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数学教学既要讲究开头,突出中心,更需要注重结尾。耐人寻味的课堂结尾,不仅能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概括总结能力,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过渡和铺垫。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还能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活跃思维,开拓思路,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在热烈、愉快的气氛中把一堂课的教学推向高潮,使学生感到“课已尽而意无穷”。  相似文献   

2.
魏荣发 《考试周刊》2014,(68):82-82
对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课堂教学评价应对教师的评价转变为对学生的评价。作者结合教学实践,提出评价可以使数学课堂更精彩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随着课堂教学的新变革,我们对课堂教学的特点也有了新的、全面的认识。教学之所以称为一门艺术,是因为课堂教学给予教师充分的自由创作的余地,教师可以像画家、演员、歌手、诗人那样,进行富有魅力的艺术创造。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在悄悄地发生变化,原本抽象、枯燥的数学课堂也渐渐活了起来。课堂上师生之间热热闹闹的充满活力。结合新课程的理念,如何让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珍视学生在阅读中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是师生平等对话中的首席”等新理念。在新课标的理念下,教师的指导作用不仅没有减弱,反而大大加强了。只不过这种指导不再像以前那样,面面俱到,全程俱到,而是充当学生学习路上的“引路人”、“导游”,让学生自主学习.让课堂精彩纷呈。  相似文献   

6.
课堂交流,作为一种数学活动,它同实验、猜想等数学活动一样,将促进教学中的交流互动,引发认知结构的重组,积累合作交流的体验,从而提高学习的有效性.数学课堂交流大体包括三个方面:数学知识的交流、数学体验的交流和解决问题心得的交流.那么,我们该如何更为有效的在数学课堂中进行交流呢?下面谈谈我自己的一点看法.一、把握好学生参与数学交流的时机数学交流贯穿数学课堂教学的始终,组织学生进行数  相似文献   

7.
<正>课堂教学中,教师给学生留有一定的"空白"和余地,让学生充分思考、体验和感悟,既能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又能使他们体验到探究成功的喜悦,获得不同的发展。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巧妙运用"留白"艺术,让课堂更精彩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做法和体会。一、新课导入时"留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有目的、有意识地创设情境,把"留白"艺术巧妙地运用于新课导入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相似文献   

8.
有效的课堂教学始终是我们每个教师所追求的。那么如何打造切实有效的课堂教学呢?《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这一新课程理念强调了学生学习过程是一个亲身经历、动手实践,主动探究的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提供给学生充足的生活信息,预设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在学到数学知识的同时,个性得以张扬。只有这样,才能使数学课堂更加精彩。  相似文献   

9.
纵观当今小学语文名师的课堂教学,我们会发现:王崧舟老师和学生共同营造“诗意的课堂”;窦桂梅老师让学生用语言的直觉来触摸多彩的人文世界;孙双金老师着力采撷个性解读的艳丽花朵;于永正老师倡导为学生留下解读的空间;勒家彦老师鼓励学生品味缤纷而鲜活的语文生活。在他们不同的教学风格中都突出了品读的重要性,这也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的要求。品读是架设在学生情感和作者情感之间的桥梁,只有品读才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使其受到思想情感的熏陶,从而达到阅读教学中美感、乐感、语感、情感的和谐统一。在实际教学中笔者着力通过不同层次的品读,使学生爱读书、好读书、乐读书。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情感问题越来越被受到重视。新课程改革摒弃了传统教学的弊端,通过以趣促情、以动促情、存趣留情,来发挥情感的调节、激励功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进而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1.
生本教育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其与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不谋而合。采用生本教育的模式,可以促进学生自身能力的发展,发掘出学生的潜能,使得数学课堂更加丰富多彩。主要介绍了在生本教育的指导下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几点策略。  相似文献   

12.
有效的课堂教学始终是我们每个教师所追求的,那么如何打造切实有效的课堂教学呢?《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这一新课程理念强调了学生学习过程是一个亲身经历、动手实践,主动探究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活动化教学是一个崭新的研究课题,它能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有效地扭转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局面,教师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精心设计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在"动"中探索新知,发展个性与潜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告诉我们:"教学的多样性、变动性要求教师是一个决策者,而不再是一个执行者.在这种课程环境下,教师具有更多的创造新形式、新内容的空间."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再好的预设也无法预知教学的全部细节(叶澜教授语).如何使学生在课堂结尾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呢?多年的教学体悟使我认识到,要做到这一点教师要真正地转换角色,从教坛独一无二的权威地位上退下来,  相似文献   

15.
疑能促思,疑能激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能恰当的设疑就能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激情,就能启迪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进行有效地创新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为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全面提升和发展学生的素质奠定基础。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注重从问题的设计着手,精心“设疑”,课堂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教学高潮是指教学中给学生留下最深刻、最鲜明的印象并得到学生最富于情感反映的教学活动。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可在新课导入、概念、教学规律、师生对话及课后小节等各教学环节中,找准时机.调整预案重新组织教学,把课堂教学活动推向高潮。  相似文献   

17.
<正>数学课堂往往是围绕问题展开的.课堂设问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课堂上有效的设问,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求知欲,也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使学生的思维过程处于积极愉快地获取知识的状态,给课堂教学带来生机.然而,怎样设问更有实效呢?我们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紧扣设问的核心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经常看到以下几种设问方式:1.问题设计过于简单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通过“为什么要引入故事”和“什么时候引入故事”这两个方面来阐述引用中外经典数学小故事和古代数学小故事对数学课堂的重要教学意义。数学故事不但生动、有趣、易开展、作用大,而且是促进小学生计算和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19.
正就课堂教学而言,预设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不是教师单纯地按照课前预设机械地展开。而需要有针对性、灵活性、开放性的预设。为了成就精彩课堂,这就需要教师精心构思预设。一、明确目标,预设新理念理念引领一切。新课程下注重的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共同研究、共同进步的动态过程。当今的课堂教学已从教师的教走向学生的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扮演参与者、指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主要任务是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兴趣,来达成教学目标。但是我们又该如何准确地把握目标呢?又如何将数学教学的总体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渗  相似文献   

20.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使学生的小手"动起来"。然而,在日常教学中仅有动手操作还不够,教师还得引导学生"动"则有效,不能只追求操作活动的表面化过程,而要讲究动手操作的有效性,使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形成能力。那么,怎样进行有效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