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洁 《考试周刊》2013,(65):176-177
"小红花"现象是幼儿园常见的现象,是教师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正确引导幼儿规范自己行为的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本文通过访谈法和观察法对幼儿园的"小红花"现象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教师对"小红花"现象的认识及如何发挥"小红花"这种特殊的教育手段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2.
我认为,幼儿园开展“评小红花”等活动,有它独特的价值和作用。表现存: 第一,能起到强化、激励的作用。奖励与批评是教师对幼儿进行教育的重要手段。“评红”是诸多奖励方法中的一种。而且,教师将幼儿喜爱的具体符号(红花、红五星、小红旗、  相似文献   

3.
小红花作为教师平时教育孩子使用的一种辅助教育材料,对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有着不小的作用。小红花对于家长和幼儿来说有着极大的魅力。从某些角度来看,它的确也是幼儿积极进取的一个动力。但不少家长把小红花看得太重,赋予小红花过高的价值,有时候甚至以有没有得到小红花为依据判断孩子在园表现的好坏。常常听到一些家长这样询问自己的孩子:“今天怎么没有奖到小红花,是不是表现不好?”“哟!今天奖到小红花啦,我们家宝宝真棒,要奖励!”殊不知,久而久之这样的态度便会造成孩子的自卑和虚荣心理,甚至变成了在幼儿园内外一种不良的现象。如有…  相似文献   

4.
评选小红花是幼儿园最常见的一项奖励制度,长期以来广泛应用于幼儿的学前教育,目的在于肯定、激励幼儿向善学习,强化幼儿正面行为,是幼儿各方面积极成长与进步的直观体现。小红花在幼儿园实践中,短期确实会使幼儿变得积极向上。然而,研究者在幼儿园实践过程中发现过度依赖小红花的奖励模式,对幼儿长期发展来说也具有很多不良影响。通过剖析小红花奖励制度的利与弊,在肯定小红花奖励制度的基础上,建议幼儿教育过程中不能"滥用"小红花,避免约束幼儿的求知、探索欲望。同时,积极探索更加有利于培养幼儿德智体全面成长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5.
幼儿园教育中幼儿是主体,幼儿园教育本着一切为了幼儿的目标,但是近年来有关研究发现,幼儿园教育中出现了这样的一个特殊的群体"被忽视幼儿",造成幼儿园里幼儿"被忽视"现象普遍存在,由此现象所引发的教育问题也日趋增加。本文笔者利用实习的机会,深入到幼儿教育的实践中进行跟踪调查,通过典型的个案调查,运用现场提名法、观察法、访谈法筛查出调查对象——被忽视幼儿并用实况详录法对被忽视幼儿进行行为观察和记录,分析形成"被忽视幼儿"的几个因素,并从教师的角度分析得出当前幼儿园教育中存在的教育不公平现象—被忽视幼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指导策略。  相似文献   

6.
<正>最近,会议室的墙壁上张贴着三块贴满小红花的评议展板,格外引人注目。这是年前幼儿园组织的一个“幼评师”活动——送你一朵小红花。经园长室商议,每位幼儿分发两朵小红花,让幼儿自选最喜欢的两位教师,以各位教师最终获得的小红花数量来评议幼儿对教师的喜爱度和满意度。每当我们路过评议展板,看到朵朵鲜艳的小红花盛放,似乎听见它们正在诉说着一个个令人动容的小故事。  相似文献   

7.
幼儿的创造力能否在幼儿园得到充分的发展,受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态度、教育手段、教学方法的使用,教育环境和设备的配置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试就这个问题谈一些看法。一、教师心目中的“好孩子”我们在对幼儿观察和测查中,常常发现这样的现象:一般富有创造力的孩子,往往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对周围事物有探索的兴  相似文献   

8.
杨明  吴航 《幼儿教育》2012,(Z3):24-27
与其他教育机构一样,幼儿园也是一个充满规训的场所,教师通过诸多手段对幼儿的身体和精神等进行着规训。通过对武汉市某幼儿园一日活动过渡环节的观察,发现教师此时在规训方面存在误用和滥用等问题。幼教工作者可以从转变教育观念、合理使用规训以及加强实践反思等三个方面寻求改变。  相似文献   

