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剑 《中学理科》2006,(11):5-6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等教育理论,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但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还是较多地考虑如何教,如何让学生学会知识、掌握技能。较少涉及学生如何学,尤其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然而师生共同研究的过程,学生自主创新地学习都离不开“问题”这一骨架,所以,要使学生真正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首先要保护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2.
改革课堂教学结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当前教改关注的课题.近年来,笔者就生物学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和实践,发现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可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激发学生探究,于是在中师生物教学中构建了"问题--探究"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3.
被称为现代科学之父的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或是实验上的技能而己,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  相似文献   

4.
《生物课程标准》提出了“倡导探究性学习”的理念,这就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呢?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尝试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培养问题意识的基础和谐的师生关系,就像是生物实验中用来培养微生物的富含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非常重要。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师生双方认知上彼此认同,情感上互相沟通,行为上目标趋同,从而营造出一种心情舒畅、气氛融洽的心理环境。这样,学生对教师会产生好感,对该门功课肯定会产生浓厚的兴…  相似文献   

5.
谈谈合作学习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曹卫平 《文教资料》2005,(22):164-165
合作学习是一种围绕问题的学习,而问题的发现和提出是从事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前提。本文根据合作学习中问题产生的来源将问题意识的培养途径分为内发式质疑和外发式质疑,对合作学习中如何培养中小学生问题意识进行了深入探析。  相似文献   

6.
新一轮课程改革把“倡导探究性学习”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并且要求“探究式学习”思想不仅局限在教材要求的探究性实验学习过程中,而必须贯穿于整套教材的学习中,使探究式学习成为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以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培养。然而,问题是探究的核心,是探究的起端,要贯彻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理念,倡导探究式学习,就必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7.
孟庆芳 《湖南教育》2004,(15):38-38
创新来源于问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要的工作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只有善于发现问题.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探究性学习的理念。要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就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而创造性思维的基石是问题意识。探究发端于问题,要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就要求我们平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能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他们在这一富有  相似文献   

9.
学生不敢提问、不会提问、懒于提问的原因一是由于已习惯于传统的单向教学模式,二是学生的心理顾虑。笔者对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具体做法如下:①教师示范,把教学内容问题化。②由束渐放,引导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③大胆放手,激趣引思,促进自主化学习。  相似文献   

10.
11.
姚俊艳 《现代语文》2006,(11):57-58
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摇篮。我们在语教学中必须关注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培养。把问题意识作为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切入点和推动力。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在学习中不断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素养。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本人有几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在创新教育与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教师要引导和启发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善于发现问题,勤于分析问题,乐于解决问题,在探究问题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使其得到主动发展。  相似文献   

14.
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是以创设问题情境、示范启发提问、倡导形成性评价和给予持续性激励为主要策略,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引发学生不同的疑问和想法,使其互相碰撞和探究,以完成知识建构,这是探究性学习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也可以说是探究性学习能否真正实现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15.
问题意识是学生进行学习,特别是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的重要心理因素。因此,生物课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和热点。文章从三个方面浅谈了在生物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16.
在哈佛大学师生中流传着一句名言:“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问题意识”是指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这种心理状态促使人们积极思维,认真探究,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它是学生进行学习,特别是发现学习、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心理因素。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的起点,是造就创新人才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17.
“问题意识”是指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理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是学生进行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心理因素。但从现行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调查结果来看,学生还是处于比较被动的接受状态,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明显不足,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形式、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学习习惯等方面有待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18.
研究性学习课程是新课程提出的一门全新的课程,成为新课程改革中的一大亮点,从实施开始一直受到各方的关注。作为一种问题解决式学习,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课程目标之一就是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19.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强调,知识并不是对现实世界的绝对正确的表述,它们处在不断地发展之中,而且在不同情境中,它们需要被重新建构。作为学习者的学生,他们具有利用现有知识经验进行推论的智力潜能;学习也不单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要求我们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能力,这一点经过多年的学习理解大家已经形成共识。但是,走进当今的课堂,一种新的问题义出现了,不少教师由过去的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而学生的问题意识仍然没有培养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