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讨论的对象是中国文学中传统的互文。互文是中国古诗文中常见的一种修辞方法,现行《大学语文》和中小学《语文》教材的古文、诗词里就有不少篇章中运用了互文,互文因其存在历史悠久,使用源远流长,从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构成基因。掌握互文修辞方法,即获得了阅读传统文化典籍时"解码"中华传统文化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2.
人们都知道一个卫生常识:"饭前便后要洗手."于是,生活中,人们几乎都是这样做的:饭前洗洗手,便后也洗洗手.这是种错误的行为.这种错误的行为产生于错误的语言理解. "饭前便后"这种语言现象是互文.但是,即使许多人知道互文(互文是前后文互相渗透、补充、解释),即使许多人也背过许多互文的诗文句子,如"秦时明月汉时关"、"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他们也会产生这种错误的理解和错误的行为,因为他们的互文停留在知识上,停留在书本上,没有在生活中觉醒.  相似文献   

3.
殷旭 《衡水学院学报》2011,13(2):35-37,96
河北省景县在谭其骧先生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秦、西汉、东汉时期·冀州刺史部"所绘西汉信都国图中标注为"修县"。而自《汉书》以下,历代史志中有关景县的古名有"修""條""脩""蓨""蓚"和"蓧"等6种写法。造成这种混乱现象的原因有三:一是文字学角度上的互混与混用;二是历代史志中由于撰作者书写错误或引用错误而造成;三是由于同一史料的不同版本在刊刻中使用字的不同所造成的混用。分析史志中的记述及注释,谭图中将今景县之地在西汉时的名称标为"修"虽不算错误,但不如"條"字或其简易字"条"更为妥当。  相似文献   

4.
一样的课文,不一样的面孔;一样的篇章,不一样的故事。《错误》是台湾诗人郑愁予广为传诵的名作。长期以来在众多评价赏析的文字中,大都认为《错误》是以旅人为抒情主人公,描写了一个女子等候归人的心情变化过程,承受的是中国历代闺怨诗的传统。至于"错误"的形成,有两说:一  相似文献   

5.
漫话互文     
"互文",又称"互辞"、"互言"、"互用"、"互见"、"互体’’或"互文见义"。它是指古诗文中前后词语在意义上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意思的一种修辞手法。常见的表现形式是单句互见和对句互见。单句互见,即一个句子里某些词语的互见。例如:①"心折骨惊。"(江淹《别赋》)"心"、"骨"是互文,即"心骨折,心骨惊。"②"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烟"、"月"是互文,即"烟气、月光,同时笼罩着河水、沙地。"③"奴温婢饱身晏起,致兹快活良有因。"(白居易《雪中晏起偶咏所怀,兼呈张常侍、韦庶子、皇甫郎中》)  相似文献   

6.
互文与互体     
《仪礼注疏》载唐代贾公彦给"互文"下过一个定义:"凡言‘互文’者,是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故云‘互文’"。这恐怕是我国文献上最早见到的"互文"定义了。"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其意是指本当连在一起说的两个词,上下文各出现一个而省去一个。如"主人下马客在  相似文献   

7.
《太原大学学报》2020,(4):60-65
鲁迅《奔月》是一个具有丰富互文性的文本,借助伽达默尔"视域融合"观念,分析其内含的"互文本结构",能够进一步丰富文本的阐释空间,也能够更深入理解鲁迅《故事新编》系列独特的文学价值。《奔月》文本与传说"故事"、与现实"本事"、与鲁迅其他创作等三个层面的对话,共同构成其"互文本结构",背后是鲁迅在创作手法、风格与思想层面,试图打通"古代"与"现代"、"文学"与"现实"、"严肃"与"油滑"的尝试。  相似文献   

8.
《四个四重奏》是T.S.艾略特创作后期的代表作,尝试通过信仰的重建为人类社会建立一个永恒的理想模式。《四个四重奏》从主题和结构等方面与不同时期的东西方宗教著作形成互文关系。本文借用狭义互文性理论的研究方法,解读《四个四重奏》与基督教《圣经》及与印度教《薄伽梵歌》之间的互文关系,以透析来自东西方不同时空的两种宗教观在《四个四重奏》中"难以置信的结合"以及这种结合的根源和意义。  相似文献   

