问题是词汇障碍,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19,(71):109-110
众所周知,学习语言的基础是词汇,如果没有掌握一定数量的词汇,就无法达到在交际中与别人自如交流的目的。语言的基础就是要有一定词汇量的积累。就像盖房子一样需要打地基,只有地基稳定了,大楼才能屹立不倒,学语言也一样。因此,词汇教学就成了英语教学环节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要过的第一关就是掌握词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并结合教学内容,富有创造性地选择和采用词汇教学方法和技巧,来促使学生在掌握英语词汇的同时,提高其自身运用语言的能力。因为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运用英语这门语言达到交际交流的目的,所以掌握一定数量的词汇有助于提高语言的听、说、读、写能力。词汇就通过语言交流呈现出来。  相似文献   

17.
问:第九册第七单元的训练重点是“写文章要有中心”,其训练的目的是什么?它和前几个训练项目有什么联系?答:“写文章要有中心”这个训练项目侧重的是写,目的是使学生初步懂得为什么写文章要有中心,怎样做到写出的文章既有具体的内容,又有明确的中心,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概括分析能力,使学生初步学会确立中心的方法。“写文章要有中心”这个训练项目,是在第九册学过的“从内容中体会中心”、“练习概括中心”和“注意积累材料”、“抓特点写”的基础上进行的综合训练,是前几个重点训练项目的深化和运用。通过这次训练,使学生懂得在…  相似文献   

18.
俗话说:“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如果借用来写文章,积累材料就是“十月怀胎”,这个过程是很长的,要好好地“孕育”。至于动笔写文章,那就如“一朝分娩”,快速成文。善为文者必善积累。我在指导学生积累素材方面作了一些尝试,见教于大方之家。 一、善于观察 鲁迅说:“留心各样的事情,多看看,不看到一点就写。”这是鲁迅先生的经验之谈,也是鲁迅先生留给我们的一条极其重要的遗训。学生要想  相似文献   

19.
写教学总结是创造性的脑力劳动,没有现成的路子可走,要靠自己在写作实践中摸索,闯出自己的路子。一、要写好教学总结,必须作好教学笔记,积累教学材料写文章要有材料,这是众所周知的。写文章的材料来自生活,所以写文章的材料叫做生活素材。教学总结也是文章,所以写教学总结也需要材料。教学总结的材料来自教学实践,我们暂且叫它教学素材。投有教学素材是写不出教学总结的,这好比巧妇难为无  相似文献   

20.
张爱华 《考试周刊》2008,(51):47-48
写文章不光注意思想感情的表达,还要进行文字锤炼,讲求藻饰,把文章的"凤头"写得引人入胜。辞格在平时作文开头中的训练,可采用类比推理、巧引诗句、采其神韵、妙设比喻、精心铺排、恰当对比等方法。我们的文章要尽可能通过各种修辞方式(在使用时大多是综合运用),准确、鲜明、生动地表现其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