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采用PsyTech-EP2009型心理实验台的实验系统对网络游戏成瘾者与非网络游戏成瘾者的注意集中、注意广度两个维度进行测试。网络游戏成瘾者与非网络游戏成瘾者注意集中具有显著性差异:网络游戏成瘾者的在靶时间比非网络游戏成瘾者高,网络游戏成瘾者脱靶次数比非网络游戏成瘾者少。网络游戏成瘾者与非网络游戏成瘾者的注意广度存在显著差异,前者注意广度比后者高。  相似文献   

2.
<正>目前,网络游戏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的两种:广义的网络游戏指只要能够通过网络连线从事的电子游戏,包括了PC网络游戏、视频控制台的网络游戏.掌上网络游戏和交互电视网络游戏。狭义的网络游戏是客户枷服务器模式的,即用户将客户端软件安  相似文献   

3.
发挥网络游戏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要健全网络游戏立法、创新网络游戏管理制度和机制,发挥部门分工协作、联合执法的优势,提高网络游戏管理的法制化水平和政府部门执法水平;要加大政府主管部门对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游戏开发的政策支持、资金支持和人才培养力度;要加强网络游戏玩家法律意识培养和心理健康辅导、开展健康的网络游戏竞技活动,通过技术手段控制网络游戏时间,矫正"网络游戏瘾",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游戏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4.
探讨沉浸感与中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关系,采用网络游戏沉浸感问卷,网络游戏认知偏差问卷,同伴网络游戏使用状况问卷和网络游戏成瘾量表对初一至高三1406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研究认为:网络游戏成瘾与沉浸感、认知偏差、同伴玩家比例呈显著正相关;沉浸感显著正向预测中学生网络游戏成瘾;认知偏差在沉浸感与中学生网络游戏成瘾中起部分中介作...  相似文献   

5.
网络游戏被称为"电子海洛因",提到网络游戏总是与网络游戏成瘾导致学业成绩下降、离家出走等负面消息联系起来,网络游戏作为大学生休闲娱乐的工具是不需要禁止的。文章对聊城大学186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表明网络游戏并非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主要原因。另外,以网络游戏为出发点,分析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原因,探讨如何在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基础上,利用网络游戏的正面价值和教育意义改善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状况。  相似文献   

6.
网络游戏的教育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分析网络游戏的特点出发,讨论了网络游戏的本质,从网络游戏是生活、是学习资源两个方面论述了网络游戏应用于教学的可能性,并从网络游戏的交互性、挑战性、竞争性等方面论证了网络游戏对教育具有的积极意义,最后讨论了"轻游戏"这一网络游戏应用于教学的具体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初中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使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青少年网络游戏动机问卷(AIGI)和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问卷(AIGA)调查了577名初中生。结论:初中生生活事件、网络游戏动机和网络游戏成瘾得分在年级和性别上均有显著差异。初中生生活事件、网络游戏动机与网络游戏成瘾存在显著正相关。网络游戏动机在生活事件和网络游戏成瘾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这一结果为防范初中生网络游戏成瘾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从网络游戏动机、网络游戏行为、网络游戏成瘾、网络游戏与社会资本、网络游戏中的性别和族群议题、网络游戏情感等方面,梳理和分析了国外学者近年来有关MMORPG的研究成果。分析发现,国外学界对MMORPG的研究,具有议题广泛但焦点相对集中、多元方法综合运用、理论导向的研究趋向凸显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网络游戏暴力及其对青少年、社会和文化的影响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网络游戏暴力的根源是游戏设计者的暴力观,网络游戏暴力违背了人类的基本价值观与行为准则,对玩家和社会产生了特定的消极影响,但网络游戏中的暴力存在具有客观性。基于网络游戏暴力观和访谈结果,可从网络游戏主题内容的价值导向、玩家可采用的游戏规则、游戏呈现的潜在伤害三个方面进行科学评估,进而整合为网络游戏暴力指数。文化管理部门可依据暴力指数对网络游戏产品进行评级管理,同时对网络游戏消费者进行必要宣传、教育和引导。  相似文献   

