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是有生命的。语文的学习应该在活生生的动态语言环境中进行。新课标呼唤人文精神的教育,呼唤充满生命温暖的课堂,呼唤充满与崇高人性的对话。教师要善于激活语文课堂,让语文教学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2.
杨帅 《家教世界》2011,(7):85-85
语文课堂是有生命的。语文的生命融入主体参与下的不断生成的语境和语流中,语文的学习应该是在这样活生生的动态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的。新课标呼唤人文精神的教育,呼唤充满生命温暖的课堂,呼唤充满与崇高人性的对话。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堂是有生命的.语文的生命融入主体参与下的不断生成的语境和语流中,语文的学习应该是在这样活生生的动态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的.新课标呼唤人文精神的教育,呼唤充满生命温暖的课堂,呼唤充满与崇高人性的对话.  相似文献   

4.
语文是有生命的,语文的生命融入主体参与下不断生成的语境和语流中,语文学习应该是在这样活生生的动态语言环境中进行的。新课标呼唤人文精神的教育,呼唤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呼唤充满崇高人性的对话。让语文课堂灵动起来,让学生轻松、快乐、自信地学习,这是我一直追寻的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缪老师执教的《春联》,令我感受颇深,为之喝彩,为之感叹之余,又给了我深刻的启迪。  相似文献   

5.
<正>语文是有生命的,语文的生命融入主体参与下不断生成的语境和语流中,语文学习应该是在这样活生生的动态语言环境中进行的。新课标呼唤人文精神的教育,呼唤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呼唤充满崇高人性的对话。让语文课堂灵动起来,让学生轻松、快乐、自信地学习,这是我一直追寻的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缪老师执教的《春联》,令我感受颇深,为之喝彩,为之感叹之余,又给了我深刻的启迪。苏教版语文第七册《春联》是一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呼唤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倡导让我们的课堂回归生活。它提出要给学生提供顺利成长与发展的土壤,要求教师的教学活动成为以学生个性发展为中心的育人行为,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那么,如何让数学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呢?一、扬情——课堂充满生命活力的"魂"情感也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积极的情感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新课标认为:数学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是课堂气氛的调节者。在课堂  相似文献   

7.
让课堂充满诗意,不只是一种教学操作的方法,它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育艺术的境界.它可以提高语文课堂的文化品位,扫除一切语文课堂的程式化和窒闷,高扬人文的旗帜,开发学生创造性潜能,让语文课堂像诗一样激情飞扬,蕴涵丰富;像诗一样意境优美,充满想象和创造.只有让语文课堂充满诗意,学生才能"腹有诗书气自华".语文课堂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学科知识的学习,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学生的心灵,学生的生命.作为语文教师,应努力在每一个课堂中孕育出诗意的心境,进行诗意教学的设计,让学生带着诗意的心境走进教材,在与教材的对话中获得美的情操,培育美的心境,提升他们的人文情怀.诗意的语文呼唤诗意的教师.那么,怎样才能让课堂充满诗意呢?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呼唤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呼唤充满人文关怀的课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语文课堂是教师与学生交流与对话的平台,教师的评价应该能够让学生的思绪飞扬,兴趣盎然,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班级充满生长气息,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呼唤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呼唤充满人文关怀的课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语文课堂是教师与学生交流与对话的平台,教师的评价应该能够让学生的思绪飞扬,兴趣盎然,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班级充满生长气息,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儿童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新课程呼唤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呼唤充满人文关怀的课堂。为此,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要根据新的教学目标制定新的指导思想、树立新的教学理念。从学习观、教学观、知识观、评价观等方面进行有效变革,优化语文  相似文献   

11.
语文是一种无比雅致的文化,一块滋养心灵的沃土,一门充满诗意的学科。语文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具有人文性。而传统的语文课堂模式只是注重知识点的传授、练习、巩固。忽略的是学生阅读中的情感体验,违背了阅读的规律。语文课也是具有生命力的,对于语文的学习应该是在动态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的。而新课标呼唤人文精神的教育,呼唤充满生命温暖的课堂,呼唤充满激情的人性对话。  相似文献   

12.
课堂,是教师组织学生学习的阵地,教师最基本的任务就是引领学生学习知识、提高学习能力。一个具有生命力的课堂总是在动态中生成,如何在语文课堂中实现有效互动,让语文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因此,教师要不断学习并做到创新有效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3.
语文是有生命的,是有活力的.我们的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都应该朝气蓬勃地学习,工作,让课堂充满生机,让学生充满兴趣,乐意接受很多知识,这样,学习效果才卓有成效.新课标呼唤人文精神的教育,呼唤充满生命温暖的课堂,呼唤充满与崇高人性的对话.  相似文献   

14.
韩国玲 《快乐阅读》2013,(4):112-113
教育是艺术,之所以称它为艺术就在于他能激励受教育者能唤醒受教育者的智慧,所以教师要充分发挥语言、体态等评价的功能,特别是对课堂中的口头即时评价要加以学习,不断揣摩、积极运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口头即时评价的真谛其实就是师生、生生之间心灵的交流和碰撞,是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它让课堂充满智慧、充满温馨、充满人情味、充满生命的活力,师生共同在其间享受语言文字的魅力,享受学习的乐趣。  相似文献   

15.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充满生命活力的.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这就要求教师要把课堂建立成一个温馨的“家”.给学生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本文就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有生命,教师要给学生创造语文的语境,让学生在生动的语言环境中学习。新课程教学呼唤充满生命关爱的语文课堂,呼唤着充满着崇高的人性的对话的交流。语文教师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让生命得到延续,充分发挥语文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文本的结合,提高语文教学的内涵,提高学生对文本的感悟,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正语文课堂是儿童的课堂,也是生命的课堂。因此,语文课堂呼唤生机与活力,追求快乐与惬意但是,语文课堂终究是"语文"的课堂,因此,它拒绝"穷开心"!可是,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中,却常常出现"穷开心"的现象。  相似文献   

18.
赵书娟 《考试周刊》2012,(81):37-37
语文是有生命的,语文的生命融入主体参与下的不断生成的语境和语流中,语文的学习应该是在这样活生生的动态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的。新课标呼唤人文精神的教育,呼唤充满生命温暖的课堂,呼唤充满崇高人性的对话。  相似文献   

19.
语文是有生命的,语文的生命融入主体参与下的不断生成的语境和语流中,语文的学习应该是在这样活生生的动态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的。新课标呼唤人文精神的教育,呼唤充满生命温暖的课堂,呼唤充满与崇高人性的对话。  相似文献   

20.
语文是有生命的,语文的生命融入主体参与下的不断生成的语境和语流中,语文的学习应该是在这样活生生的动态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的。新课标呼唤人文精神的教育,呼唤充满生命温暖的课堂,呼唤充满与崇高人性的对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