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文最主要的不是生活的贫乏,而是缺乏悟性。那么,“悟”从何来?如何才能使学生作文有点悟性呢? 一、“悟”从生活中来。培养学生敏锐的信息意识。  相似文献   

2.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中语课程标准中规定:初中生的写作能力应具备能写记叙、简单的说明、议论和一般应用能力,而且书写工整、规范,有一定的速度。而实际上的作教学长期以来一直处于少慢差费的状态,为改变作教学现状,落实课标要求,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快速作能力,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通过长期痛苦的反思,我们终于找到了过去一直困扰着作教学的根本问题——作严重背离生活。于是,作教学似乎又重新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然而,正当我们竭尽于求真写实、关注社会、再现生活时,新的抱怨又四起:学生的生活太贫乏了。不能否认,学生  相似文献   

4.
朱玲 《现代语文》2006,(12):113-114
作文教学解不开的结到底在哪里?恐怕不全是学生的写作态度、知识、方法方面的原因,也许,我们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作文与数理化及其他语文内容的学习有着很大的不同,不是仅仅掌握了知识与技法就能做好,它还需要一点“灵犀”,一些感悟。没有悟性,学生面对题目,无从下笔,或有理无文,能意会却难以言传,自然视作文为畏途。这些作文写不好的学生并不笨,十几年的生活积累,不能说完全没有可写的素材。他们谈天说地时,伶牙俐齿,反应敏捷,为什么一碰到作文就一点悟性都没有了呢?我们应尝试寻找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5.
作文与悟性     
作文的题材,多半靠悟性得来。一个人如果悟性好,在生活中就会常有领悟,作文就有写不完的题材,写的文章质量也比较高。如果悟性低,接触人物事物难有感悟,写作文往往觉得没有东西可写,很为难。所以悟性跟作文关系密切,对写好文章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6.
我一直认为,悟性是听说读写的基础,是语文能力中的最根本能力。语文学习成效的显著与否,关键在于有无悟性的产生及悟性养成的多少。那么在教学实践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文悟性呢?  相似文献   

7.
我一直认为,悟性是听说读写的基础,是语文能力中的最根本能力。语文学习成效的显著与否,关键在于有无悟性的产生及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们作文教学最大的问题是学生对作文很害怕,根源在哪里呢?找不到钥匙。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必须首先提升学生的写作悟性。作为长期奋斗在语文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本文摸索和总结了启迪学生写作悟性的一些实在的做法,通过学生的范例加以佐证。  相似文献   

9.
学语文,就是要知道某一特定的休在某一特定的场景中说的话写的文的意义,要能用语言文字表达好自己在某一特定的场景所要表达的意思,简单地说就是要“知意达义”。只是这“意义”不是别人给的,不是靠死记的,而是靠“悟”出来的。靠背熟,记牢的这些不是  相似文献   

10.
唐诗才 《广西教育》2009,(20):40-40
写好作文要重视平时的积累,包括生活的积累、词汇的积累甚至写作技巧的积累。而积累的效果往往取决于学生个体的悟性。那么,“悟”从何来?又如何培养学生的作文悟性呢?  相似文献   

11.
悟性是不同于理解力的一种心理能力。认识客观世界,需要悟性,学习语文亦然。这是因为,绝大多数语文课文其语言层面含有言外之意,而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往往具有丰厚的意蕴。鉴于当前语文教学的现状,应大力倡导悟性的培养,通过学生自己“悟”的活动来培养他们的悟性。教师的作用在于有效地引导和启发。具体步骤:其一,进入文字描写的形象世界或心灵世界作真切的体验;其二,在体验的基础上充分领悟课文的内涵,并允许学生有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相似文献   

12.
郑毅 《教育》2007,(12)
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注重语文教学的综合性、有序性与随机性,把握思维活动的多样性,把各种不同类型的思维活动统一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综合地加以应用,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悟”出作品的内涵,“悟”出生活的真谛。  相似文献   

13.
天才出于勤奋,人才更出于创造。而悟性决定着勤奋和创造的结果。音乐教育在培养和激发学生悟性能力方面有着极其突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禄彦海 《教育艺术》2003,(11):25-26
“悟”字乃由“心”字加“吾”字组成。古人云:“心之官则思”。“悟”字从左往右看,其意乃“思之吾也”,亦即“思考的我”;若从右往左看,其意乃“吾之思也”,亦即“我的思考”。由此看来,悟性乃是思考者与独创者的本性。不思考,不会有悟,无独创不能算悟。悟性往往表现为人们对于自然奥秘、事物联系、语言内涵、生命价值等的飞跃式的顿然领会  相似文献   

15.
阅读教学中的悟性培养,是一项综合语文能力的培养。学生在阅读中的各种知 识技能的获得,主要是在不断的语言感受中领悟的。阅读教学中的悟性培养应主要抓创设情境和点拔指导。  相似文献   

16.
作文与悟性     
作文的题材,多半靠悟性得来。一个人如果悟性好,在生活中就会常有领悟,作文就有写不完的题材,写的文章质量也比较高。如果悟性低,接触人物事物难有感悟,写作文往往觉得没有东西可写,很为难。所以悟性跟作文关系密切,对写好文章十分重要。什么是悟性呢?悟性就是领悟事物的本质、规律、道理的能力。它属于认识范畴,但跟一般  相似文献   

17.
郑文强 《考试周刊》2014,(23):48+57-48,57
新课标对学生作文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学生对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对自己人生的感悟等都有独到的见解,并对生活进行多方面的观察与分析,在作文中力求创新思维,这就要求学生对作文有一定的悟性。本文针对这个问题,从感悟文字、领悟意境、提高觉悟三个层次进行论述,培养学生的悟性。  相似文献   

18.
"悟性"一词,在今天的语文教学中悄然出现。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在一定的程度上是学习的主体者学生对学习客体,即教材的自学能动性的发挥与否,"悟性"的培养正是能动性形成的必要条件,是阅读主体者学生直觉力、想象力、知解力提高的有效途径,是学生感性经验的升华。  相似文献   

19.
在传统语文教学实践中,虽然有不少关于“悟性”的学说,但大多只能解释为十分有限的感性经验,对这些学说还缺乏科学的理论支柱和实践指导,也难以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本文概述了悟性的理论渊源,着重分析了悟性的定义、特征和悟性培养的策略,用以指导当今的语文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20.
百思不得其解之时,突然灵光一闪,茅塞顿开,这就是悟;透过事物表象,探求事物本质,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这也是悟;从特殊到一般,由典型而规律,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更是悟。悟是十分重要的,要学好语文,必须要有悟性。那么,如何培养阅读中的悟性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