10.
网络游戏对网民道德渗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扩张和强力渗透,我国网络游戏市场快速发展。与一般的静态文化产品不同,网络游戏的互动性、创造性、参与性使其呈现出"虚拟社会"的所有特点,影响到网民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网络游戏之中包涵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游戏玩家的现实行为和隐性道德观念的形成。为此,需从网络游戏产业规制和行业自律、网络游戏内容制度监管和技术规制、网民网络道德认知教育和行为自律、健全网络游戏的相关法律法规、创新绿色网络游戏产品和模式等方面,加强网络游戏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1.
网络游戏对大学生的心理影响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随着网络游戏产业的强劲发展,作为网络游戏产品消费主体的大学生们在心理上也承受着网络游戏的疯狂挑战,针对现状,我们必须认真分析大学生参与网络游戏的心理因素;辩证思考网络游戏对大学生的心理影响;积极探索个人、学校、社会等方面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2.
网络游戏作为人们进行娱乐、获取信息、表达情绪、进行交流的新渠道,正在影响着人们的生存与生活方式。通过文献研究,参考国内相关权威机构的调查数据与资料,发现网络游戏使用人群呈现低龄化趋势。在对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网络游戏用户低龄化的现状与利弊,由此提出了加强网络游戏与教育的空间融合、构建网络游戏效益的平衡机制、进行网络游戏适度体验模式的策略思考。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200名本科大学生网络游戏行为的问卷调查和16pf测试,探讨对网络游戏有不同爱好程度、类型偏好的大学生的人格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网络游戏爱好者与非网络游戏爱好者在怀疑性、世故性和实验性三种人格特质上的差异显著。(2)偏好不同类型网络游戏的大学生网络游戏爱好者有不同的人格特征。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网络游戏动机与成瘾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者利用<网络游戏动机量表>和<网络游戏成瘾量表>调查了湖北省546名参与网络游戏的大学生,以探讨青少年网络游戏动机和网络游戏成瘾的状况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整体来看大学生网络游戏动机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并且男生比女生有较高水平网络游戏动机;参与网络游戏的大学生中成癌者比例为4%;网络游戏动机中的成就满足维度对网络游戏成癌的预测作用最大.  相似文献   

15.
本文探讨了家庭氛围、人际交往状况及网络游戏吸引力与网络游戏成瘾倾向的关系,研究表明网络游戏吸引力是影响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倾向的最重要因素,家庭氛围和人际交往状况可能是通过网络游戏吸引力作为中介变量对游戏成瘾倾向起作用。  相似文献   

16.
网络社会的崛起带动了网络游戏产业的发展壮大,大学生越来越喜欢玩网络游戏,并且大部分大学生也愿意成为网络游戏中的参与者。每个人都会有社会化的过程,当然大学生也不例外。网络游戏成为了影响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的一个方面,将网络游戏中的虚拟人格与大学生社会化结合起来,以便促进大学生正确社会化。本文在界定网络游戏、虚拟人格和社会化定义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分析出网络游戏中的虚拟人格对大学生社会化消极方面的影响,主要对网络游戏的消极影响作出研究。  相似文献   

17.
网络游戏产业的发展已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造成不可低估的影响,带来隐私泄露、过度消费、网络成瘾和未成年人犯罪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我国对未成年人网络游戏风险防控的立法存在不足,网络游戏的商业模式发生异化,主流媒体存在对于网络游戏的污名化倾向,学校和家庭缺乏网络素养教育。为此应加快网络游戏分级制度,完善游戏实名注册制度,建构网络游戏的中国话语,推行闭环的网络素养教育体系,强化对未成年人网络游戏非理性行为的管教。  相似文献   

18.
网络游戏一直被大多数教师和家长视作"毒瘤",即使是"严加看管"也无法防止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当网络游戏迅速发展之时,一再地对网络游戏进行批评指责已无济于事,此时,转换视角,对网络游戏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分析评价并且想方设法地发挥其积极作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浅谈大学生沉溺网络游戏的原因、危害性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在网络游戏业已成为互联网业的热点,但一些大学生沉溺网络游戏而虚度光阴,荒废学业已成事实。本文从探讨网络游戏的本质和特点出发,客观阐述和研究了大学生沉溺网络游戏的现状、原因、危害性,并提出相应教育、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当前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对攻击行为倾向的影响,采用网络游戏成瘾量表和攻击行为倾向量表对775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显示:(1)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指数、攻击行为倾向总体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总分、身体攻击、言语攻击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言语攻击和敌意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大二年级得分显著高于大一年级.(2)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和攻击行为倾向存在显著正相关.(3)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对攻击行为倾向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网络游戏成瘾得分越高,攻击行为倾向的总分就越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