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赏识教育和惩罚教育均符合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需要,它们在生物学教学中各有所长,相互补充,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共同达到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2.
惩罚的艺术     
现在的教育强调以正面引导为主,强调要重视或赞扬孩子,这就是我们提倡并日益得以重视的赏识教育。那么今天我们的教育还要不要惩罚呢?  相似文献   

3.
王影丽 《文教资料》2012,(3):139-141
在全国中小学普遍提倡"赏识"教育的呼声中,不断出现另一种声音——惩罚教育。教育要不要惩罚,能不能允许惩罚?对于多年来屡禁不止的校园惩罚现象,是绝对地、无条件地禁止,还是作为一种存在,一种形式来承认和研究?通过经验学习,作者结合自己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实践阐述了对惩罚教育的感受和理解。  相似文献   

4.
赏识惩罚有共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2 年10月28日,《中国青年报》发表了一篇题为《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访谈》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对于许多中小学大搞赏识教育、信奉好孩子是夸出来的现象,孙云晓谈了自己的看法:在提倡表扬、奖励、赏识的同时,我们不应该忽视惩罚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对于孙云晓的观点,我非常赞同。是的,我们为什么一定要用赏识教育来否定惩罚教育呢?我认为,它们二者非但不互相排斥,而且还有许多的共性。1.都遵循因人施教的原则何时采用赏识教育,怎样对有过失的学生进行惩罚,赏识或惩罚要达到什…  相似文献   

5.
最近几年,教育界特别是中小学大力提倡激励教育,赏识教育,无批评式教育,而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的“惩罚”越来越不被认可,惟恐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影响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发展。这个出发点,当然是好的,但是有违教育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6.
自从赏识教育推广以来,得到了很多学校领导、老师和家长的认可和推崇.例如有的学校要求老师要“蹲下来和学生说话”,认为这样才是尊重学生的地位,尊重学生人格的表现;有的家长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大力推广赏识,当他的子女表现了好一点的时候就大加赞赏,而当犯了错误的时候却轻描淡写,不加追究,采取宽容的态度,这似乎又走向了“惩罚教育”的一个极端.  相似文献   

7.
吴闽闽 《文教资料》2011,(31):134-136
出于对中国传统“棍棒式教育”的反思.以及对西方教育方法的片面学习,近年来中国大力提倡“赏识教育”,却造成了“惩罚教育”的“隐退”。实际上,赏识与惩罚是教育中的一对矛盾统一体,犹如鸟之两翼缺一不可,只有将二者艺术地结合在一起,才能获得最优化的教育成果。  相似文献   

8.
孙瑞芹 《中小学电教》2011,(12):115-115
“赏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观念已走进了千千万万个家长和教师心中.但过度地强调“赏识”会使学生走向自由散漫的极端。因此适度的“惩罚”教育是有必要的,也是培养孩子为自己的过失负责、增强责任心的一种有效方式。在大力提倡赏识教育的今天.中国青少年研究专家孙云晓。对此提出了另一种看法。他认为,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惩罚是让孩子为自己的过失负责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9.
惩罚的回归     
现在社会学校普遍提倡“赏识”教育、“激励”教育,少用惩罚性处罚手段,认为惩罚会打击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丧失上进和改正缺点的动力,还可能导致心理问题以及悲剧发生,使得老师越来越不敢批评和惩罚学生。  相似文献   

10.
近日,拜读了《中国青年报》(2002年10月)刊发的冯王月、汪文的一篇文章《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访谈》,文中指出,现在中小学普遍提倡“赏识”教育,认为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但孙云晓认为,我们在提倡表扬、奖励、赏识的同时,不应该忽视“惩罚”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从普遍意义上讲,教育是一个在多视角的理论指导下,采取多种教育方法与方式而实现育人目标的系统工程。在这一工程中,要完成“育人大厦”的构建,需要有多种科学的施工手段,其中“赏识”和“惩罚”就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赏识教育与惩…  相似文献   

11.
当今社会,独生子女居多,很多孩子受到家庭的溺爱,经常是六个大人管一个孩子,使得他们在家庭里唯我独尊、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根深蒂固。目前,学校里又悄然刮起“尊重”、“赏识”的教育之风。学生在家庭、学校的地位急剧攀升到极点,当学生听到家长、教师的批评或不合心意的话语,就离家出走或以死相胁。使很多教师不敢批评学生的缺点和错误,甚至回避,当今学校里老师、对学生的教育到了一个艰难的境地。  相似文献   

12.
面对惩罚教育所带来的教育病症,人们提出了用赏识教育来治疗,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治疗效应即副作用。必须面对赏识教育的副作用,并采取积极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刘丹 《华章》2009,(12)
教育中的惩罚问题,古往今来都是一个争议的焦点.但是在赏识教育盛行的现在,却有许多人不敢提出教育惩罚.其实,惩罚在教育中是不能缺少的,以人性论为哲学基础和人本思想为理论支撑的教育惩罚有它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教育惩罚提出了三个问题:何为教育惩罚?缘何教育惩罚?如何教育惩罚?从而诠释了教育惩罚的真正内涵,分析了教育惩罚的独特教育功能,提出了合理实施教育惩罚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因材施教”这一古训道出了教育的本质,惩罚教育,赏识教育或是体验教育都只是众多教育方法中的一种,都有其优劣所在。智力因素以及家庭环境、成长经历等非智力因素的差异决定了不能采用单一的教育方式和手段,而应采取多元化的方式来教育孩子。  相似文献   

16.
当前,许多学校都在提倡赏识教育,一些学校甚至要求教师不准批评学生。同时,社会舆论也在大声疾呼要“尊重学生,善待学生”。于是,一些教师在工作中便左右为难,如履薄冰,不敢批评学生,生怕背上“没有职业道德”的罪名。  相似文献   

17.
每一个人在长大的过程中,都绕不开惩罚这个词儿。成长滋味酸甜苦辣,若说赏识教育带给我们的是心头蜜糖,惩罚教育带给我们的,便是苦口黄连了。  相似文献   

18.
目前人们对学生提倡"赏识"教育,认为只能"夸"不能"骂",但我认为惩罚是教育必不可少的一种手段。甚至在目前的这种教育情况下应大力提倡。本文从学生心理、赏识教育和惩罚教育等方面具体分析,从而让广大的教育工作者认为惩罚教育对于教学来说也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在赏识教育扎实推进的今天.惩罚教育过时了吗?本文揭示了当今轰轰烈烈的课堂教学的实质,告诉我们,适度而艺术的惩罚教育是必需的。  相似文献   

20.
曹文坚 《师道》2004,(6):41-41
现在学校普遍提倡“赏识”教育、“激励”教育,少用惩罚性手段,认为惩罚只能打击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丧失上进和改正缺点的动力。而且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老师越来越不敢批评学生了。事实上确有少数学生在受到批评后,动不动就寻短见,或离家出走,这样的个案让许多老师在教育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