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中语文课堂的沉闷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如何语文课堂充满魅力,做到尽善尽美呢?作为高中教师,我们不妨从课堂的基本要素出发:研究文本,注入情感教学;了解学生,解开心灵绳索;完善自我,适应教学需要。从点滴做起,从这里起航,让学生爱上我们的语文,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美感、活力与灵性。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堂是师生进行心灵交流的场所,如何让语文课堂展现出勃勃生机?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感受到语文的魅力,从而爱上语文?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妨在课堂上善于发现,巧妙引导,通过品读、想象、对话、拓展等环节,让语文课堂绽放属于它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3.
<正>音乐以情感去育人,语文课堂也以具体的文本负载着提升学生审美情趣的任务。以音乐为切口,发挥音乐的情感育人功能,彰显语文课堂的人文性,是一种有益的尝试。本文从新课的导入、学生的朗读指导、课堂的重难点突破、课文的结语四个角度,剖析音乐对语文课堂的促进作用,以及对音乐选择的粗浅思  相似文献   

4.
课堂讨论能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讨论中体验合作交流的乐趣。讨论既培养了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又渗透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还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怎样才能让讨论为语文课堂增加活力,让学生爱上语文呢?根据几年来在课堂教学中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堂应该是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课堂,如何让语文课堂丰富多彩,让学生自觉自主地进行课堂交流,使我们的语文课堂真正做到实效高效,焕发活力?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对语文的自觉追求。一.联系生活,贴近情感文本对学生的吸引力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在课堂教学中  相似文献   

6.
让学生爱上英语阅读课堂最好的办法是运用策略让学生能亲历情感体验。让学生在阅读课堂中亲历情感体验是促成教学目标实现的内驱力,是文本作者和学生之间情感的纽带,是课堂教学质量达到一定高度的自然升华。  相似文献   

7.
<正>音乐是古老而具感染力的艺术形式,将音乐引入语文课堂可以创设情感互动的空间,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感受语文的魅力。这需要教师巧妙构思,精心设计,使音乐与我们的语文课堂深度融合。一、携情入境:转轴拨弦三两声有效的导入能为整堂课打下良好的情感基础,因此,教师要注意捕捉、提炼文本中的情感触发点,精心设计,使学生能够迅速进入文本的情境。  相似文献   

8.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让中学生阅读文本,走进文本,让他们能够在阅读中对文本进行感知,并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使得他们能够真正地走进文本,并通过阅读获得感悟,进而获得情感上的熏陶和精神上的享受。主要从设疑激趣、创设情境、品读句段三个方面来谈如何让学生走进文本,进而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继而激起学生与文本的情感共鸣,让学生爱上阅读,享受阅读。  相似文献   

9.
洪梅 《成才之路》2013,(27):61-61
课堂上打动学生的是情,感染学生的是情,震憾学生的依然是情。因此语文课堂应洋溢生机,真情流淌,成为师生的"情场",在师生情感的互动中,让语文课堂成为情感流动的磁场。一、创设课堂内外沟通情境,引起学生情感共鸣在语文教学中,我大胆地把课堂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如对于识字教学,我不再是呆板地让学生  相似文献   

10.
在高中语文课堂上合理把握情感与教材理论的元素,能够有效引导学生情感体验中获得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在对课文文本的深入分析中,实现情感与理论的相融相通.在掌握文本人理的基础上,让情感更加饱满丰厚,让学生的思维更加灵动,打造智慧的语文课堂.文章针对高中语文教学中“情理香润,瑞纳共生”的课堂进行了探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11.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进入课堂氛围,教师有意识地预设相应的情境导入,从情感上熏陶感染学生,让学生获得自身相应的情感体验,从而与文本、与文本作者、与教师产生情感的共鸣,未成曲调先有情,从而更有效地进入文本,与文本进行深度对话。长期进行训练,对于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乃至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有着极其重要的帮助。  相似文献   

