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时代发展的需求,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教育的重要任务。教师必须重视鼓励学生在作文教学中通过生活实践和细致观察进行自由表达和创造性表达,写出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作文。教师要精心评改,让学生树立写作自信,在乐于写作中培养学生个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2.
袁小萍 《快乐阅读》2011,(12):120-121
本文以《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为着眼点,提出引导学生细心观察生活是作文有效教学之源,结合教材课文内容是作文有效教学之本,指导学生写"创意"作文是作文有效教学之立足点,鼓励学生写作个性作文是作文有效教学的活力之泉。  相似文献   

3.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江总书记指出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们的教育对象是跨世纪的一代新人 ,作为老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品质。这既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 ,也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但当前学生作文千篇一律 ,千文一面已是普遍现象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使他们写出有个性的作文呢 ?  一、创设宽松自由的写作氛围。作文 ,总要让学生觉得有话可说 ,有事想介绍 ,有意见可提。然而以往作文园地清规戒律较多 ,使学生写作时顾虑重重 ,压抑了学生的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4.
小学作文教学必须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必须着眼于未来人才素质的培养,必须着眼于学生作文的“最近发展区”。这就需要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大胆创新,有目的的进行一些富有创造性的作文训练,有目的的在作文训练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这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未来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要。那么,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呢?一、形式多样、不拘一格,促进作文思维的变通学习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重复性学习,另~种是创造性学习。要使作文教学真正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应形式多样,不拘一格,不守旧…  相似文献   

5.
从作文的本质而言,作文是一种最具个性的创造性活动,作文的生命力在于具有独特的个性。要给学生写作的自由,必须让学生自由地写作,必须张扬学生的个性,为学生的作文环境松绑。因此,作文应该是“写我的自得之见,抒我的自然之情,用我的自由之笔,现我的自在之趣。”我们的作文教学的着眼点就应该放在培养学生的写作个性上,让学生创新写作、宽松写作。唯有如此,才能改变农村学生空洞无物、无病呻吟、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作文困境,才能彻底走出农村学校作文教学的误区。  相似文献   

6.
黎芸 《中学文科》2008,(5):91-92
语文新课标指出: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量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今天,不少教师都对作文教学的改革进行了大胆的探索。而在我看来,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必须坚决地走出当前作文教学的误区,  相似文献   

7.
小学作文教学倡导自由作文发展学生个性呢?结合教学实际,我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和做法。一、培养自由作文能力 (一)自由拟题。鼓励自由表达,让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写出个性,写出创意。提倡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写作是运用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在第二学段中提出“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就隐含着自由表达的意思。自由选题,自由命题,自由表达,把作文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能够自主地畅所欲言。  相似文献   

8.
初中作文教学必须把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摆在首位,通过挖掘学生丰富的个性优势和潜在特长,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下面,笔者结合多年来从事语文教学的实践,谈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体会.  相似文献   

9.
<正>创造,是现代人的本质特征,人的创造能力,其核心是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发展创造能力是现代教育的目标。小学作文教学是最富有个性的学习创造活动,是培养学生个  相似文献   

10.
赵桂珠 《教学随笔》2011,(11):19-21
语文新课标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要想在语文教学中达到这个目标,作文教学就要冲破传统作文教学思想的樊篱,摒弃单一化、程式化的作文教学模式,构建多元化、个性化的作文教学模式,置学生于写作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张扬其写作个性,培养其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1.
面对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与写作的现状,教师应重视培养小学生原生态作文写作的能力,让学生用最朴实的语言表达出自己对农村景色和农家生活的观察与思考,让学生写出真情实感、自由表达、个性思考的好作文,有效提高农村小学生的写作水平,锻炼思维能力和培养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2.
雷精华 《现代语文》2005,(10):116-117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作文教学这样建议:"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自由的表达、有个性的表达、有创意的表达."语文高考<考试说明>关于作文的考查内容也要求"有创新",可见创新对作文的重要性.必须指出的是,人们对创新有各种不同的理解.在教育领域讲创新,更多的是指创造力,它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作文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很好的形式.是否有创新是衡量学生作文优劣的重要标准.然而在作文教学中,存在着对创新的一些错误认识和做法,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作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了作文教学"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背景下语文作文个性化写作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亚平 《考试周刊》2011,(61):58-59
对于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很多教师总是习惯从技术层面去指导学生写作,以高考满分作文为借鉴的范本,肢解范文的语言、结构等,试图让学生尽量去借鉴、模仿。当然,我们不能否认借鉴、模仿对于写作的重要作用.但是很多教师却纯属为了学生在高考中得到高分而机械模仿.没有关注和研究高考满分作文诞生的本质原因,从而在平时的写作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语文课程标准》P17人民教育出版社)。  相似文献   

15.
作文课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怎样使学生对作文产生兴趣,这是中学写作教学一直探讨的重要问题。最近《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结合当前的新“课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有个性的表达,尽量减少学生的写作束缚。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16,(70):45-46
21世纪是一个充满个性的世纪。在传统作文评价体系指导下,当前作文教学中存在学生个性缺失情况。为了让学生的个性和写作个性得到自由、健康、和谐的发展,语文教师需要改变传统作文评价理念和策略,最终构建一个作文个性化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7.
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是素质教育对作文教学的要求。“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学生智慧潜能,注重人的健全个性为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着眼于人的发展,作文教学也应该着眼于人的发展而不应该仅着眼于工具训练。如果作文教学着眼于工具训练,只能导致训练的模式化和技术主义,形成“千人一面,众口一腔”的作文局面。因此,作文教学要立足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的作文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人格逐步得以完善…  相似文献   

18.
素质教育是一种为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作文教学和其他学科的教学一样,也是素质教育的载体之一。作文教学不仅是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能力和提高学生思想境界,发展学生个性的重要途径。要真正能让作文教学和素质教育统一起来,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9.
在学生作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激发和引导是作文教学取得有效成功的关键。作文教学不仅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更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同时又是提升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20.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作文训练更是一条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有机会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促进学生思维的拓展,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