9.
我们是长期从事幼儿保健工作的人员,想就评“小红花”的活动对幼儿身心发展是否有利的问题谈点看法。《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第十一条特别强调,幼儿园必须切实做好幼儿生理和心理卫生保健工作,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品质。幼儿园的集体心理气氛对幼儿心理卫生有着重要影响,良好的集体心理气氛不是自发产生的,它是教育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因此,在幼儿发展过程中,教师应对传统的幼儿评价进行改革。目前,在幼儿发展评价中用得比较多的是"成长记录袋评价"或"幼儿成长记录评价"。一、何谓"幼儿档案袋评价"目前,幼儿园档案袋评  相似文献   

11.
师幼互动是幼儿园教育的基本形态,它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教师内在教育观念、教育能力和外显教育手段与教育行为相结合的综合表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体验到幼儿园生活中的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区域活动是幼儿自选的,带有小组及个别性质的学习活动形式。在区域活动中,我们发现幼儿已有的经验、能力、兴趣及性格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是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它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严重影响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研究幼儿园集体教学小学化现象,对于解决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根据教学实际,总结梳理出几种典型的表现形式。一、教学目标小学化具体表现在目标定位从教师角度出发,过多关注教师的"教"而忽略了幼儿的"学"。  相似文献   

13.
郁恩全 《考试周刊》2013,(74):193-193,145
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促进每一个幼儿的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怎样才能提高教师对幼儿评价的有效性,促进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本文从纵向评价、动态评价、多元评价、过程评价等方面阐述教师对幼儿评价的有效性问题。  相似文献   

14.
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要求"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而"死亡教育",则是通过直面死亡问题来寻求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进而让儿童尊重和爱护生命,它是传统幼儿园教育中缺失却又是对幼儿的生命和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教育。我认为在幼儿园阶段的"死亡教育"既不能缺失也不能教之过正,适合幼儿认知水平和情感发展的"死亡教育"才是正确的"死亡教育"。那么,通过什么载体,什么教育手段,和怎样的教育态度引导幼儿正确面对死亡?作为工作在一线的教师,我认为:  相似文献   

15.
一、问题的提出"常规"究竟是什么?《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沿袭下来经常使用的规矩。"什么是"规矩"?《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一定的标准、法则或习惯。"由此,我们可以将幼儿园的常规理解为"幼儿园保教过程中沿袭下来的,幼儿在日常生活和活动中经常使用的标准、法则或习惯。"而所谓幼儿园常规教育则是指教师根据社会的要求和幼儿发展的特点和需要,以这些标准、法则或习惯为教育内容对幼儿实施教育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幼小衔接问题是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重要阶段,在教学时,不仅要让幼儿得到全面的发展,同时也要注意避免"小学化教学"现象的产生,这也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整改,让幼儿能够得到更为全面的发展,因此,在对幼儿进行衔接教育时,要进行综合全面的思考,让幼儿更好地适应幼儿园到小学的这一过渡时期。  相似文献   

17.
安徽省教育行政部门严禁幼儿园使用"幼儿教材"引发各方面热议,本文对当前讨论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幼儿教材"概念的误区,指出幼儿园应使用"操作材料",并分析了原应使用的"操作材料"在实践中变成"幼儿教材"的原因,指出应通过规范幼儿园操作材料的选用和加强教师利用操作材料的能力两个方面来正确对待和使用操作材料.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灌南县小红花幼儿园是由县委县政府投资兴办、县教育局直管的公办优质幼儿园。目前,幼儿园一 园四址:小红花幼儿园总园、上城府邸分园、人民路分园、铭雅苑分园。 幼儿园始终遵循“在生活中接受教育、在教育中享有生活”的办园理念,以“Lively--灵动教育”为抓 手,践行“为幼儿的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园宗旨。在红花乐园里,幼儿展现自我、探索真知、奇思妙想、描绘 童趣,养成了正直诚实、好奇善问、勇敢自信、友爱乐群的良好品质。  相似文献   

19.
幼儿阶段是一个人道德品质形成的初始阶段,加强幼儿思想道德建设尤为重要."四史"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幼儿园开展"四史"教育在教育条件上具备可行性,在教育目标和方向上具有必要性.幼儿园要充分挖掘相关教育资源,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多样化的教育手段开展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幼儿园教师的素质,促进"四史"教育...  相似文献   

20.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倡导"幼儿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四个基本理念,对幼儿园教师职前培养实践提出指导意见。据此,幼儿园教师职前培养应当将"幼儿为本"视为幼儿园教师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师德教育是幼儿园教师教育的灵魂和核心;能力培养是幼儿园教师教育的重点;终身学习则是幼儿园教师教育的生命力所在。实现以上四点的关键是建设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