9.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易水诀别时荆轲的慷慨悲歌千百年来激励了不少仁人志士为了正义的事业义无反顾、奋勇前行。然而,认真翻阅《史记刺客列传》有关荆轲的内容以及《战国策燕策三》不难发现,荆轲刺杀秦王可以说是一个错误的人在一个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做了一件错误的事情,失败是必然的。下面,笔者仅就荆轲本身的缺陷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湘南学院学报》2018,(5):102-105
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结合中国大健康和大体育的战略背景,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为根本依据,解读对学校体育发展变革的精神指引,缕析《纲要》对学校体育发展变革的内涵要求,进而得到《纲要》对学校体育发展变革的几点启示.学校体育应把握推进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的时代际遇,信守学校体育的教育阵地,鼎新学校体育健康发展理念,全面服务健康中国建设,力促学校体育发展变革与健康中国建设互促互赢、共建共享.  相似文献   

11.
明代"目连救母劝善戏文"版本有"高石山房本"和"富春堂本",在刊刻时间上,它们均早于世德堂本《西游记》。世德堂本《西游记》与《目连救母劝善戏文》之间在故事主旨、人物形象塑造、故事情节、故事结构和语言表述上存在着互文现象。这种若离若合、或明或暗的互文性表明:"目连救母劝善戏文"在吸纳了当时"西游"故事最新发展成果的同时,更多地受到了世德堂本《西游记》前文本的影响。宋代《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是"西游"故事向世德堂本《西游记》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与《目连救母劝善戏文》在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叙事结构等方面稚拙、简单、趋同的互文现象表明,"西游"故事与"目连戏"在民间流传的过程中被人们不断地演绎,特别是因同台连缀演出,使两者神奇般地形成了相互融合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
鲍尔吉·原野的《月光手帕》是一篇短小精美的散文。文章述说了一个极为平淡的"病房故事",可以说不是故事而是一个小小场面:在月光如水的宁静的夜晚,"我"看到一个少女弯腰去台阶上拣一方"手帕",这虽是一个错误——月光制造的错误,但它却是一个"美丽的错误",因为它源于一个纯洁美  相似文献   

13.
艾思奇的《大众哲学》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大众哲学》出版发行80周年之际,应该深刻反思其成功经验及其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借鉴意义。《大众哲学》抓住了大众,凸显马克思主义与大众是"头脑"与"心脏"的互需关系;《大众哲学》的问题意识,表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必须紧扣时代需要;《大众哲学》的平民气息,启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作者身份与地位上要作出改变。  相似文献   

14.
《资产阶级的革命与革命的资产阶级》(以下简称《资》)和《中国国民革命与社会各阶级》(以下简称《中》)两文,是陈独秀"二次革命论"的代表作.过去在谈到"二次革命论"形成原因时,大多是强调陈独秀自身因素.笔者认为,共产国际在中国革命问题上的右倾错误对他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金姬 《生活教育》2008,(2):45-46
关键词:课堂互动十二月的一天早晨星期三,随着一声清脆的铃声,现教高中语文的黄文老师走进了教室,今天,他要给大家上的是郑愁予的诗歌《错误》。郑愁予是当代活跃在台湾诗坛的一位著名诗人。曾有人评价他说:"郑愁予是中国的中国诗人,他能用良好的中国文字写作,形象准确,诗句华美,而且绝对是现代的。"他的这首《错误》并被誉为现代抒情诗的绝唱。你是否同意以上的这些评价呢?那这首诗又是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带着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6.
《普希金之家》作为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开山著作之一,"互文性"为其主要特征。这部小说中的一个词汇、一个人物、一句话、一个地名甚至是一种行为往往都能引起读者对其他人物或者其他文本的联想,从而交织成巨大的互文网络。  相似文献   

17.
对某一事物既全部肯定,又部分否定,或是既全部否定,又部分肯定,这种有点儿"是非舛互"的修辞现象,我们把它叫作舛互。舛,《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训:"相违背,错乱。""舛互",意谓"交相抵触"。(《辞海》)这种"是非舛互"的修辞现象,既常见于名家名篇、书报杂志,也出现于语文教科书中。  相似文献   

18.
博客在线     
开启从错误中学习的新视角吴卫东在2009年3月6日《中国教育报》上撰文认为,错误,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正常现象,新课程背景下,许多错误是学习者在主动构建知识时形成的,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从错误中学习"的教学原则并非每一位教师都认同,  相似文献   

19.
“互文性”是在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中产生的一个重要批评术语,文章用它来分析《民工》与《歇马山庄的两个女人》中女性和打工者在中国社会转型期的不同生存遭际。  相似文献   

20.
“互文性”是在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中产生的一个重要批评术语,本文用它来分析《民工》与《歇马山庄的两个女人》中女性和打工者在中国社会转型期的不同生存遭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