12.
"朗读教育"与"朗读教学"并不是一个概念。"朗读教育"就是指教师给学生读书听,朗读的主体为教师,教师在课堂上或者在课余允许的时间内读书给学生听.朗读教育是语文教育的新尝试,它能够将语文课堂延伸到教学目标之外,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让学生在听读中渐受感染,在文化的熏陶中爱上阅读。  相似文献   

13.
语文是一门艺术。要使其散发出艺术魅力,我们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更新课堂教学观念。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音乐、表演、美术等艺术手段,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多姿多彩的课堂能让学生的学习兴趣盎然,从而爱上语文,课堂效率也会随之提高。  相似文献   

14.
从哲学的意义上讲,“情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源”。因而,情应该成为我们语文课堂永远不变的根。语文课堂应该把情感作为联系教师、学生和文本的纽带,努力使学生带着情感体验,带着情感朗读,带着情感进行语言训练,让情感成为课堂中一曲动听的旋律。我们的语文课堂应该是“情意绵绵”的。应该是“情”“言”同在共生的,这样才能凸显出“语文是表清达意的工具”。  相似文献   

15.
语文是一门充满诗意的学科,人文性的语文教学呼唤诗意。诗意的语文课堂,是以文本为基础,用艺术的手段营造一种诗的意境,让学生沉浸其中。教师通过美感的语言熏陶学生的诗情,让学生走进文本,感悟体验文本的情感。身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应努力让诗意萦绕语文课堂,让我们的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诗意地栖息。  相似文献   

16.
在语文教学中,让音乐走进课堂,让学生想学、能学、乐学、会学并学有所得,让学生在他们的歌声中学习语文.使音乐与文本语言在整个基调上、意境上.以及情节的发展上和谐、协调,就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本文立足于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实际,浅探音乐艺术在中职语文课堂上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正>我们的语文课堂,一旦从低年级的认读生字走向中高年级的阅读理解,就会出现一大部分学生游离于课堂之外,他们恐惧深度地分析文本,厌烦枯燥单一的教学模式,失去了语文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对今后的语文学习之路失去了信心。如何让学生爱上语文,在语文课堂上焕发学习的热情,并能真正学有所得?一、多样的活动,人人乐于参与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教师应创设看似简单但却科学的活动,使所有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例如,读一读、画一画、  相似文献   

18.
如何在课堂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课堂"活"起来?本文从"在平等中拉近师生的距离,创设情感基础"和"深化教材文本研究,激活语文教材"以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活语文课堂"等三个方面展开了论述。  相似文献   

19.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切实将情感因素渗透其中。只有糅合了教师和学生的情感,语文课堂才能变得富有生命的活力,语文教学才能充满了灵性。语文是富有生命力的学科,好的语文老师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文字的灵动,从中体会到或喜悦。或悲伤,或愤怒,或平静的丰富情感。语文课堂教学不仅仅是教师和学生语言的交流,也是思维的碰撞过程,更是心灵的交流和情感的互动。不少语文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多种方法努力去拨动孩子内心当中的情感,让孩子带着满腔的感情去研读文本,去体会文字的字里行间所蕴含的作者,编者的情感,努力将文本蕴含的情感和自身的生活经验有效地桥接,从而使得情感成为语文课堂的灵魂和生命的主线,让人类的情感旋律不断地回荡在语文的课堂,使得语文课堂散发着激动人心的魅力,让语文课本成为塑造孩子美好心灵的源泉。作为语文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师生的情感,从而恰到好处地运用好情感的因素呢?  相似文献   

20.
管春美 《成才之路》2012,(35):73-73
世界就是一个舞台,每天舞台上都在发生着许多动人的故事。其实我们的语文课堂也是一个极富情感魅力和生命活力的舞台,它常常演绎着最激情的时刻。语文应该是最具情感又充满灵性的学科。因此,笔者认为,小学语文课堂应洋溢生机,燃烧激情,成为师生的“情场”。教师在课堂上进发激情,与文本融为一体,怀着一颗火热之心,与学生一起演绎悲欢离合,传递喜怒哀乐。学生因为有了老师爱心激情的照耀,与老师与文本融为一体感受世间的真情,心中情感的火把被点燃。课堂也在师生情感的激荡中进射出智慧的光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